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堂科仪音乐
全真道堂科仪音乐是指香港地区道教全真道堂在仪式中所呈现的音乐形式,属于中国传统宗教音乐之一。其内容集中体现在由经师唱诵的科仪“经韵”及各类型的器乐演奏。“全真道堂科仪音乐”在二零一四年成功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它被归入为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别的“道教音乐”项目(序号:638,项目编号:Ⅱ-139)。全真道堂科仪音乐也是香港*在二零一七年所订定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其中一个项目。
1、历史渊源
道教仪式具备了动态元素和静态元素。动态元素指法事中道士的“唱”、“念”、“做”,静态元素则包括坛场布置、法冠服饰、科书文检等。在唱念的部分,道士会以特定的节奏和腔调朗读或吟唱经文,有时候更会伴以乐器演奏。这些道教仪式中使用的“声乐”和“器乐”,道教内部泛称作“经韵”,而近现代以来道外人士则冠以“道教音乐”的名称。这种“音诵”方式,一般认为始自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嵩山道士寇谦之(365年-448年)编定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而从形式上来说,它发展自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其后经过历代道士的不断更新改造,加上在传播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佛教音乐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而中国幅员广大,同时又塑造了道教音乐的浓厚的地方色彩,譬如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经文,各地道士选用各不相同的本地音调配曲,即使彼此使用同一曲调,他们的行腔、旋律润饰都会带有本地音乐色彩。
“全真道堂”是对现存香港全真道派团体的一个统称,它们大多数是一九二零至一九五零年代由来自广东的道教信善成立,延续了既有传统,到一九六零年代以后早期道堂成功扎根后,它们的弟子又陆续成立了一些新道堂。这些团体多以“坛”、“堂”、“仙馆”、“仙洞”、“仙院”为名。它们的法脉渊源并不一致,有的是广州、罗浮山和南海西樵山宫观的分支,有的是来自以扶鸾活动为主的吕祖乩坛,在信仰传承上各自采用不同的派系诗,但多数共同供奉被全真道奉为“五祖”之一的吕纯阳祖师,并或多或少认同自己属于全真道。由于这些团体最初的组织和建筑规模都比较少,所以他们多习惯自称为“道堂”而非“道观”,即使后来一些团体已经兴建了颇具规模的宫观建筑群,但这个称呼仍然通用。
香港全真道堂所采用的仪式音乐主要承接自广州三元宫、南海茶山庆云洞、南海西樵山云泉仙馆、罗浮山等地的全真道观,其传统原本已具有数百年的历史。广东全真道教科仪音乐随着信仰传入香港,经过前辈道士的努力耕耘和开拓后,渐次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由于当初香港科仪经忏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何展凌、侯宝垣、邓九宜等几位资深道长的身上,故现今香港各道堂的科仪音乐皆有共通之处。
2、全真道堂与科仪音乐
香港全真道堂分布于全港各区,故此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亦遍布全港。例如粉岭蓬瀛仙馆、屯门的青松观、荃湾的圆玄学院、中环的通善坛均有专业的经生团队施演道教仪式与音乐。值得一提的是,二零零一至二零零二年间蓬瀛仙馆将科仪经忏传播到新加坡贒当宫,使全真龙门派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此外,亦有部分香港道长在移民到北美后建立道堂,传扬香港道堂科仪音乐,当中包括加拿大蓬莱阁。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的发展乃立足于香港,传播海外。
3、仪式内容
仪式活动日期
