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老君山镇

科普小知识2022-12-28 14:33:31
...

老君山镇位于剑川县西北部,东与羊岑乡接壤,南与马登镇相邻,西与怒江州兰坪县金顶镇交界,北与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毗邻,东北与丽江市玉龙县交界,是大理州的西北大门,省道S311公路从境内通过,全镇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88亩。镇辖1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有白、彝、傈僳3个世居民族,其中白族占97%以上,全镇共有4829户、18091人。

中文名:老君山镇

行政代码:532931102

身份证前6位:532931

长途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1300

隶属政区:剑川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云L

辖区面积:238km2

1、地方简介

老君山镇位于剑川县城西北部,与羊岑、马登相邻,与兰坪县金顶、通甸交界。面积238平方公里,乡*驻富乐村,海拔2450米,直距金华镇32公里,辖1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等民族。地处高海拔山间盆地,东靠老君山,西有盐路山,耕地面积3.6万亩,占总面积的10.2%;林地28.5万亩,占79.9%;坝塘、河流水面625亩,占0.8%;草地、荒山3.4万亩,占9.6%。

2、行政区划

老君山镇区划


老君山镇

532931102201121富乐村

532931102202220新生村

532931102203220杉树村

532931102204220美水村

532931102205220新和村

532931102206220富民村

532931102207220建基村

532931102208220官坪村

532931102209220官宅村

532931102210220启文村

3、经济发展

老君山镇紧靠兰坪铅锌矿,境内蕴藏有锌、铅、铜、金、铁、石膏、花岗岩等矿产资源;还有松茸、芸豆、牛肝菌、羊肚菌、稗子酒、火腿、乌骨羊等农特产品。2011年老君山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2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1元。

4、区位优势

老君山镇位于剑川县西北部,东与羊岑乡接壤,南与马登镇相邻,西与怒江州兰坪县金顶镇交界,北与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毗邻,东北与丽江市玉龙县交界,是大理州的西北大门,省道S311公路从境内通过,拥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5、资源优势

老君山镇位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境内有老君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紧靠兰坪铅锌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1、矿产资源。地处三江成矿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锌、铅、铜、金、铁、石膏、花岗岩、石灰岩、粘土等矿产。已探明铁矿储量446万金属吨,花岗岩储量4.5亿立方米,龙潭石灰岩3.85亿立方米。境内有含微量元素的天然矿泉水和地热温泉。

2、生物资源。境内有丰富的云南松、华松、华山松、冷杉和珍贵的红豆杉、榧木等天然林。同时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境内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等多种食用菌和芸豆、野生虫草、天麻、重楼、白芨等生物资源。

3、旅游资源。境内拥有古挂山化石点、老君山九十九龙潭、雪斑山、燕窝洞、官宅大涧口的玉皇峰、富乐小箐门、大箐门一线天瀑布、富民白蒿登箐鱼洞、启文箐豹子洞、启文城郭龙宫溶洞、杜鹃花海、原始森林等自然风光。

6、特色产业


老君山镇

剑川县老君山镇双管齐下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剑川县老君山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县校合作”、“扶贫攻坚”项目实施的契机,双管齐下,积极探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拓宽了群众致富之路。

中药材把脉种植业。曾作为云南省乡土教材内容享誉省内的上兰苹果,因市场竞争激烈、品种退化等原因,现在已鲜有人知。今年,该镇新发展优质苹果3000亩,邀请省州县专家对59户苹果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重新打响上兰苹果品牌。发展5000亩优质马铃薯商品基地,预计产马铃薯8000吨,进一步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同时,该镇在现有种植玛咖、续断、灯盏花、重楼、秦艽等中药材的基础上,每年新发展800亩中药材,计划到2018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同时,随着剑兰二级公路的开通,老君山镇地处“三州四县”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该镇找准蔬菜需求量和供给量市场庞大的商机,适时推广大棚蔬菜50亩。

乌骨羊领跑养殖业。作为剑川县的畜牧之乡,老君山镇大牲畜存栏1.69万头(匹),出栏7388头(匹)年产值达4204万元。乌骨羊是除了乌骨鸡以外的第二种具有可遗传性能的乌质性状动物,稀有珍贵,市场价每只近万元。2009年8月,该镇成立了老君山乌骨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20多家农户养殖乌骨羊,累计出栏乌骨羊2500多只,实现产值1250万元。今年,该镇新建羊圈、配种室、饲料贮藏室460多间,新购种羊330头,拟扩繁种群达5000只以上,有望年出栏1000只,实现产值5000万元。在乌骨羊产业发展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部分农户还搞起了红骨羊、野猪等特种养殖,全镇养殖有黑山羊8250只,发展肉牛养殖5000头,官坪、建基、官宅等村的农户还发展养蜂业。同时,老君山水库建成后形成大面积水域,水库配套沟渠的相继建成为该镇发展冷水鱼养殖业提供了保障。

