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罡
吴罡(1917~2011),男,河北枣强人。中国*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海军学院原副政治委员,海军指挥学校原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原政治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文名:吴罡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枣强
逝世日期:2011年4月14日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信仰:共产主义
军衔:少将
1、人物简介
吴罡将军(1917—2011)河北省枣强县人。吴罡同志1936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枣强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冀南第五地委委员兼枣强县委书记,*冀南第二地委组织部部长兼故城县委书记等职,参加了反“扫荡”等。
1947年,被选调参军后,他历任旅政治委员、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桐柏地委书记兼三分区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楚旺、崔桥、安阳、邓县、豫西南剿匪等战役战斗。
1950年,调入海军工作后,他历任中南军区海军政治部主任、*部部长,海军政治*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指挥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政治委员、海军学院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吴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获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1年4月14日15时3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2、人物经历
1936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一直在家乡从事地方工作,先后担任枣强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
1941年11月,任*冀南区第6地委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才到部队任职。这种经历,在开国将军中比较少见。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政委、晋冀鲁豫军区10纵29旅政委、桐柏军区第叁军分区副政委、政委兼地委书记、中原军区58军173师政委。1949年2月,173师在桐柏军区执行剿匪任务,5月,173师在豫西地区剿匪。
1950年8月,四野司令员*提出在广东军区江防部队的基础上筹建华南海军,并提出由44军军长方强取代江防部队司令员洪学智执掌华南海军,要方强去北京参加海军临时党委会议,受领组建华南海军任务。方强即和吴罡去北京参加了海军临时党委会议。10月,组成以方强(44军军长)、周仁杰(48军副军长)、吴罡(173师政委)、赵北原(173师副师长)、高希曾(173师参谋长)、王大华(173师政治部主任)、王作尧(江防部队副司令员)、黄若萍(江防部队副政委)、李怀章(江防部队参谋长)、邓楚白(江防部队政治部主任)等10人的华南海军临时党委,方强、周仁杰、吴罡、赵北原、王作尧、黄若萍为常委,方强为书记。新组建的机关为*军司令部,由原江防部队机关和173师机关组成,吴罡任中南军区海军政治部主任,后任*部部长。当时组建了第1舰队,并由41军组建汕头巡防区,广东军区5个军分区的步兵和158师炮兵营组成海岸炮兵团,以补训2师为基础组建海军学校,由两广纵队组建万山水警区、由44军组建虎门要塞,由45军组建北海巡防区,由海南军区组建海口巡防区、琼东巡防区和榆林巡防区。以后第10军军直、48军129师师部、44军军部均调入不少官兵到*军。由于没有政委和副政委,部队的政治工作由吴罡负责,1951年底,方正平才调来任副政委。
1955年,*军改称南海舰队,吴罡调到海军政治*学校任政委,这个学校在青岛,负责培养初、中级政治军官。不久他担任海军指挥学校政委,这个学校在大连,负责培养水面舰艇初级指挥军官。
1963年,海军政治*学校改建为海军政治学校,吴罡回到青岛任该校政委。以后他升任海军学院副政委,
1982年到1985年担任海军副政委。
3、人物评价
惊悉原中国海军副政委、开国少将、枣强县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吴罡同志不幸逝世。在此,*枣强县委、枣强县人民*代表全县38万人民,向吴罡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吴罡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在担任*枣强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期间,他带领枣强人民奋勇战斗,为实现抗日战争、解放事业的全面胜利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解放后,吴罡同志热爱家乡,心系群众,始终关注枣强各项事业的发展,并多次派人到家乡慰问、指导工作,为枣强经济社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吴罡同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爱国爱乡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枣强人民,成为我县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吴罡同志永远活在枣强人民心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