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词戏

科普小知识2022-03-06 17:12:15
...

南词戏,流行于南平地区,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时是以坐唱形式出现的,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

1、戏曲介绍

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南词戏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玄、双玄、别玄、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

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保留有「泣颜回」、「耍孩子」、「一枝花」、「将军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的剧目,如《断桥》、《秋江》、《出塞》、怕蛇传》、《西厢》、《拜月》等。


2、独有特色

南词是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壳胡以及大锣、大钹、词钹、渔鼓等乐器,边奏边唱,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其律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词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以适应城乡中下层广大听众的口味。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南平南词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东至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一大批文化珍品散落在乡野田园。历史悠久的东至花灯和濒临绝响的文南词戏,在县委、县*的关注下,组织文化部门和基层文艺爱好者积极抢救,使其梅开二度,再放异彩。今年申报首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专家们的积极肯定并获得通过。

“东至花灯”的主要灯种源于明清时代,有的是植根于本乡本地,有的是外地流入,其中比较闻名的有:龙灯、狮子灯、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十番九子灯、太平灯等,这些花灯多于春节期间由乡人扎彩演出,表演形式多样,在广场和串乡入巷演出时异彩纷呈,它是皖南山区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民歌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的大荟萃。建国初期,该县有60多个自然村从事灯会活动,经过口传身教,家族师承,一直流传至今。上世纪80年代,磨盘灯、六兽灯入编《中国舞蹈志·安徽卷》,2004、2005年*电视台4套《华夏文明》栏目组,央视新闻频道多次来东至拍摄,并向海内外传播。近些年每年春节期间,县城都要举办灯会进行集中展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至花灯”的保护,今年县里专门抽调业务骨干赴有关乡镇实地考察,对经营的灯种进行了录像保存。


3、发展历程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7~1908年),有“同乐轩”,民国5~35年(916-1946年),又有“鹤鸣社”、“赓韵琴社”等组织。

*成立后,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1953年,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井台会》,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演员从清唱坐弹开始走上舞台,按行当角色化妆演出。随后,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对药》等剧目。同时,变原先的“土官话”为普通话,并向婺剧、京剧、昆剧等学习表演科介,丰富了南词戏艺术。


4、代表剧目

古称"八韵"传统剧目有:《出猎回猎》《昭君出塞》《白蛇传》《僧尼会》《牡丹对药》《西厢》《借衣劝友》等本戏和折戏,解放后曾整理剧本60多出。

上一篇:南剧

下一篇:芗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