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镇
惠城,是惠来县人民*所在地。自明嘉靖三年(1524年)置县以来,一直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11.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3万亩,山地面积20万亩。现辖14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2013年,全镇总人口18万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000多人。
中文名:惠城镇
行政代码:445224100
身份证前6位:445224
长途区号:0663
邮政编码:522000
隶属政区:惠来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粤V
辖区面积:178km2
人口数量:约18万人
人口密度:1026人/km2
1、地方简介
惠城镇
惠城镇是惠来县辖镇。县*驻地。原属潮阳惠来都,明嘉靖四年(1525)置县,为县治所,筑城,名惠城。又因城在葵岭之东南,别称葵阳。全境北部多山,中部丘陵,南部陕原。山地9.66万亩,种植水果2.16万亩,其中荔枝1178亩。耕地1.27万亩,其中水田8277亩,主种稻、薯。山塘、水库6座,总库容4810万立米。小型水力发电站8处,装机容量641千瓦。镇办工业有服装、机绣、塑料玩具、工艺宝石加工等共12家。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788.9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986万元,占71.2%。
2、行政区划
惠城镇区划
445224100001122祚通社区
445224100002121华群社区
445224100003122塘边社区
445224100004122东郊社区
445224100005122东安社区
445224100006122墩高社区
445224100007122南美社区
445224100008122元春社区
445224100009122洋美社区
445224100010122梅北社区
445224100011122西一社区
445224100012122西二社区
445224100013121西三社区
445224100014122英内社区
445224100201220四香村
445224100202220西溪村
445224100203220新乡仔村
445224100204220白沙湖村
445224100205220小溪村
445224100206220盐岭村
445224100207220将军湖村
445224100208220山美村
445224100209220后洋村
445224100210220叮美村
445224100211220新风村
445224100212220石兰口村
445224100213220石古村
445224100214220河田村
445224100215220牛角兰村
445224100216220泗竹埔村
445224100217220林樟村
445224100218220上林村
445224100219220五福田村
3、历史沿革
惠城镇
1949年5月惠来县全境解放,8月1日设立惠来县人民*,驻地惠城;县*下辖6个区*,县城为惠城区;1952年5月,全县原有6个区划分为9个区和1个区级镇,原惠城区划分为第一区和惠城镇;1958年9月称红旗公社,同年12月,撤消惠来县建制,红旗公社并入普宁县;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设置惠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政社分设,置区建乡,惠城公社改为惠城区;1986年11月,撤区建镇,改称惠城镇;2002年6月,原镇区14个行政村改设为14个社区,并成立社区居委会;2004年2月,撤销河林乡*,其所辖的12个行政村,归属惠城镇。
4、地理位置
惠城,是惠来县人民*所在地。自建置以来,系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惠城镇位于惠来县中部,大南山主脉以南,雷岭、盐岭河中间,即东经116°17′,北纬23°02′。北与普宁市和汕头市潮南区以分水岭为界;南接东陇镇和隆江镇;西与青坑林场少部份邻界,大部份与石榴潭水库连接。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北部为山区、丘陵,中南部为小冲积平原。
5、经济发展
201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2.88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9.76亿元,农业产值3.12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765亿元。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38家,其中规模上企业46家。粮食种植面积20660亩,总产量6858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150亩,产量4109吨;水果种植面积100811亩,产量21951吨。
6、城镇建设
广东惠来惠城镇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见成效
近年来,广东省惠来县惠城镇贯彻落实“抓落实、促发展,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要求,努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大整治、植绿覆绿“三大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惠城镇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破解资金瓶颈,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道路、文化、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先后完成19个农村垃圾收集点、南美和新风等8个农村小学饮水工程、西溪等村的村道路灯等一大批民生工程。今年完成盐岭村村道、元春社区水泥村道和自来水管、北园新村环村路和排污沟、西联小学综合楼和墩南小学华群校区教学楼等建设项目。