香港全真道堂一般在道教节日诞期举行仪式,例如朔望、三元、五腊、八节、丘长春祖师宝诞(农历正月十九日)、太上老君宝诞(农历二月十五日)、吕纯阳祖师宝诞(农历四月十四日)、北斗九皇宝诞(农历九月初一日至初九日)等。不少道堂更会每年定期举行称为法会的大型法事,例如清明法会(清明节前后)、中元法会(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下元法会(农历十月十五日前后),会期由三天、五天到九天不等。一些大型的道堂每天会例行早晚功课。除此以外,道堂会应缘替信善主持各类祈福和度亡法事,以及为新界乡村启建太平清醮。
都讲法师正在司掌木鱼
仪式类别
道教仪式一般可按分为祈福法事(清醮)和度亡法事(幽醮)两个大类,而香港常见的道教仪式又可按行仪目的分为以下几类:
朝科:道士用以朝礼神明的仪式,有如人间文武百官上朝向皇帝奏事,常见的科仪本有《诸天朝》、《玉皇朝》、《三元朝》、《太乙朝》、《斗姆朝》等
忏科:道士用以向神明忏悔罪过的仪式,常见的科仪本有《吕祖无极宝忏》、《高上玉皇锡福宝忏》、《元始天尊说三官消灾灭罪宝忏》
祈福:道士用以集福迎祥的仪式,常见的科仪本有《清微礼斗科》、《玄门赞星科》、《供诸天科》
度亡:道士用以超度亡魂的仪式,常见的科仪本有《玄门开位科》、《玄门摄召科》、《玄门破狱科》、《关灯散花科》、《先天斛食济炼幽科》等
功课:道士用以每日礼赞神明和修持的仪式,科仪本有《太上玄门早课》、《太上玄门晚课》
参与人员
参与香港全真道堂道教仪式的宗教人员通称为“经生”。按照坛场内的分工可分为高功法师、都讲法师、监斋法师、侍坛经生及散众经生等。
高功法师:俗称“主科”,是整个仪式的核心人物,主要负责向神明礼拜和祈愿,其间需要施展步罡、掐诀、写符、存思等道术,部分环节更担当“代师宣法”的角色,教化善信及亡魂。
监斋法师正在司掌磬
都讲法师:俗称“二手”,主要辅助高功法师控制仪式的节奏,负责领腔起韵(俗称“起腔”)。
监斋法师:俗称“三手”,专责协助主科和二手,间中与二手轮番对唱,偶尔亦负责引腔起韵。
侍坛经生:负责替高功法师整理法服袍衣、替换供品和准备法器等事务。
散众经生:是一个口语的称谓,意指参与仪式法事的一般经生,是经团合唱的主要成员。
坛场分工是一个临时职务,但必须由具有相当水准的经生担任。一般初入道的经生首先从入坛的“散众”开始,在坛内向前辈观摩学习,借此熟习经本,学习科仪的节奏,如“打板(鱼、铛)”、“腔口”等,再进一步学习“行十方”、“拜忏”、“散花”、“幽科”等进行科仪的形式与方法,过程中要修正进行科仪时的节奏与仪态。如此经过担任“散众”继而“三手”、“二手”的学习培训,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经生。有潜质的经生再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科仪磨练,或可“登小座”,拜请一名高功法师为“传经师”,传授涉及度亡仪式的符咒、手印等秘法,最终正式成为济炼幽科中的高功法师。有些经生参与诵经十多年,也未可登小座得以加持。因为除了后天的个人努力之外,先天的唱歌天赋、声线、曲调感等需要一并考虑。
除此以外,坛场内会有人专职敲打锣、鼓和吹奏笛、唢呐等乐器。使用钟、鼓、镲法器岗位有时候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经生担任,而管乐和弦乐乐器则主要由职业乐师担任。这些职业乐师通称为“醮师”(或作“醮司”)。他们并非道士,但长期在道坛工作,熟知仪式程式和内容,因此在演奏之外,亦参与坛场工作。
4、主要特征
由于传承关系直接,而在早期经忏师资主要集中于几位资深道长,因此现今全香港各宫观所运用的经韵音乐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某些地方有大同小异的分别。香港道教音乐自广东传入后,在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受香港地域文化中诸如粤曲、粤剧、广东小曲以及儒、释等其他宗教音乐的影响,现已形成了一种具有香港地方特色的道教音乐。这些特点具体可从经韵(声乐)和器乐两方面说明。在“声乐”方面,可按朗读和吟唱的方法分为“朗诵式”、“吟诵式”、“吟唱式”、“咏唱式”等不同形式;在器乐方面,担任演奏乐器的醮师或经生按仪式状况演奏符合规范的过场音乐、牌子乐等。
经韵音乐
它伴随于经文内容并贯穿于各类科仪之中。在唱诵时,主科与二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经韵均由两者起腔,所以腔调、速度,以及某些可用多首曲调唱诵的经文,在临场选择曲调时都由二手于瞬间决定。同时,二手和三手分别敲击木鱼和磬,以控制经韵节奏。至于音乐型态,可以概括分为“朗诵式”、“吟诵式”、“吟唱式”、“咏唱式”四类。
