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10:15:23
...

-->

摘 要: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信息;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涵盖了企业除货币资金以外的几乎所有资产。《企业会计制度》使资产减值会计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是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资产质量不高,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差距较大的背景下产生的。监管部门试图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逐步消除,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然而资产减值会计是把双刃剑,企业应用得当,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用不当,则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而事实上,资产减值会计刚一推出,正如修订前的债务重组准则和非货币交易准则一样,成为一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又一工具,于是监管部门忙又下发文件,便有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之说。究其原因,是相关政策规定的过于原则,不够明确具体,给一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计提减值准备需要较强的专业判断,而专业判断的合理与否,除了会计师本人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价值取向。Www.11665.CoM虽然从表面看这不过是一个会计问题,但是,会计师是经过管理层授权处理经济业务的。事实上,会计师只是执行层,奉命行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决策层。决策的导向,将直接影响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所以,固定资产减值给企业、投资者带来的保护效应只能在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中得以体现。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加限制地允许企业采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很可能管理层就将其演变成“合理合法”操纵利润或计提秘密准备的工具,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与可靠性。失去了真实性与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也就谈不上有用性了,这完全与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背道而驰。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委托贷款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专业人员的主观判断。“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估计销售费用后的价值。这其中的几个估计数难免存有主观因素。至于“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计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则更加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此次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和无形资产评估,与原四项准备相比,资产计量的难度更大,甚至大大超过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除非寻求不动产和无形资产评估师的帮助,否则很难得出恰当的资产减值标准。总之,《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很多规定,在执行时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复杂的专业判断,而专业判断的主观性必然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再加上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影响企业非常关心的利润指标。因此,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会影响信息的可靠性。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将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条件和方法规定得尽量详细和具体,增强其可操作性,减少企业*裁量的空间。《企业会计制度》针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有关内容作了规定,但并未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差。为此,有必要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具体办法作出详细规定。第二,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确定企业的专业判断范围和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国外研究也表明,赋予企业一定的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特有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准则的实施成本。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资产减值政策的相关规定是对基本会计理论的具体运用,也是我国加大会计改革力度,尽快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具体体现。第三,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稀缺资源仍然主要依据*对上市公司“报表业绩”进行配置,这就难以避免许多公司在无法通过“实际业绩”实现“报表业绩”,从而丧失资源配置的资格时,往往利用会计选择权重组“报表业绩”,以实现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再筹资。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资项目的引进和进口贸易方面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要求,严禁外商在我国投资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对于现有外资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限期治理,必须达到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否则令其关闭处理。对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环境标准适用的进口商品和引进项目,应要求贸易对象国适用其本国标准,防止污染向我国国内转移。

2•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

(1)采取排污收费、排污许可权交易、环境税收等手段,提高环境成本约束力并逐步使环境成本内部化。

(2)大力推行环境资源和对资源进行补偿的税收政策,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采取收取资源税的税收措施;对节约资源、污染少的企业,可适当减免资源税。

(3)对运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和少污染、无污染的产品要以经济政策进行扶持,如通过*的采购政策,采购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的产品。

(4)通过信贷政策导向,使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

(5)通过减免税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同时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法》,使企业有法可依。

3•提高技术水平,加快环境标准建设,与世界标准接轨。我国应尽快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早日建立起自己的绿色保障系统,防止我国产品和一些民族产业遭受发达国家的打击。在制定或完善环境标准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防止*污染项目或产业向国内转移;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因标准不同而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受阻。并且,这种基于国际标准的环境标准也容易得到发达国家特别是wto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承认。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贸易与环境条款的谈判

-->,利用wto的非歧视原则,运用外交手段积极参加国际贸易与环境方面争端问题的解决,以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4•*应尽快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要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的研究和信息搜集,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口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咨询,促进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具体来说,预警机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要及时掌握我国贸易伙伴的宏观经济运行动态,如贸易收支、经常项目收支和国际收支等状况;

(2)研究由上述动态决定的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政策动向及可能出台的一些新措施;

(3)准确了解国外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动态、行业竞争强度、厂商数量和竞争力状况等;

(4)要充分利用wto了解收集其他成员国*及经贸团*定的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法规和合格评定的信息;

(5)制订监控预警的动态指标体系,如中国出口产品在贸易伙伴国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出口产品增长率的变化、出口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比的变化等;

(6)还要建立预警对策库,即建立处于不同状态的应对绿色壁垒的紧急措施,如反指控策略、谈判、应诉以及紧急救助等。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2]宋明顺•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则、实践及对策[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2•

[3]万晓兰•我国外贸对绿色壁垒的预防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 2001, (4)•

[4]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朱晓琴•wto与绿色贸易壁垒[j]•厦门大学学报,2001, (4)•[5]张越•wto机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思考[j]•当代亚太, 2001, (7)•[6]钱香云•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j]•河北学刊,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