该镇大力实施生态联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惠城,强化“人树一体”理念,努力抓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去年以来共完成绿化面积700多亩。
该镇加强与县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积极探索市政管理新模式,组建了西联、梅北、城东三支市政管理协管队,实施日常巡查监管,市政秩序明显改善,社会反响良好。同时,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垃圾有序管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7、附近景点
神泉胜迹
神泉胜迹
神泉胜迹在惠来县城南7.5公里处,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西临南海,背靠文昌山,是县内龙江、盐岭河和雷岭河汇合出海港口,是粤东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海港。建于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胜迹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说。(“三奇”即奇物——丝线吊金钟,奇鱼——拜鱼,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楼海市、海角甘泉、烟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笔高标、晚霞归帆、书院青松、古井通海。)
相传隋朝年间,神泉四面环海,是一个孤岛。唐朝时,岛上已有居民,以捕捞为生。尔后,因泥沙冲积,岛屿与陆地相连,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势,居民倍增,逐渐于神山古庙前后创建神前、神后、神山等13个村落,合称“神山巨镇”。
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代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其题写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此泉影响,并被人们编写出许多神奇传说,使此泉演变为“神泉”。清乾隆间知县王玮在井旁建亭,将苏福独联刻在亭柱上,并树碑撰文。清代歌咏神泉寺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产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称。
水仙宫为神泉古迹之一,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祀夏禹王,宫内有正厅、明间、次间,卷篷式拜亭,硬山顶,有“登台望舟”之景观。
玉华塔位于神泉港口南端,原是一座渔船来往的航标,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七层八角状实心塔,贝灰夯筑,高26。4米,为古八景之“文笔高标”。
海市蜃楼常出现于神泉港西南海面,时间多在春夏之交,天将大雨前夕。“海市蜃楼”的出现次次有异,有古代的台榭、厅阁,有现代的高楼大厦,还曾出现过日本侵华的战争场面。同一次蜃景也变幻莫测,景象万千:时而勇士披坚执锐,万马奔腾,时而曲苑、酒旗,仕女嬉游,或隐或现,若远若近,蔚为壮观。蜃楼出现有一年一次或数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长则几小时,短则十几分钟,甚至一瞬即逝。1957年3月19日蜃景出现,从下午一时至六时四十五分才消逝,是有史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当地渔民总结为观察气候经验,有“景远候风,景近候雨”之说。
赤松观龙藏洞
赤松观龙藏洞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民间传说:当地干旱缺水时,唯有此处终日泉水潺潺!历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择此地作风水,谁知罗庚盘一摆放,指针即不动弹,不可思议。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
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惠来县靖海乡人宋超月乙镜真人,与道友畅游潮州九邑,惠来都十八景地,识昆仑山落脉,西系葵峰望天岭、双乳峰,居普陀岩虎头山,悟莲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献宝,仙师南行追龙赶凤,但见龙藏凤栖,到了“龙藏洞”,遂推卜立愿而戏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后,自有吾后传明月善人,在此为师创观建宫,存真容于龙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当地道友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修复古庙,圆成“龙藏洞赤松观黄大仙庙”,并经揭阳市宗教事务局核准,惠来县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开放。于1996年阴历8月23日,举行黄大仙诞辰暨龙藏洞管理委员会成立挂牌揭彩双庆活动,盛况空前。还先后接待了海内外来宾3万多人,举行“罗天大醮”法会3次。参加信众约15万人次。现在在赤松观后殿兴建了“乙镜真人宫”,于1997年4月20日举行奠基典礼,请汕头大学及汕头园林建筑高级工程师设计,参偈先贤鲁班图模,定为天地人三才乾坤宫阁,分三层设计:上层呈天坛形冲云宫;中层为城郭形八卦迷宫;底层为富丽堂皇地宫。三层叠宫,有24屋顶、36飞檐、72角椽、99洞孔,8柱6门玄洞冲天,造型独特,史无前例。还规划在山腰修复“观音圆通宫”、“报孝堂”﹙功德堂﹚,在山顶复建“冲天观”,以恭三清至尊、李道明天尊、吕纯阳祖师等八仙。
惠来西来寺
