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楚女
肖楚女(1893—1927年4月22日),汉族,原名树烈,又名萧秋,学名楚汝,乳名朝富,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曾与恽代英一起主编《中国青年》、在广州协助*编辑《政治周报》,曾任广州农*动讲习所专职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参加过武昌起义、五四运动。1927年4月22日在南京石头城*被杀害。他是中国*早期青年运动*之一。是中国*优秀理论家、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正是他的真实写照。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肖楚女事迹被载入大型党史人物记录片《永远的丰碑(党史人物)》。
1、人物简介
肖楚女(1893-1927)原名树烈,学名楚汝,字秋。原籍湖北黄陂,1893年生于湖北汉阳。幼年丧父,家贫无以为生,十二岁在一家木材行当学徒,不久流浪外乡,做过轮船杂工、街头报童、酱园徒工、排字工人等。
肖楚女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8月加入中国*,同年11月创办重庆公学。1923年6月担任《新蜀报》主笔,该报每天刊出的政论或社论,绝大多数出自肖楚女的手笔。同时,他经常给《向导》、《中国青年》撰稿。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很强,矛头所向,不是“指责土酋军阀,就是痛骂贪官污吏”,连反动派所控制的报刊也不得不赞叹肖楚女的文章是“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1924年8月肖楚女任**驻四川特派员,领导重庆*青年团和四川的革命斗争。10月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并出版刊物《爝光》。1925年6月戴季陶主义出笼后,专门写成《国民革命与中国*》一书,批驳戴季陶对*的攻击和污蔑。他还撰文开展了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1926年1月后,肖楚女去广州先后担任**宣传部干事兼中国*政治讲习班教授、**农*动委员会委员、第二届青年训育养成所讲师、妇女运动讲习所讲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黄埔军校*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政治顾问等职。
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广州的反革命大*中被*反动派逮捕,4月22日在狱中被杀害,年仅34岁。
他生前在农讲所和黄埔军校带病工作时曾说:“同学们,你们想蜡烛不是能放光明吗?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他形象地形容自己的人生观是“蜡烛人生观”,并以此自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肖楚女的“蜡烛精神”将在*人中代代相传。
2、人物生平
1893年出生于湖北汉阳
1910年回武汉参加湖北新军。
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
1912年考入武昌新民实业学校读书。
1913年8月参加*。鉴于1912年改组的*成为官僚政客集团,1914年8月*。
1915年任武汉《崇德报》主笔。
1917年任《大汉报》主笔。
1919年5月,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为了表示爱国反帝的决心,声明与他曾任编辑的日本人所办的《湖广新报》脱离关系。
1920年2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利群书社;9月任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员。
1921年7月参加恽代英发起组织的共存社。同年秋,到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
1922年8月加入中国*。随后相继在四川泸州师范、重庆联合中学任教。
11月创办重庆公学,12月该校被反动当局勒令解散。
1923年年初,去万县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
6月,到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同时担任《新蜀报》主笔。
1924年1月离开四川回武汉,不久第二次到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8月任**驻四川特派员,并重新任《新蜀报》主笔和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职,并以此为掩护,领导重庆*青年团和四川的革命斗争。
10月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并出版刊物《爝光》。
11月发动群众组织重庆外交后援会,反对日本侵略罪行。随后又发动了重庆国民会议促成会运动。
1925年5月,到上海与恽代英一起主编《中国青年》,积极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6月赴南京编辑《*日报》。
8、9月间调到河南参加*豫陕区委及共青团豫陕区委工作,并主编《中州评论》。不久,回上海,撰写革命檄文,与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派作斗争。
1926年1月,去广州任**宣传部干事兼中国*政治讲习班教授,并协助任**代理宣传部长的*编辑《政治周报》,同时在广东大学兼课。
2月任**农*动委员会委员。
3月参加筹办第六届农*动讲习所并任专职教员。
6月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宣传委员会开办的劳动学院讲师。
9月兼任第二届青年训育养成所讲师。
10月兼任妇女运动讲习所讲师。10月底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教官。
12月任黄埔军官学校*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政治顾问。
1927年2月兼任华侨运动讲习所讲师。
4月15日,在广州的反革命大*中被*反动派逮捕。
4月22日在狱中被杀害。
3、蜡烛精神
具有“蜡烛精神”的*人――肖楚女
肖楚女生前在农讲所和黄埔军校带病工作时曾说:“同学们,你们想蜡烛不是能放光明吗?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他形象地形容自己的人生观是“蜡烛人生观”,并以此自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肖楚女的“蜡烛精神”将在*人中代代相传。
肖楚女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博学多才,他马列主义水平很高,是中国*早期革命刊物的创办者。他曾在四川兼任《新蜀报》的主笔,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他曾在上海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号召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他曾赴河南协助*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工作,主编党的机关报《中州评论》。他也曾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协助*编辑过《政治周报》。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很强,在社会各界影响很大。
