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河南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17:43:53
...

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面积651.33hm2,其中湿地面积449.90hm2,湿地率69.07%。规划区湿地内,河流湿地386.78hm2,占湿地面积的86.00%;人工湿地63.12hm2,占湿地面积的14.00%。沙河湿地是漯河市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是中原地区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区域内滩涂广阔,候鸟云集。

中文名称:河南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地理位置:河南省漯河市

占地面积:651.33hm2

1、景区介绍

河南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行政管辖范围内,位于北舞渡镇、莲花镇、太尉镇三镇交界处的泥河洼滞洪区处,此处受人为破坏干扰程度小,每年有丰富的雨水,自然条件良好,这保证了此处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此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将对此处的基因库的保护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面积651.33hm2,其中湿地面积449.90hm2,湿地率69.07%。规划区湿地内,河流湿地386.78hm2,占湿地面积的86.00%;人工湿地63.12hm2,占湿地面积的14.00%。沙河湿地是漯河市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是中原地区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区域内滩涂广阔,候鸟云集。

其次,湿地在净化水源、缓解污染、涵养土壤上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的补给当地的地下用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它的神奇之处是在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能够有效的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它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许多湖泊曾经发挥着储水功能,防止了无数次洪涝灾害;许多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舞阳县的湿地大部分区域为沼泽,在此方面有着共同的作用。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

2、自然气候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此外,湿地还具有生物地球化学功能。湿地储存了大量的储碳和氮。据调查,湿地泥炭中的碳储量为120-260PgC,约在地球总碳量的15%,在生物固碳的同时,缓慢的向大气中排放CO2及CH4,减缓地球变暖。现在,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问题不容忽视。而湿地的储碳作用正符合当前“低碳”生活的理念,对全球气候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3、历史文化

漯河历史悠久,在贾湖遗址出土的国宝7000多年前的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乐器;发现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是迄今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雏形;出土的酿酒遗留物将人类酿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贾湖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表明8000年前这里已最早有了人工栽培水稻。编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说文解字》的许慎也生活在这片土地。建于隋开皇四年的小商桥被认定比公认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还要早20多年。

漯河水陆便利,为夏商“古郾子国”属地,明初即为“舟行此焉簿,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商贸重镇。今天的漯河依旧美丽繁华,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孕育了亚洲最大肉类加工基地-双汇;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商-乐天澳的利;全国最大的方便面商之一南街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在中原腹地,漯河市是唯一有两条河流穿城而过的城市《郾城县记》曾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漯河因水得名,依水而兴。

4、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区的现状、特征和管理的需要,按照自然、人文单元完整性的原则,将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实施分区管理,分别设立管理目标,制定技术措施。

生态保育区的范围为西起舞阳县北舞渡镇军张村,南至马湾进洪闸,东至源汇区阴阳赵镇大张庄的沙河主河道,面积268.28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41.19%。生态保育区是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的区域,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生态保育区内主要以保护措施为主,一般维持其自然的原始风貌。

科普宣教区是开展湿地服务功能展示、宣传教育活动的区域。科普宣教区为沙河泄洪渠西起三官庙东至纸房退水闸的一段。占湿地公园总面积5.54%,为36.09hm2。

合理利用区是开展生态旅游以及其他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活动的区域。合理利用区为沙河泄洪渠西起马湾进洪闸东至三官庙,和拐子王到白庄的一段。占湿地公园总面积51.97%,为338.52hm2。

管理服务区可供湿地公园管理者开展管理和服务活动。管理服务区为马湾进洪闸东南一三角形区块和纸房退水闸北部一块区域。占湿地公园总面积1.30%,为8.44hm2。

5、周边景点

北舞渡镇

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25公里的沙河南岸,古称定陵,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全镇辖20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镇域面积43.2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据史书记载,明、清两代,这里的商业经济达到鼎盛时期,山陕商人云集此地,镇临汝水(沙河),西通汝洛,东下江淮,南连荆楚,北通郑卞,江南百杂商货,沿海芦盐水产由此吐吞中转。曾有“北舞渡日进斗金”、“九门九关小北京”、“拉不完的赊家店(社旗县),填不满的北舞渡”等赞誉,是当时豫中重要的商业集散地。由于历史积淀,北舞渡名优小吃甚多,如糊辣汤、卷子馍、罐装素馅水饺、羊肉烧麦、油酥火烧、糯米元霄等远近闻名,其中糊辣汤要算北舞渡最有名的名吃之一了,到此游玩的游客千万不可错过。

贾湖遗址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整个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总面积约55000平方米。1983~1987年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进行了6次发掘,揭露面积2358.7平方米,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2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如刻符龟甲、骨笛、稻作遗存等。贾湖骨笛,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奇迹;人工栽培稻遗存的发现,证明了黄淮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这里发现的契刻符号,很有可能是汉字的滥觞;还有那些随葬的龟甲,反映了贾湖先民原始的宗教信仰。贾湖人创造的文化的总体高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沙澧河风景区

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境内,依托沙、澧两河而建,景区总面积86平方公里,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沙澧河风景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景区内沿河岸广泛布绿,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并修建有观光大道沿河主题公园,沿河八大主题公园是景区的核心,分别是:西湾晨霞、芳风雅颂、览古涵远、醴泉夕照、濠濮快意、馥风澄爽、青岫写秋、揖峰罨画。构建出了“城在水中映,水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