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水网
山西大水网是以纵贯山西省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以建设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这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实现"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工程体系。
中文名:山西大水网
总供水量:86亿立方米
地区:山西
主线:黄河北干流和汾河
1、概况
山西省大水网建设基本框架为“两纵十横”。“两纵”即黄河北干流线和汾河~涑水河线。黄河北干流线,北起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南至运城市垣曲县马蹄窝,全长965km,构成大水网的一条天然纵向水道。汾河~涑水河线,以汾河为主干,通过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将黄河与汾河连通,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汾河与涑水河连通,形成815km纵贯我省南北腹部地带的又一条纵向水道。
山西大水网
“十横”即十大骨干供水体系,通过两纵相连接。包括大同~朔州线、忻州~阳泉线、晋中北线、吕梁线、晋中~长治线、黄河古贤~临汾~运城线、临汾~晋城线、黄河禹门口~翼城线、黄河~运城线、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线。其中有“五横”从黄河取水连接汾河,主要向吕梁山区供水;另外“五横”将太行山区已建成的境内地表供水体系相连通。
大水网供水区总面积11.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2.4%,覆盖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和长治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92个县(市、区);供水区受益人口30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4.1%;地区生产总值8156亿元,占全省的88.6%;有效灌溉面积1572万亩,占全省的82%。大水网建设中新规划骨干水系连通工程及供水工程10项,“十二五”建设工程总投资310亿元。到2015年大水网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后,全省年供水总量将由“十一五”末的63亿m3,提高到91亿m3,以有效解决我省调蓄水工程多位居山区,用水户多在城市、平川和盆地,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在空间和时间上满足各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用水需求。
2、目标
工程完工后可使全省总供水量由目前的63亿立方米提高到86亿立方米。
大水网中的“两纵”,第一纵是黄河北干流线,北起忻州偏关县,经万家寨水利枢纽,南至运城市垣曲县,全长965公里,向境内供水;第二纵是汾河-涑水河线,以汾河为主干,通过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汾河与涑水河连通,形成815公里的又一水道。“十横”是指横跨东西的太原市和朔同盆地、忻定盆地、运城涑水河等十大供水体系,供水区总面积可达7.66万平方公里,占有山西全省总面积的49%,受益人口2400万。同时,通过相关调水工程的建设,实现黄河干流、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六大主要河流的连通。
山西大水网
3、问题关键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俊峰介绍,大水网建设归根结底解决的是水资源的配置问题。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其两大功能实现:一是将蓄起来的水和黄河干流的水配置到需要水的区域;二是河库连接后,提高用水的保证率,特别是特大干旱年份的保证率。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为突破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启动“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大水网建设。2011年4月8日召开了山西大水网建设新闻发布会。
山西大水网
4、进程
大水网工程将力争2017年完工晋祠泉有望近两年自然复流
2017年9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全省水利工作情况的报告。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介绍,大水网工程全面进入建设攻坚期,今年将力争完工。以汾河流域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修复已全面启动,此外,晋祠泉有望在近两年实现自然复流。
山西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大水网工程是省委、省*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河湖水系连通”试点工程,主要解决我省调蓄水工程多位居山区,用水户多在城市、平川和盆地,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各大盆地主要河流断水干涸、水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等问题。
自2012年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全面开工以来,经过上万名建设者持续5年的推进,工程建设现已接近尾声。2016年9月辛安泉供水工程率先实现通水目标。到今年年底,大水网隨洞骨干连通工程将全部贯通,东山供水工程通水投运,中部引黄、小浪底引黄工程首台机组上水试运行。
大水网工程将力争今年完工晋祠泉有望近两年自然复流
按照*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2015年10月我省启动实施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经过几年的有效治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已得到初步改善,全省以汾河谷地为中心的地下水位已连续9年持续回升,每年上升幅度在1—2米;晋祠泉地下水位已累计回升了24.04米,水位最高时距泉口仅剩3.72米,并有望在近两年实现自然复流。
目前,汾河中游核心区15座蓄水闸坝工程建设现已全面完工,10月份将开始蓄水运行,届时将在汾河干流形成长度82.2公里、蓄水总量1737万立方米、16.17平方公里的水面面积,并通过向堤外湿地补水,涵养水源,改善水生态环境。此外,各市“七河”生态修复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汾河太原段三期综合治理、大同天阳盆地调水工程、桑干河固定桥水质净化工程以及沁河、涑水河干流河道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