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下塘烧饼

科普小知识 2024-04-18 09:48:33
...

下塘烧饼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特产。起源于汉代,扬名于晚清,目前已为合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美食介绍


烧饼

下塘烧饼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特产。下塘烧饼干香扑鼻、外焦内软、酥酥绵绵,一直深受消费者“宠爱”。

下塘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鼎立之时,曹吴两军大战,又饿又累的曹军吃了这种做法独特的烧饼取得了大胜,下塘烧饼的工艺也流传下来。“天锅地灶”的做法,馅料的讲究,面团的劲道,使得下塘烧饼有一种“香脆酥软、鲜美肥嫩”的口感。下塘烧饼不仅走出了下塘镇,还走到了合肥、上海、南京、烟台等地。

“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烘烤烧饼用的是穹形吊炉,炉壁悬在炭火的上方,火势能够达到均匀。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烧饼酥脆可口,还有冷却后不变硬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快餐速食需要。

长丰下塘镇的“烧饼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有3000万只下塘烧饼被端上市民餐桌,年产值已达6000万元。

2、美食传说

传说一

传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曹军伐吴,在合肥逍遥津被吴军打得大败,吴军追击曹军一直到下塘地域.夜间曹军又饿又累,但恐被吴军发觉,不敢明火做饭,军师想出办法,将行军锅倒扣,再找一些树根在下面点着,“打”出了又香又脆的烧饼,曹军军士饱餐一顿后,士气大振,第二天一举击败吴军,取得大胜,从此下塘烧饼的工艺流传下来。

传说二

下塘集烧饼,原传于汉代,上为天锅,下为地灶,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途经下塘,老百姓献上烧饼,赵匡胤吃后赞不绝口,而后名传天下。清朝咸丰年间,为镇压在安徽活动的太平军,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一路兵马驻扎于下塘集。军队行军打仗,急需干粮,烧饼就成了首选。为多争生意,烧饼师傅改进配料和烤制工艺后深受欢迎。随着湘军发展壮大,下塘烧饼的名声更是在全国响亮叫开了。

3、美食特色

“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烘烤烧饼用的是穹形吊炉,炉壁悬在炭火的上方,火势能够达到均匀。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烧饼酥脆可口,还有冷却后不变硬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快餐速食需要。

4、制作方法


制作

材料:面粉、水、芝麻、酵面头、土制烤炉、木炭。

做法:将面加入老面头、水和好,放3个小时发酵,将酵面里放入适当的碱面、柔和不酸。炉子生火,产生温度,感觉烤手,将面做成饼状,按上芝麻,反手贴入炉中,5分钟既可(可加入咸菜、肉馅、葱馅)。

特色:圆形、外酥、芝麻香、历史悠久、做法独特。

另一种方法:先支好灶架,把大铁锅反扣在灶架上,铁锅外用干净的泥土和白灰、麻刀头(棉麻的下脚料)搅拌均匀,抹在天锅的外边,做保暖之用。灶中升起木炭火,把发好的面做成面剂,中间包上各种预备好的馅料,在案板上按圆,面上撒上芝麻,熟练地翻在手面上,贴在天锅上。烧饼要用文火慢慢烤制,火大了,外边烤糊了,里边还是生的。

上一篇: 七都臭豆腐

下一篇: 龙脂猪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