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剧
睦剧,原名“三脚戏”,亦称“三脚班”,流行于浙江淳安、开化、建德、分水、遂安一带和安徽歙县等地,解放后改名睦剧。
1、简介
睦剧是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因早期演出属歌舞类小戏,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角色,故名“三脚戏,又因睦剧主要流行于浙江西部淳安、开化、常山、遂昌诸县以及安徽屯溪、歙县和江西婺源一带,其演出一般用淳安方言,淳安旧属睦州,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将淳安“三脚戏”定名为“睦剧”。
2、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睦剧
淳安民俗素尚歌舞,每到春节元宵,市井乡间均有演傩神戏和表演各种歌舞的习俗,跳竹马尤为盛行。清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西后,与民间歌舞跳竹马(竹马班)相结合,以采茶戏的剧目、曲调及表演形式,融合本地的民间音乐、地方语言及风俗习惯,由歌舞向戏曲演变,于清代末年逐渐形成浙西的地方小戏——三脚戏(通常是生、旦、丑三个脚色演一出小戏,故名)。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化菖蒲乡宋村徐龙福(淳安人)最早开办“三脚戏班”。经徐龙福传艺,遂安、淳安一带有了一批三脚戏艺人。此后,三脚戏在淳安扎根、发展。前期多为半农半艺的业余班社,仍保留竹马班的形式,但增加了三脚戏剧目的演出。这种又跳竹马又演戏的班社,称“三脚戏竹马班”,一般有生、旦、丑等四五个演员和两三个敲锣鼓的人。后来,出现了三脚戏艺人组织的半职业性班社,不跳竹马而专门演戏。这种日趋职业化的戏曲班社,称“三脚戏常班”,农闲季节到外地农村草台、祠堂庙台演出。常班一般有七八个演员(增加了正生、正旦、老生、老旦等)和三四个敲锣鼓的。
民国初期,淳安已有三脚戏竹马班十多个,三脚戏常班一二个。20~30年代,三脚戏竹马班发展到50多个(最多时达90多个),三脚戏常班发展到10个左右。这是三脚戏的鼎盛时期。当时,三脚班最活跃的地区是新安江南岸的淳安东乡、南乡和西乡一带。
民国元年(1912年),徐龙福的徒弟留章荣、徐樟寿先后到遂安大源村传艺,办起了“大源三脚戏班”,开始与狮子班(先舞狮子,后表演杂技和武术)结合。到第二代班主余庙苟时,改为与竹马班结合,白天跳竹马,晚上演三脚戏。
三脚戏竹马班一般都叫某某村竹马班或新年班(即在新年期间演出的班社)。三脚戏常班则少有固定班名,无班名的常班都以班主的姓名称班名。比较著名的有淳安方仕进班,其班底大多是当时淳安较有名的三脚戏演员,如小生朱百祥、小旦江德高、小丑方樟顺、正生邵陆家、正旦江苟苟等。
到40年代,由于三脚戏常班没有整本大戏以及大戏班的一套规矩,不能演会戏,不能进城市,难以维持演出。三脚戏日趋衰落,三脚班逐渐减少,艺人大多弃艺归田。当时,有的常班改学徽戏,间演徽戏剧目,或用徽调唱三脚戏剧目,艺人称其为“半班”。抗日战争胜利后,常班多转为半班。民国36年(1947年),淳安地区最后一个三脚戏常班解散,半班也只能在山区演出。
3、*成立后的睦剧
1950年12月,淳安县举办三脚戏艺人讲习班。白天学习,晚上演出,为期10天。1951年春,三脚戏改名为睦剧,随即成立民办青溪睦剧团。同年5月,在县城招收了睦剧第一代青年男女学员,将青溪睦剧团改为民办公助的淳安县睦剧实验剧团,余桂田为团长,1953年秋,剧团整编,王南山任团长,并参加浙江省主要剧种交流展览演出。