朗诵式:是一种按照自然语言声调而略为戏剧化了的经韵式音乐,韵曲的旋律材料基本上集中在几个音上。各种礼赞神仙的宝诰即以这个方式朗诵,例如《吕祖宝诰》:“至心皈命礼。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梁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腾,扫人间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无求不应。黄鹄矶头留圣迹,玉虚殿内炼丹砂。存芝像于山崖,显仙踪于古洞。阐法门之香火,作后嗣之梯航。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开山启教,玄应祖师,天雷上相,灵宝真人,燮元赞运,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吟诵式:吟诵式的韵曲,一般唱时只伴用钟、铛、木鱼、铙钹等法器,可再分成有节拍的吟诵和无节拍的吟诵。有节拍的吟诵沿用一个起伏不大的旋律反复吟诵,随歌词声调的不同而在旋律重复时有细节上的变化;无节拍的吟诵可以再分为以固定旋律型为基础的反复吟诵,和较为随意性的吟诵。总括来说,吟诵式的韵腔旋律性较弱,是以近语言性音调沿着五声音阶框架,一字一音(句尾拖腔除外)进行的经韵音乐,句末结束落音趋规范化,同于经咒、吟中带唱的韵曲等。在此类内,同于高功的法师领唱或独唱的韵曲,其曲调旋律性相对较强。另一种用于道教齐唱、或法师与道班轮唱的韵曲,其曲调旋律相对性的较更接近语言的自然声调。这类例子有〈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吟唱式:吟唱式的韵曲,旋律精简,呈公式化句式结构,少拖腔,在叙述性和歌唱性之间(似念似唱),以歌词的四、五、六、七、八、九言字阵列成上下句结构而形成的四言五拍句、六言七拍句、八言九拍句、九言十拍句等词、乐句式。这类例子如称扬三官大帝圣号所唱的“上元赐福──中元赦罪──下元解厄天尊。”
咏唱式:咏唱式的韵曲,是一种旋律性强,调式调性明确的道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忏仪中常见的忏腔,忏腔的特色是节奏快、底板少,一个忏腔可以使用不同忏本的朝礼,或者同一朝礼文字可以配搭不同的忏腔曲调。这类例子如《太上玄门早课》中的〈净坛〉:“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含烟。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祝香神咒〉:“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斾临轩。弟子关告,径达九天。”〈静心〉:“真心清净道为宗,臂彼中天水月同。净扫浮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上药身中神气精,人人具足匪亏盈。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升。”《吕祖无极宝忏》中的“至心朝礼,神贯日乌,纯阳妙道天尊。至心朝礼,精凝月兔。冰壶炼炁,纯阳妙道天尊。至心朝礼,星剑腾辉。功修紫箓,纯阳妙道天尊。至心朝礼,法显蓉城。不私大道,纯阳妙道天尊。”等等。
另外,也有吟诵、咏唱和吟诵、吟唱混合连用的韵曲。部分韵曲的曲调唱腔颇有粤语体系所流行的地方特色,如“上云梯”、“孟姜女”、“送情郎”、“剪剪花”、等。
器乐
除了经生、道众唱诵之经韵外,器乐在香港道教音乐中有其独特的一面。在经韵唱诵之中加入乐器跟腔伴奏,是器乐音乐的主要部分。另外,在道众举行仪式登坛之前,醮师或经生敲击鼓、镲;仪式进行过程中道众只有法术动作而无经文诵唱的空档期间,醮师或经生用笛或唢呐等乐器演奏的曲牌等,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内容,这些伴奏经韵所演的器乐曲,包括有民间小调、粤曲曲牌或佛教音乐等多种音乐。
通常来讲,香港道堂的经忏唱诵没有准调启腔的传统和习惯,一般都是临场由主持科仪的主科、二手或三手领腔起首,众经生随之应合跟进。在领腔起首,众人应合的短暂时间之内,负责该仪式演奏乐器(通常是唢呐、笛或是喉管)的醮师或经生要迅速地找到唱诵之韵曲的调门加入伴奏。有经验的醮师或经生都掌握这一“找调”技巧,外人会完全觉察不到。
