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科普小知识2022-12-28 08:18:38
...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河北省测绘局,围绕我国自然资源退化、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针对国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地表下沉、塌陷、岩体开裂、山体崩塌,土地退化、土壤侵蚀、耕地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景观退化、水气污染、废弃物堆放及工程灾变等问题开展研究:1)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理论及方法;2)国土环境与灾害信息系统;3)国土环境与灾害演变机理和预警;4)国土环境与灾害控制与治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文名: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创办时间:2009年3月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主要奖项: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河北省测绘局

科研团队:教授21人、副教授(高工)81人

两院院士:陈俊勇院士、宁津生院士

现任主任:汪云甲、曹立、郭广礼

发展目标:重基础研究、国内外一流

1、实验室-依托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北省测绘局联合共建,于2009年3月经国家测绘局批准成立。

2、实验室-领域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拟围绕我国自然资源退化、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针对国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地表下沉、塌陷、岩体开裂、山体崩塌,土地退化、土壤侵蚀、耕地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景观退化、水气污染、废弃物堆放及工程灾变等问题,围绕国家及区域(如河北省、江苏省)重大资源环境工程与减灾防灾应用需求,以3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或技术支撑,结合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土环境及灾害监测、分析、评估、预报及控制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构建国土环境演变与灾害的预报、预警、评估、信息服务“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共分4个研究方向:

1)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理论及方法

主要研究天基和地基相结合的(星、机、地一体化的)环境及灾害监测系统,研究以多光谱/高光谱遥感(RS)、激光雷达(LiDAR)、GPS、三维激光扫描等新型信息采集技术为主、常规信息采集技术为辅的环境与灾害动态监测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

2)国土环境与灾害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环境与灾害数据的时空表达、数据模型及标准,环境与灾害数据库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与灾害信息系统平台、环境与灾害专题信息系统建立方法。

3)国土环境与灾害演变机理和预警

主要研究国土资源开发诱发的环境与灾害发生的机理、规律、预警和评估的理论与技术,非法开采预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

4)国土环境与灾害控制与治理

主要研究资源开发诱发的环境与灾害控制和治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采矿破坏土地复垦和综合整治、采矿塌陷区残余变形控制和建筑利用、开采沉陷控制、建(构)筑物下安全采矿、环境相容的特殊采矿等理论、方法及技术。

3、实验室-团队

实验室拥有一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综合型团队,拥有教授(正高)21人,副教授(高工)81人,其中国家测绘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及博士后奖获得者4人,另有30多人次获其它省部级以上拔尖人才称号,并且多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

4、实验室-基金

实验室为了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促进重点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专门设立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其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在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合作研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积极性,提高建设效益,使重点实验室逐步发展成科研中心、高层次人才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高新技术辐射中心。根据有关规定,重点实验室将每年设立20万元左右的经费作为开放基金,重点资助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新性和较高层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开放课题每年申报一次,重点实验室根据建设目标、研究方向和装备条件,定期发布开放课题指南,由国内外学者填写申报表*申报,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议、学校审核报国家测绘局审批后择优支持。开放课题研究成果由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

5、实验室-会议

2010年11月20日,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国家测绘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李维森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跃民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教授,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教授,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岚高工,北京师范大学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京教授,河北省测绘局副局长续铁枢高工,同济大学测量系系主任陈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高井祥教授及实验室正副主任、主要学术带头人等出席了会议。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跃民、河北省测绘局副局长曹立首先代表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河北省测绘局分别致辞。实验室主任汪云甲教授、副主任郭广礼教授分别作了实验室工作报告和开放基金情况汇报。

会议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取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委员指出,实验室应强化发展战略分析、细化未来工作发展远景,进一步突出特色、定位核心竞争力,整合资源,着手筹建环境灾害监测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北省测绘局的优势,通过科研、生产实践培养卓越人才;抓住“十二五”机遇,在对地观测、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多争取国家经费支持,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学科发展;加大标准制定方面的工作,积极参与国土灾害监测、地理国情监测相关领域的大项目,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申报奖项、注重项目成果凝练和推广应用。

会议期间,国家测绘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李维森教授等领导、专家还特别听取了“测绘科学与技术”申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情况汇报,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李维森副局长表示,国家测绘局将全力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以带动行业更快发展。

6、实验室-目标

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在资源环境信息地空一体化监测、评价、预警,资源环境建模及不确定性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开采损害与防护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营造创新、*、学术、人文、和谐、交流的实验室文化与环境;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造就在主要研究方向上代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使实验室成为国内不可替代、可起示范作用的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成果培育转化基地。

7、实验室-组织

实验室主任:汪云甲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教授实验室副主任:曹立河北省测绘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郭广礼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建国河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

杜培军中国矿业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