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股本

科普小知识2022-12-27 15:04:46
...

股本指股东在公司中所占的权益,多用于指股票。

中文名:股本

英文名:stock

实质:股份

相关概念:企业成立;公司设立;股东;董事会

1、股本的定义与处理

股本指股东在公司中所占的权益,多用于指股票。

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上市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标。股份总数为股本,股本应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为了直观地反映这一指标,在会计核算上股份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


股本

  公司的股本应在核定的股本总额范围内,发行股票取得。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与股本总额往往不一致,公司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大于股本总额的,称为溢价发行;小于股本总额的,称为折价发行;等于股本总额的,为面值发行。我国不允许公司折价发行股票。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公司应将相当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记入“股本”科目,其余部分在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后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2、股本的分类

额定股本:公司章程设定的可以合法发行的最高股本数额。 

已发行股本:公司已经依法向股东发行的股本数额。  

发行在外股本:公司已经依法向股东发行的并一直持有股本数额。  

库藏股:公司已经依法向股东发行但由公司收回尚未注销的股本数额。  

已认股本:投资者根据合同分期认购但股款尚未全部缴入的股本。  

3、股本的关系

额定股本≥已发行股本≥发行在外股本  

已发行股本=发行在外股本+库藏股  

所有者缴入的资本,在金额上与注册资本一致。与股份公司的股本的性质相同?

实收资本的计价以所缴入的资产的价值为基础,其本身无法单独计价。

4、股本的来源

公司刚成立时,股本的来源都是原始股东,这些人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技术或无形资产入股),刚起步时都是胼手胝足奋力打拼。经过一段草创期后,有些公司经营错误产生亏损,有些公司则是平安度过危险期,但不管是赚是赔,通常都会采取相同的行动–现金增资增强体质。这时的股东多为自己人,所以现金增资多是以面额认购,由于公司的前景未明,所以股本的变化没有好坏问题。


股本

草创期后公司能稳定生存,下一步就是筹资扩大经营,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把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如果是有前途的好公司,发行的股票都有内部或特定人士认购,一般人要买到不容易。另一种情况是公司经营并不理想,公开发行只是想股票换钞票,等钞票换到差不多的时候,也是公司结束的时候,这种股票有时会用老鼠会的方式营销,所以购买来路不明或亲友转卖的未上市股票要特别小心。

5、股本的核算

公司的股本,应按以下规定核算

(一)公司的股本应当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的范围内

发行股票取得。公司发行的股票,应按其面值作为股本,超过面值发行取得的收入,其超过面值的部分,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二)公司*上市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按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作为股本入账,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按人民币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公司的股本除下列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

(一)符合增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增资的,在实际取得

投资者的出资时,登记入账。

(二)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投资时登记入账。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在实际购入本公司股票时,登记入账。公司应当将因减资而注销股份、发还股款,以及因减资需更新股票的变动情况,在股本账户的明细账及有关备查簿中详细记录。

投资者按规定转让其出资的,公司应当于有关的转让手续办理完毕时,将出让方所转让的出资额,在股本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及各备查登记簿中转为受让方。

公司发行股票

收到现金等资产,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做以下账务处理。借: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股本(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股本

分配股票股利

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按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做以下账务处理。

借:利润分配

贷:股本

公司*上市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

收到股款时。

借:银行存款(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本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已提的利息)

贷:股本(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现金等(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未摊销的折价)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公司按法定程序

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应在办理减资手续后做以下账务处理。

借:股本

贷:现金

银行存款

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时

(一)支付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依次减少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时。

借:股本(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现金

银行存款

(二)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时。

借:股本(股票面值)

贷:现金

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

6、股本的换算

总股本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所占的股份总数,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全流通股份来说总股本=流通股本。

比如外国有些股份公司的内部职工股或管理层持股在一定的期限内可能是限制流通的。

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总股本中,一般有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B股)等。2008年前,考虑到二级市场扩容不能过快等因素,国家股、法人股一般不得上市,内部职工股也只有在社会公众股上市半年后才能上市流通。


股本

流通股是指已上市流通的股数,它主要是指社会公众股,已上市的内部职工股。

总股本-非流通股本=流通股

其中非流通股即是上述所指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未上市的)、外资股(B股)等。

总股本的大小与股价的关系:总股本大的话,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话,庄家就不易控盘。该股不易成为黑马。相反,总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对来说占有较大的比例,那么庄家很容易吸筹建仓,能快速拉升股价,成为黑马的机率较大。如果在没庄家的介入的前提下,股本大的价格波动相对股本小的价格波动要小一些。

7、股本的误区

目前市场上存在这样一个非理性现象,即“股本”较小的拟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发行股票时,往往较容易受到机构投资者的特别青睐,因为这类公司可以给机构投资者留下一个“未来成长空间大”的想象题材。相比上海“主板”,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的公司由于其股本规模较小,往往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发行市盈率,从而得到一个非凡的超募价格。如近期市场热捧的某只股票,发行价定为150元/股左右,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发行价的最高纪录,同时创造了高倍的超募纪录,从而引发市场各方热议。相比之下,到上海“主板”上市的公司因股本规模较大,从一开始就被扣上了“较成熟公司,发展空间有限”的帽子,殊不知,公司刚刚上市,又怎会发展空间有限呢?

其实这是一种表象,在上述表象驱动下,一些拟上市公司在改制时与保荐机构协商设置较低的折股率,人为地“压低”发行前总股本,以图获得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时的“溢价”,并继而获得较高的资本公积金,为日后用资本公积金大比例转增股本埋下伏笔,进而提升股价。上述人为压低发行前股本规模的做法使得原本可以在上交所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纷纷改向深圳中小板,此举将不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也不利于证券监管部门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差别的风险监管。

高度关注上市公司股本扩张能力可以说是我国股市的特色之一,纵观世界各国股市,唯有我国股市如此高看股本与股价和成长性的关联,也唯有我国股市如此热衷于上市公司股本扩张能力和炒作“高送转”题材。

传统估值理论和理性的资本市场认为,公司估值取决于盈利能力的大小和成长性,而成长空间与行业的发展趋势、自身的资产结构与质量、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等高度相关,而与股本大小几无关联。在决定股价因素方面,“小股本”、“高送转”只能显一时之效,却无长久之功。

不仅如此,由于贪图一时之效,人为“压低”上市前股本规模的上市公司的大量存在,也严重扭曲了市场的估值体系。在当前的发行*环境下,由于对股本规模较小的拟上市公司询价机制并不要求实行“累计投标询价”,这些公司往往与主承销商“协商”定价发行,在发行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环境下,往往按照发行区间的上限发行。发行的价格高了,自然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这样不利于风险揭示,也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另外,在当今资本市场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大的环境下,这种行为还会培育机构投资者滋生过分关注“小股本企业,发展空间大,投资故事多”的投资理念,而不去花大力气认真地研究公司未来的现金分红、行业环境、盈利能力、利润增长率等这些真正的资本市场估值因素,机构投资者这种“短视行为”不利于培育良好的资本市场估值环境,有悖于构建理性成熟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

上一篇:开标

下一篇:沙头角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