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大苞兰
假鳞茎相距2-3厘米,近梨形,长1-2厘米。叶长圆形,长3-9厘米,先端稍凹缺;叶柄长3-5毫米。花葶1-3,常直立,与叶近等长,有时稍短,花序长约花葶3/5,具3-10花。花质薄萼片和花瓣苍白带紫红色条纹,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0.8-1厘米,宽2.5毫米,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等大,与唇瓣一侧边缘粘合,先端分离;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圆,边缘稍具细齿,唇瓣紫红色,小提琴形,长6毫米,宽达3.5毫米,基部两侧具耳,先端圆,边缘撕裂状,唇盘从唇瓣基部至先端具厚脊:蕊柱长约1毫米,蕊柱足长约0.5毫米。花期(3)7-11月。
中文学名:二色大苞兰
拉丁学名:SunipiabicolorLindl.
拼音:ersedabaola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
科:兰科
属:大苞兰属
1、形态特征
茎:假鳞茎相距2-3厘米,近梨形,长1-2厘米。
叶:叶长圆形,长3-9厘米,先端稍凹缺;叶柄长3-5毫米。
花:花葶1-3,常直立,与叶近等长,有时稍短,花序长约花葶3/5,具3-10花。花质薄萼片和花瓣苍白带紫红色条纹,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0.8-1厘米,宽2.5毫米,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等大,与唇瓣一侧边缘粘合,先端分离;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圆,边缘稍具细齿,唇瓣紫红色,小提琴形,长6毫米,宽达3.5毫米,基部两侧具耳,先端圆,边缘撕裂状,唇盘从唇瓣基部至先端具厚脊:蕊柱长约1毫米,蕊柱足长约0.5毫米。
假鳞茎相距2-3厘米,近梨形,长1-2厘米。叶长圆形,长3-9厘米,先端稍凹缺;叶柄长3-5毫米。花葶1-3,常直立,与叶近等长,有时稍短,花序长约花葶3/5,具3-10花。花质薄萼片和花瓣苍白带紫红色条纹,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0.8-1厘米,宽2.5毫米,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等大,与唇瓣一侧边缘粘合,先端分离;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圆,边缘稍具细齿,唇瓣紫红色,小提琴形,长6毫米,宽达3.5毫米,基部两侧具耳,先端圆,边缘撕裂状,唇盘从唇瓣基部至先端具厚脊:蕊柱长约1毫米,蕊柱足长约0.5毫米。花期(3)7-11月。
2、产地分布
分布:喜马拉雅经印度东北部至缅甸、泰国
产地:云南
生境:林中树干或山谷岩石上
海拔:1900-2700米
3、分类文献
SunipiabicolorLindl.,Gen.Sp.Orch.Pl.:179.1833;Seidenf.inOperaBot.89:176,fig.116.1986;Z.H.TsietS.C.CheninActaPhytotax.Sin.33(3):296.1995.——Ionebicolor(Lindl.)Lindl.,Fol.Orch.,Ione:3.1853;KingetPantl.inAnn.Bot.Gard.Calcutta8:159,Pl.216.1898;TuyamainH.Hara,Fl.East.Himal.1:440.1966.etl.c.2:190.1971;H.Haraetal.,Enum.Flow.Pl.Nepal1:57.1978.——Bulbophyllumbicolor(Lindl.)Hook.f.,Fl.Brit.Ind.5:770.189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