省文化部门先后派人帮助睦剧团挖掘、整理传统剧目,进行音乐改革。睦剧声腔属民间歌舞类型腔系,其主要唱腔是“湖广调”和“三脚调”,都源于采茶戏。湖广调唱腔高亢、醇厚、优美,多用于大戏。三脚调大部分是民歌小调,唱腔粗犷、朴素、活泼,富有表现力,多用于小戏。睦剧曲调共有一百余首,丰富多彩,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早期乐队只有3人,伴奏无丝弦乐,以锣鼓为主建团后,发展了许多新腔新调,增加了管弦伴奏,丰富了睦剧音乐。睦剧的传统剧目有大戏20多本,小戏40多出,大多来自采茶戏,以及湖北黄梅戏、皖南花鼓戏,如《蔡鸣凤》、《喻老四戏》、《拷打红梅》、《李仕卖妻》、《马房逼女》、《山伯访友》、《牧女》、《南山种麦》、《看花灯》、《补背褡》、《磨豆腐》、《借墨斗》、《偷笋》等。剧目内容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家庭、劳动、爱情等日常生活。剧中主人都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不出皇帝不出官”(艺人语)。建团后,于1954年,参加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南山种麦》、《牧牛》获优秀剧目奖,《看花灯》、《补背褡》被列为全省15个推广剧目之一,郑百庭获演员二等奖,项文法、章渭贞获演员三等奖,老艺人方光庭、江苟苟、方樟顺获荣誉奖状。随后,《南山种麦》、《牧牛》被选送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郑百庭获三等奖。同年剧团更名淳安睦剧团。195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睦剧专辑,选入《牧牛》、《南山种麦》、《看花灯》、《补背褡》等小戏的剧本和曲谱。
1956年,在杭州胜利剧院上演《南山种麦》、《两兄弟》等剧目。《浙江日报》以《戏曲中的一朵朴素的鲜花——睦剧》为题,首次向读者介绍了睦剧剧种。
1957年1月,剧团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演出传统剧目《金莲送茶》。同年春,由施振楣执笔整理的睦剧传统大戏《乌金记》,参加建德专区第一届戏曲会演,获优秀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郑百庭、章渭贞获演员一等奖。同年秋,参加省二届戏曲会演,大型现代戏《雨过天晴》(施振楣编剧)获剧本二等奖,陈金良获导演奖;《落布》(施振楣、余征夫整理)获剧本三等奖,郑百庭获演员二等奖,章渭贞、王润隆获演员三等奖。同年浙江《俱乐部》杂志刊载了《雨过天晴》剧本。
1958年冬,参加省现代戏会演,《光辉的旗帜》(姜遂生、汪有春编剧》获剧目奖,方正荣获演员奖。1954~1960年,剧团先后4次,招收第二代青年演职员20余人。1964年秋,《山谷朝阳》(王建军编剧),参加杭州市现代戏会演。
1966年“*”开始,剧团与县越团合并为淳安县文工团。剧团撤销,演职员下放农村劳动。
1973年恢复睦剧团建制,江恭礼任团长。剧团坚持上山下乡,为本县山区农民服务。1975年,《浙江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剧团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的事迹,被誉为艰苦奋斗的“扁担剧团”。1977年招收青年演员20余人。1980年,参加省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汪晓青获演员二等奖。1982年,参加省、市“小百花”会演,施桂英获省、市优秀小百花奖,方有禄获市优秀小百花奖和省小百花奖。同年,新编历史故事剧《方百花》(王建军编剧)参加市创作剧目调演,获剧目奖和演出奖。1983~1985年,睦剧团先后排演《张羽煮海》、《凤冠梦》、《红楼夜审》、《白蛇前传》和《白蛇后传》等8个剧目,共演出618场。1984年组成睦剧改革小组,对睦剧历史进行社会调查。1985年对睦剧曲调进行改革。
4、唱腔
