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软实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1、概念解析
“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教授主要在国际政治领域谈论“软实力”,也就是说,他所谓的“软实力”,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也就是国家软实力。
按照国内学者的理解,硬实力是一种可以直接改变现实的能力,通过发挥这种实力,主体可以消灭博弈对手,或者削弱或解除博弈对手的行动能力,或者改变博弈对手所面对的利益格局,从而达到改变对方行动的目的;而软实力是一种改变博弈对手对现实的感知的能力,它并不改变现实本身,而只是改变了现实在博弈对手眼中的价值,而这同样可以改变对方行动,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把握软实力的资源或载体和构成要素――资源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于,人们对常常是根据资源来对要素进行划分的,因此,一种要素就对应一种资源的功能――是理解软实力的重要一环。约瑟夫·奈指出,人们在使用软实力这一概念时,常把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或软实力载体相混淆。有人认为,文化具有吸引的能力,所以文化产品就等同于软实力。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占有“能力资源”不等于一定能够取得预想结果,后者还取决于应用“能力资源”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或所具备的具体条件。把美国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仅仅理解为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和牛仔裤,那实在是对软实力概念的误解、滥用和庸俗化。
2、结构分析
综合国内学者们对于国家软实力结构的分析,较为一致的观点包括:
(1)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
(2)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3)司法执行与危机应对等的行动力。
(4)社会经济制度及发展模式的制度力。
(5)国家的国际社会形象及其影响力。
具体看,这些因素在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其它要素之中,在国家软实力中具有核心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灵魂。
国家软实力内部结构模型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内核。它通过国家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管理国内事务的行动力、社会经济制度及发展模式的制度力,以及国家的国际社会形象及其影响力表现。而吸引力又通过一个民族的英雄故事、神话传说、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古迹及对外文化输出等表现;制度力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社会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国内管理,以及其它公共制度表现出来;行动力通过国家的司法公正执行、危机应对与预防等反应;形象力通过一国民众的精神风貌、传媒宣传,以及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
3、如何整体提升我国软实力
一、着力提升执政党软实力
政党软实力是政治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软实力,说到底是中国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优势和力量所在,是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能力的表现所在。
二、着力提升国家经济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软实力,主要体现在知名品牌、无形资产、服务业和经济组织方式等优势上。品牌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经济软实力方面,金融软实力尤其值得重视。
三、着力提升国家科技软实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科技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公众科学素养、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创业环境、科技管理水平等方面。
四、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影响力的象征。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更具渗透性、更具持久性、更具广泛性。文化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价值观渗透和社会文明传播等方面,而且它本身是一项重要的产业。
在国际形势和力量的对比变化中,如何使我国的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方针为世界各国所理解,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的和合文化与和谐思想,最近几年,在世界各地兴起的孔子学院和学堂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推广汉语教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