1924年至1925年,肖楚女与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派作了坚决斗争。他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到一些大学演讲,并奋笔疾书,出版了《国民革命与中国*》和《显微镜下之醒狮派》等专著,无情地批驳了国家主义派和戴季陶主义宣扬的阶级调和及阶级斗争熄灭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1926年5月,*在广州举办第六届农*动讲习所,肖楚女任专职教员。他负责讲授的《帝国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和《社会问题与*》三门课没有现成的讲义,肖楚女就自己动手编写出了三本教材,受到*的高度赞扬。农讲所结束后,肖楚女于11月间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参加指导全校的政治工作,是黄埔最受欢迎的政治教官之一。
1927年春,蒋介石向革命者举起了屠刀,在各地制*革命*,肖楚女夜以继日地撰文揭露反动派的罪恶。因过度劳累,肺病恶化,住进广州东山医院治疗。4月15日,肖楚女被反动军警从病房强行拖走关进*。7天后,蒋介石便电令将年仅34岁的肖楚女秘密处决。
肖楚女生前在农讲所和黄埔军校,经常形象地自喻是以宁愿毁灭自己来照亮别人的“蜡烛”,启发学生在有限的一生中发出光与热,给人以光明与温暖。肖楚女牺牲已经80多年了,但他倡导的“蜡烛精神”至今仍然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4、人生格言
一个人从生以后一直到死,都有做对人民有益的光明正大事,虽然肉体死去,而精神是不灭的。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5、人物著作
诗词
1921年
安徽宣城任教期间,肖楚女赋词一首:
敬亭拱北,宛水环东,
山川明秀郁葱笼。
高斋隐隐,
叠嶂重重,
吾校巍然镇其中。
今日少年,
断粥身功,
将来东亚主人翁。
前程万里,
毛羽需丰,
一旦奋起何其雄。
1922年
肖楚女在万县的革命活动,引起当局的恐慌和国家主义派的忌恨,他们勒令他于1922年6月离开县。面对反动*的迫害,肖楚女赋诗抒怀:
东风飘荡志未酬,
慷慨长啸几度秋。
幸是神州多辽阔,
揽辔驰驱任遨游。
文章
1922年
肖楚女撰写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等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国家对*、经济和文化的侵略
1923年夏
肖楚女与《民苏报》报社社员于中秋节那天,出一特刊,题为《请看吃屎教所说的今天》,以事实戳穿唐焕章骗人的把戏
1923年
肖楚女在《爝光》上曾发表了《为应急的公民和学生家属》、《美帝国主义戕杀福州学生》和《理想的灭落》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文章
1924年7月
肖楚女写了《中国的农民问题》,把农民分为:占有耕地十亩以下者,十亩以上者,三十亩以上者,五十亩以上者,百亩以上者
1925年5月
肖楚女在《新蜀报》发表《当二百铜币与迫击炮》
1925年10月
肖楚女针对“戴季陶主义”的代表文章《国民革命与中国*》而发表了《国民革命与中国*》
1927年初
因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日益尖锐,肖楚女发表《帝国主义软化政策之真面目》、《纪念列宁与笃守列宁主义》、《*集权制的说明》等文章指出:“‘防止(国民)党的官僚化,防止首领英雄化和迪克推多化’,‘*集权制之在本党’,实和‘三大政策’一样重要。要不要三大政策,是革命与反革命的差别处;有没有*集权制,也是革命与反革命的区分点。”
书籍
1925年10月
《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出版,全书共二十七节,以具体事例驳斥国家主义派李璜、曾琦、陈启天等人反对国民革命,反对民族统一战线的种种谬论,揭露他们反对中国走*道路的实质,从而维护了中国*反帝反军阀的政治主张。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中国革命运动必须与世界革命运动结合,必须得到第三国际的支持
6、人物逸事
肖楚女赋词成校歌
肖楚女1921年以国文教员的身份应邀来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他教学有方,寓革命思想于教学活动之中,深受学生敬爱。在任教期间曾赋词一首,词曰:“敬亭拱北,宛水环东,山川明秀郁葱笼。高斋隐隐,叠嶂重重,吾校巍然镇其中。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东亚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起何其雄。”这首词在全校师生中争相传颂,不久被谱了曲,成为学校的校歌。
肖楚女的“楚女启事”
1922年,*派肖楚女去四川工作。他应邀担任《新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由于他文笔俊逸,逻辑性强,很快名声大振。不少男青年猜测他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于是,一封封求爱信雪片似地飞到了编辑部。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肖楚女只好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本报有楚女者,并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汉也。”
7、人物评价
1964年6月8日,*称赞肖楚女说:“我是很喜欢他的,农*动讲习所的教书,主要靠他。”
1927年6月25日的《中国青年》对肖楚女评价:“谁不知有个大麻子肖楚女,他是本刊的创始者之一,他是青年群众的明星,他是刻苦忠实的革命家!自从少年以至于死,他一直以革命为生命,一直在颠沛流离、贫困捕逃的情形之下。他的死,是革命青年失去了良师,他的死,是革命队伍丧亡了勇敢的战士;他的死,使我们更加透彻认识了敌人;他的死,在每个革命者的心上剜上伤痕!”
肖楚女被杀后,中国*和革命群众高度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称赞他是“在青年界最有信仰的良师益友”。
“一个人从生以后一直到死,都有做对人民有益的光明正大事,虽然肉体死去,而精神是不灭的。”、“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是他的名言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8、后世纪念
肖楚女在1920年和1924年曾两次在安徽省立二师(现襄樊昭明小学)任教,省立二师留下了他曾住过的一间瓦房,2008年这座瓦房被改为“肖楚女生平展厅”,并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
9、永远的丰碑
肖楚女事迹被载入大型党史人物记录片《永远的丰碑(党史人物)》。
《永远的丰碑(党史人物)》介绍的是中国*8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录制了200多位英雄先烈、杰出人物的优秀事迹,由中宣部新闻局、*党史研究室宣教办、总政治部宣传部宣教局、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电视台联合录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