睦剧的曲调有100多个,但目前能谱曲的专家扳着指头都数得过来,他们多数在淳安,而且已经上了年纪。睦剧音乐睦剧唱腔分“湖广调”、“三脚调”和“杂调”三大类,抽调共一百余首。
“湖广调”多用于大戏,属雏形式的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以为基础,发展了、、、,等板式。唱词词格为七字或十字对偶句,其音乐属五声音阶宫调式,上句落“2”,(偶落“5”),下句落“1”;一板一眼(四分之二)或一板三眼(四分之四)。为整段唱腔的首句,是的变体,其特点是:开首散唱,唱词末尾四字重复时先入板后散唱,旋律出现“4”音,形成临时移宫,最后落在“土”音上。
是的延伸,既可与配成上、下句,又可作为的结束句;其特点是在唱腔的句逗间常有拖腔。是的紧缩,有板无眼(四分之一)。早期,与都只有上、下两句,后期均发展为四句。:第一句落“5”,第二句落“1”,第三句落“2”,第四句落“1”’:第一句落“5”,第二句落“3”,第三句落“2”,第四句落,“1”。是或下句腔的变体?二在腔的句逗间套插锣鼓,句末散唱后,加锣鼓煞住。(插句)是一个落“2”音的上句,:它是到的过渡,也可作为其他板式转的桥梁。1953年后,在的基础上,又先后发展了旋律较华丽的,节奏*的、等新板式,使“湖广调”逐步丰富起来。
“三脚调”除少数趋向板式变化的唱腔外,大部分仍属民间小调。多用于小戏,共60余首,有时专戏专用(如只用于《南山种麦》,有的数戏通用(如既用于《牧牛》,亦用于《访友谭》等剧)“三脚调”中(大、小反惰,)之类唱腔,因词格为十字、七字、五字等对偶句,曲调风格近似而自成一类,与唱词结构不拘一格,衬字很多,各曲调又耳无联系的民歌小调,形成了差别。
不管是类,还是民歌小调,在过去,艺人们都习惯将其中一些节奏平缓的唱腔统称为,节奏紧促的统称为,词格灵活、叙述性强、并近乎口语的统称为,并在板式名称前冠以剧名,或保持原有民歌小调的名称,如等。由于类的唱腔与“湖广调”有血缘关系,且比“湖广调”柔美,可与“湖广调”相辅相成,故而一直作为睦剧的主要腔调,在大、小戏中广为采用。自睦剧团成立后,它又衍生了,、,等板式。至于民歌小调,现则仅用作插曲。
多作插曲用,有来自道、释宗教音乐的等;有来自婺剧的、和来自徽戏的、、等。其中因与“湖广调”及相近,故可彼此连接使用。上述三类唱腔,均不分男、女腔;舞台语按当地的六声调值结合中州韵,其字调为:干唱、偶加后台帮腔;句逗间以锣鼓作“过门”。1953年睦剧团成立后,逐步增添了中、西管弦乐器伴奏,并对男、女分宫及角色分腔作了有益的探讨。
5、乐队
睦剧早期乐队由三人组成,分工是:打鼓佬主击檀板(或用竹板仿制的“三块头”)、爆鼓(即板鼓,亦有用梆子或竹筒代替)、兼敲扁鼓(扁圆形,木制,两面蒙牛皮,似“书鼓”状,俗称“马鼓”);一人敲苏锣,兼铙钹,谓之“双龙头”;敲小锣者兼捡场。这三人除各司其职外,还须承担帮腔和答应场外白的任务。建立睦剧团后,乐队才有了发展。睦剧的文场曲牌,都是借用或融化外剧种的,建团后始有新创作。锣鼓经也只有少量是自己传统的,其余都是从京、婺等剧种吸收而来。
锣鼓经中的汉字代音分别这:乙(檀板声)、角(檀板重击声);大(板鼓声)、的(钹与小锣同击声);来(小锣轻击声);七(钹轻击声);才(钹与小锣同击声);冬(扁鼓单击或与小锣钹、同击声);仓(大锣声击声或与其他响器同击声)。传统锣鼓经及其作用如下:是功唱腔的起唱锣鼓;视需要,有时可增加数记出台锣。
为|O冬|冬冬冬冬|仓仓|冬仓七冬|仓冬|他?大|才O|,是唱腔的起唱锣鼓;剔去扁鼓并简化为|O才|才才才才|仓仓|才仓七才|仓乙大|才O||即成等唱腔上、下句的间奏。是中或的起唱锣鼓。是中唱腔上、下句的间奏;的间奏不用它,只用一记或数记小锣应承。是所有或唱腔的起唱锣鼓。是多数、上、下句的间奏。是多数、上、下句的间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于唱腔句逗间的一记、二记、三记等大、小,颇有特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