西来寺位於广东省惠来县西三十五里龙溪西畔溪西镇上村,是入潮古道。《惠来县志》记载,唐大颠和尚得法於石头希迁禅师,在元和年间入潮,经过龙溪溪西乡的时候,恰遇乡民天旱祝祷雨,大颠和尚即发心求雨,如若无雨则自梵。精诚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称大颠为“-”。后立祖师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杨孟训募建僧舍,塑大颠圣像,称祖师庵,香火旺盛。清顺治丁丑年,竭石镇守将陈万权增建前亭;康赜丙申年,邑候佟世后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县杨宗秉、游府马锡宁又增筑墙垣;戊戌年龙江守府陈登奎、杨昌再修。己亥年邑贡生蔡士池撰《重建龙江西祖师庙序》,记修建因缘。历代文人吟诗撰联,为数甚多。寺内并有乾隆十七年《县主张太爷禁示牌》,记载了贡生蔡振声、蔡士江父子营建西来桥等善举。
西来寺正殿为大颠祖堂,旁有联曰:“大师龙溪万古尊严成,颠歌鹤舞千秋圣诞祝遐龄。”东侧为大雄宝殿及客堂,西侧为历代祖师堂及僧寮。
惠来西来寺
各僧寮成法师,29岁时师从虚云和尚出家,驻锡西来寺以后,精勤修行,为当地民众治病消灾。1982年圆寂,世寿67岁,万民哀痛,溪西学校停课一天,许多僧众不远千里日夜赶到西来寺送葬。
1983年惟修法师继任住持,在海外侨胞及国内信众的支持下,将西来寺修葺一新。1994年知云法师住持此寺,修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宝通亭,亭右筑宝通精舍。1995年传林法师任住持,於宝通亭前二百米的路口构筑一座二楼三门牌坊式的山门,以纪念大颠祖师之德泽。1997年,传顺法师任住持,筹资十万元,在古寺前架起卫公里的路灯。全寺总面积4783平方米。
8、地方特产
惠来荔枝
惠来县种植荔枝历史悠久。如今,全县荔枝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52.1%;主要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淮枝等,良种率达87%。近年来,该县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基地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突出品牌发展战略,迈向规模化、集约化,形成了“一带二系三基地”10万亩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创办了荔枝种植专业村120个、果园350个、100亩以上基地1500个,建立了“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荔枝生产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去年,惠来荔枝实现了当天采摘当天直销香港,还远渡重洋出口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广东省惠来县(隶属揭阳市)为中国荔枝之乡,惠来县是粤东最大的荔枝生产区,种植荔枝历史悠久,相传在唐朝时代就已有荔枝落户,如今在葵潭镇千秋镇村还保留着上千年树龄的荔枝,依然叶繁枝茂。现在,全县荔枝种植面积已增至21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52.1%,品种主要有三月红、水东、妃子笑、桂味、糯米糍、黑叶、淮枝等,良种率达87%。
如今,全县荔枝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52.1%;主要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淮枝等,良种率达87%。近年来,该县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基地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突出品牌发展战略,迈向规模化、集约化,形成了“一带二系三基地”10万亩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创办了荔枝种植专业村120个、果园350个、100亩以上基地1500个,已经成为真正世界意义上的中国荔枝之乡。
靖海豆楫
惠来县靖海镇特产,用精选花生、麦芽糖浆及其他配料,经捶打、搓压、切制而成,因用料不同而有荤、素之分。靖海豆楫具有胶软而不粘牙、清甜而不农腻、香味久留的特点,常食不厌。靖海豆(米咠),是惠来县的著名特产。它香甜适口,独具风味。是人们探亲访友时的送礼佳品。惠来靖海镇出产靖海豆(米咠)已有悠久历史,现仍有几间工厂在加工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外市场。
靖海豆(米咠)是以花生仁、白糖、猪油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一种饼食类。配料和制作十分考究,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先是把花生仁炒熟,炒时要特别注意火候,使之不焦不生,香脆适度。炒好后,碾瓣去膜,把花生仁放入由麦芽糖、白糖、猪油、葱朥、橙汁等配料煮成的糖浆中,搅拌均匀,用木棒反复捶打至粉碎柔软,有一定黏度。再用大槌压平,碾成薄薄一张,这就成了豆(米咠)皮。
豆(米咠)皮做成后,中间要包上明糖。明糖是用面粉、麦芽糖、猪肉丁、芝麻、葱朥精制而成的。然后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豆(米咠)整块呈浅黄色,中间明糖部分是深褐色,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香甜可口,真是色、香、味俱佳。
包装时,先洒上粉糖,再用竹叶裹起,外加薄膜。竹叶能使之透风,薄膜可避免出油,这样便可存放较长时间。现在市场出售的豆(米咠),一般分为精装、简装、散装三种。每盒半市斤,二十小块。
由于做工考究,靖海豆(米咠)食起来很有味道,质软而不黏牙,香甜浓烈而不肥腻。配上潮汕有名的功夫茶,更是余味无穷。
黄岗连红薯
黄岗连红薯
惠来县是广东省海岸线最长的一个县,沿海的沙质土最为适应种植蕃薯(地瓜),出产优质地瓜历史悠久,其中以周田镇的黄岗地瓜品质最优。黄岗村位于惠来县南部,离南海五公里,以丘陵地块为主,地质、气温、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地瓜的生长,所产地瓜皮簿、肉嫩、表皮光滑,清香爽口,内含糖量和淀粉量比一般蕃薯高,且品种多样,是名扬四海的中国“蕃薯之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