上述这种传承方法,形成了香港道教音乐的一个特征,即由道众唱诵的经韵因传承途径单一,各道堂音乐具有共通性。醮师的传承系统具有个性特征,因师承关系不同,除跟腔伴奏由于“腔”已固定不可改变外,其他伴奏部分,醮师会配合仪式场景奏乐拍和,使得香港道乐于经忏之外的音乐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器乐乐器的组合,香港全真道堂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来说,传统上吹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喉管;*乐器有鼓、钹、锣等。近年来,*的全真道观逐渐把丝竹乐器纳入器乐演奏,以增强其“艺术性”。这个趋势也见于香港的全真道观内,例如青松观和蓬瀛仙馆的道乐班都有各类丝竹乐器。科仪中运用的器乐曲牌,可长可短,如“大开门”、“小开门”、“一锭金”等,多由几个短小乐句组成,灵活循环重复变奏,以配合仪式动作的需要。
法器
香港全真道堂经师施演道教科仪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器物以作行仪演法,并将之通称为“法器”。当中包括:
法剑:在度亡仪式中,高功法师依道法用法剑打开酆都地狱的关卡,让亡魂可以出离地狱到人间闻经听法。
水盂:水盂是洁净坛场用的法器。高功法师依道法将水盂中的凡水变成法水,然后一边诵念〈净天地神咒〉,一边以柚子叶泼洒法水洁净坛场。
木鱼:敲打板式用的法器,用木槌敲击中空的鱼身发声。在度亡仪式中,一般由监斋法师(俗称“三手”)负责木鱼,与负责铛子的都讲法师(俗称“二手”)互相配合,掌握经韵的节拍与速度。
引磬:由磬体和磬柄组成的法器,用棒敲击磬体发出声响。它的一个作用是在仪式称颂神明圣号时以示尊敬,另一个作用是在礼拜神明时以磬声作引导,使到全体法师的动作能够整齐一致。
铛子:与木鱼是敲打板式用的法器,用小槌敲击圆形铜片发声。在度亡仪式中,一般由都讲法师(俗称“二手”)负责铛子,与负责木鱼的监斋法师(俗称“三手”)互相配合,掌握诵经的节拍与速度。
服饰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本土宗教,道士行仪时的衣冠亦承袭传统服饰,并有着明显的道教文化意涵。坛场上不同岗位的人员衣饰皆有分别,行仪的经师亦会因应仪式的种类而穿着相应的服饰。
高功法衣(鹤氅):高功法师专用法衣的刺绣比其他坛众所穿的华丽斑斓。以鹤氅为例,会用红色真丝大缎作面,以彩色丝线及金线在正面及背面绣上圆形的仙鹤图案,及在衣领、袖口及下摆的边沿绣上暗八仙。
慈航帽:高功法师主持《先天斛食济炼幽科》时专用的帽子。高功法师在代表神明讲经说法时,会在帽前系上莲瓣状的五老冠。冠上五片莲瓣分别绣有五方五老帝君形象。
云鞋:高功法师专用的鞋子,因为鞋面绣有云纹图案,故称为云鞋。图中的云鞋与鹤氅一样以红色为主色,配成一套。
百家衣:又称百衲衣。原意是指僧、道所穿用残旧布料缝合制成的衣服,后来在香港演变成高功施演《关灯散花科》的专用法衣。道教宝诰便描述萨守坚天师“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鬼扇”。
庄子巾:又称冲和巾、南华巾,名称寓意戴此巾的人可像南华真人庄子一样无拘无束,超凡脱俗。庄子巾下部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帽正,便以调正帽子,亦以象征品性端
5、重要价值
1、香港道教全真科仪音乐传承自广东地区原有的传统,但又有所变化和创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传统,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在香港发展的重要特色。纵使香港社会汇聚了中国与西方文化,但广泛的香港市民仍然会选择道教科仪为他们自身祈福与超度亡者。因此,香港道教全真科仪音乐并不单纯是一种文化观赏艺术,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质与宗教实践,是体现道教宗教关怀的精华。它的传承和特征,也可以说是香港历史、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个写照,亦是道教文化在香港勃发生机的重要证明。
2、由于与道教实践及中国音乐有着紧密关系,香港学术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亦逐步展开对香港道教全真科仪音乐的研究。往后出版了一系列从宗教学与音乐学进路研究的学术著作,体现了它丰富的学术价值。
3、香港道教全真科仪音乐亦保留了传统广东乐曲演唱的腔调与器乐演奏的合演,是广东地区音乐的延伸。
上一篇: 潜江草把龙
下一篇: 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