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聂荣县

科普小知识2022-12-28 09:10:10
...

聂荣县是*自治区那曲地区的一个县,辖1个区,9个乡,173个村民委员会,面积1454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3万人,县*驻聂荣镇。

中文名称:聂荣县

藏语拼音:NyainrongZong

行政区类别:县级

所属地区:*自治区那曲地区

下辖地区:辖1个区,9个乡,173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位置:位于*北部、唐古拉山南麓

邮政区码:853500

电话区号:0896

面积:1454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高原亚寒带干旱季风气候

*驻地:县*驻聂荣镇

现任领导:县长母兴斌

1、简介


聂荣县

聂荣县地处*北部、唐古拉山南麓。面积1454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800万亩。总人口3万(2003年),辖1个区,9个乡,173个村民委员会。

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该县地处藏北南羌塘高原太湖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境内山峦起伏,沟垒纵横,西北部一些山峰常年积雪,中部和南部的山峰相对高差大,低山丘陵与谷地错落相间。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2、历史

元朝时,境内出现了三个部落。明初又形成了一部落。后来这四个部落与比如、巴青、丁青等境内的另外一些部落一起,结成了在藏族历史上称之为“三十九族”的大集团,其活动的范围称“三十九族地区”。

明朝中叶后,三十九族地区归附占据在青海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喀尔喀部却图汉。

1637年又为蒙古和硕特部据有。

1732年清*将三十九族地区暂划归*管辖。

1751年又将该地划归驻藏大臣直接管理。

1916年*地方*在此设霍尔基巧,管理各部落。

1942年撤销霍尔基巧,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分为聂荣等6个宗。

1960年8月1日,聂荣县人民*成立,隶属那曲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聂荣村。

3、交通

主干公路:那曲一聂荣公路和聂荣一吾拉区公路,长度分别为100公里和155公里。

全县的l区13乡、100多个村均通公路,通车里程达575公里。

乡村公路330公里。

4、行政区划

2002年,聂荣县由1区,13乡,173村委会调整为1镇、9乡,1居委会、172村委会:大众镇、色庆乡、尼玛乡、当木江乡、查当乡、桑荣乡、下曲乡、白雄乡、索雄乡、永曲乡。

5、地理气候


聂荣县

聂荣县地处藏北南羌塘高原太湖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境内山峦起伏,沟垒纵横,西北部一些山峰常年积雪,中部和南部的山峰相对高差大,低山丘陵与谷地错落相间。

聂荣县境内著名的山脉是横豆在北部的唐古拉山,山体高耸雄伟,岭脊参差起伏,冰峰林立,风雪弥漫。

聂荣县境内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没有绝对无霜期。冬长无夏,全年雨雪召10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400毫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风灾、旱灾、地震等。

6、自然资源

县境内主要野生动植物有藏羚羊、野驴、野山羊、黄羊、盘羊、岩羊、马鹿、狗熊、樟子、旱獭、水獭、高原兔、狐狸、拾俐、雪鸡、马鸡、野鸽、黄鸭、灰鸭、黑颈鹤、天鹅、乌鸦、秃鸳、虫草、贝母、大黄、雪莲花等。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煤、花岗岩等。

7、民俗文化

“亚尔吉”为藏语,意思是狂欢的夏天,藏历每年六月份,聂荣县牧民群众不论男女老少都将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以赛马、参加当地宗教活动等形式尽情享受“亚尔吉”节带来的欢娱。藏历六月份,在“亚尔吉”节期间带上酥油茶、奶茶和各类小食品相互宴请。

“亚尔吉”节为期10天左右,期间,各村将举办大型赛马会、小型宗教活动以隆重庆祝节日。牧民群众在节日期间将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带有水獭皮、豹皮、虎皮、珊瑚、玛瑙、藏银等饰品的民族服饰和头饰,在各村固定地点(大部分在寺庙、日追附近)搭建大大小小雕刻有*八宝等吉祥图案的帐篷举办赛马会,赛马会内容丰富,期间举办马上捡哈达、马上射箭、长跑、抱石头、拔河、跳舞等活动项目以充分展示牧区的发展变化,届时牧民群众也将邀请乡村*、当地寺庙活佛僧尼一同观看赛马会盛况。

“亚尔吉”节期间,当地活佛于每天赛马节活动启动前的30分钟和赛马会活动间歇时间为牧民群众诵经、“摸顶”,还将进行跳神(僧人身着象征性的面具、服饰)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期盼一年没有饥饿,没有疾病,没有自然灾害。

8、经济建设


聂荣县

聂荣县经济以畜物业为主。工业主要是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近几年县*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机关的办公条件和职工住宅条件。商店、粮店、医院、学校、邮局、影院、电视台等服务设施齐全。

聂荣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全区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000万元以上,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80元。

聂荣县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想方设法增加牦牛的饲养量,增加“查吾拉”牦牛和“多玛”绵羊的数量,提高了适龄母畜的比例,淘汰老弱病畜,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02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45万多头,成活率达88.87%,肉类、皮毛等综合商品率达到58.16%。全年牲畜出栏11万多头,出栏率为27.06%,比往年均有所提高。截至2003年6月,全县牲畜存栏达53万多头。

聂荣县还多方筹措资金狠抓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草场承包的步伐,推进牧区改革。2002年,聂荣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327户游牧民定居点工程建设。完成建房321户、完成畜圈241间、暖棚249间、草棚271间、草场围31套,新增围栏草地2.62万亩,完成人畜饮水井39眼。全年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536.9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牧业、进行牧区改革的核心是增加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聂荣县为了确保牧民群众的增收,积极组织牧民群众进行劳务输出。仅在牧民定居点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参与修建青藏铁路建设中就创收达36.89万元。同时,还积极协调组织社会车辆搞运输,创收45.19万元,有力地增加了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牲畜出栏也是增加牧民群众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此聂荣县狠抓了牧畜四季出栏,一改过去传统的出栏方式,变一季出栏为四季出栏,增加活畜出售量,确保了牲畜出栏率达到27%以上,又增加了群众的现金收入。

聂荣县对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20万元,比上年增收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6%牷全年税收完成84.396万元牞完成计划的105.5%牞比上年增收8.69万元牞增长11.49%牷县农行各项存款达1641万元牞比上年增长54.52%牞各项贷款1955万元牞比上年增长34.3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