7、乡村建设

剑川老君山镇打造党建新品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初,剑川县老君山镇90多岁的老党员、离休*和正钧在家人搀扶下,把1万元现金捐赠村党支部,希望用这笔钱建好村文化活动场所,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两年来,剑川县老君山镇以服务社会和群众为重点,创新方式,采取“五个一”工程,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全力打造服务群众工作的党建新品牌,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一间支部活动场所,打造服务群众文化新版图。老君山镇充分利用各自然村、村民小组现有资源,灵活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和划转闲置资产等多种方式整合建设用地,按照“六有”标准进行建设,努力打造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在去年建成12个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今年该镇投资106万元建成了19个活动场所,使416名农村党员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率先在全州实现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全覆盖。整合10个行政村现有设备,投入建设资金4万元,建设了11个站点,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

组建一支先锋服务队伍,打造方便群众生活新形象。该镇广泛吸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村“三委”班子成员、农村致富能手、优秀务工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各类先进群体党员参与,建立由235名党员组成的13支党员先锋服务队,积极开展以助农增收、扶贫帮困、“三清洁”、义务扑火和植树等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服务。目前,已组织开展“三清洁”活动50次,开挖沟渠30余千米,清运垃圾150余吨,义务扑火300人次,义务植树5000棵。同时,镇党委对服务队党员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将党员参与服务活动的情况与党员*评议结合起来。

发放一笔“红色信贷”资金,打造带领群众致富新天地。为解决农村党员和群众创业致富无门路、发展产业无资金、申请贷款无抵押“三无”难题,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党员群众实现致富梦。近两年,该镇争取“红色信贷”资金600万元,去年发放贷款44户、金额200万元,今年已发放400万元红色贷款,扶持农村党员84户发展中药材种植、乌骨羊和肉牛养殖、苹果种植等产业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

发展一批村级集体经济,打造帮助群众解困新品牌。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合作模式,把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和合作社、市场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破解无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的难题。今年,新和、官坪、官宅3个村纳入全县第二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计划,美水、启文被确定为“合作股份”试点工作。立足“高寒、冷凉、生态”实际,大力发展以中药材种植、苹果、特色养殖、季差蔬菜等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投入扶持资金300万元,种植3000亩苹果、3000亩中药材、5000亩马铃薯,发展5000头肉牛和5000只乌骨羊、红骨羊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完善一套务实管用制度,打造引导群众增智新保障。按照“科学、管用、成熟”的要求,建立健全《镇村*绩效考核制度》、《老君山镇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六项准则》、《村级活动场所管理制度》,以及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党建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制度,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

8、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满贤林千狮山景区

满贤林千狮山位于大理剑川县以西1.5公里处,景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满贤林最有特色,最能吸引游客的则是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石雕千狮山。满贤林原名“蟒歇岭”,又名“莽歇岭”或“买闲林”,是剑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贤林千狮山雕刻石狮子1271只,这些石狮子具有东汉以来九个朝代的石狮造型,这些石雕不但吸收了中原狮纹,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白族民间狮纹,运用精湛的剑川石雕工艺于摩崖绝壁上精雕细刻,栩栩如生。还要雕刻高18米,周长28米的“狮王”,雕成之日,从全球来看,满贤林所雕刻的石狮体态最大、数量最多,可谓“世界双绝”(数量超过3000多只,狮王体型最大)。满贤林将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雕艺术的宝库,给剑川旅游业的发展又添一处绝妙佳景。

剑川石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尤擅雕刻石狮。民间至今仍流散有从唐宋至元明清的历代石狮。许多民居老屋前,都有一对生龙活虎、栩栩如生的石狮。如今来满贤林,由入山处的石牌坊沿着步道前行,从山脚到山顶,道路边、山谷里、悬崖上,只要有石头的地方,大多雕成了狮子。昔日满山遍野的乱石,如今被技艺高超的剑川石雕艺人用多种手法雕成为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的石狮。它们或立或走,或坐或卧,或独处,或群聚,洋洋洒洒,气象万千。整整一座山都成为了狮的世界,狮的乐园。满贤林的千狮石雕可谓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这项工程全部完工后,将有3500多头石狮遍布全山。这是一项构思精妙,气魄恢弘的文化艺术工程。它将以“四个第一”闻名天下;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石狮群;最大的石狮王;雕刻千头石狮的“千狮壁”,雕刻石狮最多的石牌坊。

北京南郊的卢沟桥以其桥栏上雕刻的石狮之多而闻名中外,向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说。实际上卢沟桥的石狮数目为485只。满贤林现在雕琢完工的石狮已经有1000多只,工程全部完工后为数将达到3500只,其数目为卢沟桥的六倍多。因此,如论全景观赏石狮的最佳场所,完全可以说:“北有卢沟桥,南有满贤林”,就是称“贤林千狮甲天下”也毫不夸张。现在,满贤林的千狮石雕可谓“藏在深山人未识”。这一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传统与创新融洽结合的特色景区,相信会成为剑川旅游的又一重点景区,并将带动剑川石雕特色产业全面发展。

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

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总面积287平方千米,坝区面积26平方千米,居民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傈族共居。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沙溪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岛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是沙溪商贸交易的地方。它位于沙溪坝子*螯峰山熬头位置,依山傍水,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是一个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古戏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临街的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从而为划定各类生意经营范围提供了实物标志。

沙溪镇是一个被人们誉为“山美、水美、坝子美、姑娘更美的鱼米之乡和歌舞之乡”的地方。

剑川古城

剑川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北部,东临鹤庆县,南界洱源县,北接丽江地区的丽江县,西靠云龙县和怒江州的兰坪县,在北纬26°20′-26°53′东经99°15′-100°05′之间。县内山原起伏,河川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国土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其中坝区占579.42平方公里,山原面积1670.58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现存耕地20.06万亩,年均降水量为760mm,多年平均气温为12.7℃。全县辖金华镇等六镇三乡,县*设于金华镇。

剑川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其中石钟山石窟历史价值甚高,于是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沙溪寺登街已入选世界纪念性建设基金会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保护遗产目录,千狮山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旅游景区。

9、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剑川木雕

剑川县素称“木匠之乡”,木工艺人擅长雕刻各种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用以装饰门窗、家具等。剑川木雕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产品选用优质的红木、西南桦、缅甸红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闻名于世的彩花大理石,使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

剑川木雕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造型美观大方,高雅别致,坚硬柔韧,抗腐蚀、不变形,再现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剑川木雕有豪华典雅、富有民族气息的客厅家具类;古朴高雅的嵌石餐厅家具类;栩栩如生的九龙壁画、九狮壁画、花鸟壁画类;各型座屏、挂屏、屏风类;园林古建筑的格扇门、窗、挂帘以及各种民族旅游产品等几百个品种。

剑川白芸豆

白芸豆,其生物学名叫多花菜豆,因花色多样而得名。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菜豆属,白芸豆原产芸豆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后经人工栽培驯化已适应冷凉潮湿的高原地带。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美洲的阿根廷、美国、墨西哥,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日本等。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现在中国的各个省区均有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是云南、贵州、四川等,而云南的大理、丽江、兰坪种植面积较大。

芸豆籽粒的形状多种多样,有肾形、椭圆形、扁平形、筒形和球形等;颜色也有多种,如白、黑、黑紫、绿色和杂色带斑纹等。颗粒大小差异也很大,小者如黄豆般,而大白芸豆的籽粒长约21毫米,厚约9.5毫米,比黄豆大几倍,可称豆中之冠了。白芸豆是西餐中常用的名贵食用豆。颗粒肥大,整齐、有光泽,用作配菜可谓锦上添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剑川地参

剑川地参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特产。地参原为野生的寺庙、斋食素菜,富含各处氨基酸和粗蛋白,是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

剑川地参,又名虫草参,白族俗称“根载子”;大理洱源地区叫法不同,称雪参;外省山东郓城、河北河间等地又称地参为中华地参、地藕、地笋、泽兰、银条菜。地参株高120至160厘米,株干呈四棱形,节间距2厘米,每节长四片叶,呈十字形对生,开白色芝麻型花,不结籽,叶互生,植物分类学归于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地参原为野生植物,后经驯化栽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地参可以食药两用,春夏采其嫩茎叶,炒食、凉拌、做汤,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根(因形状、营养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可以炒食、做汤、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蔬菜珍品。地参含有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地参氨基酸含量达16种、还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食品。

剑川沙溪镇是云南省境内野生地参的原产地,也是野地参最早人工驯化栽培的地方,地参常年种植面积2000—3000亩,地参鲜产量3500-4000kg/亩。剑川地参产品加工上世纪90年代以个休户形势开始试验,做一些油炸后加调味品的“地参”特色食品,2005年“剑川县车记地参食品厂”以地参加工销售为主对地参进行了开发,注册了“车记号”商标,该厂研制加工出地参油炸风味系列和地参糕,地参糊等十多个品种,产品不仅有省内市场,部分还销往省外,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陆锋

下一篇:小确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