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半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茎高2-1.5厘米,无毛,具4-15节,散生紫斑。稍肉质,干后草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多数锯齿或浅钝齿,稀近全缘,长5-20厘米,两面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或带紫色,侧脉每侧6-14;蠕虫状石细胞嵌生于维管束周围的基本组织中;叶柄长0.5-6.5厘米。聚伞花序假顶生,具3-12花;花序梗长0.5-6.5歴米,无毛;总苞径1-2.5厘米,无毛,开放后呈船形。花梗长2-5毫米,无毛:萼片长5-7毫米,无毛;花冠白、淡黄或粉红色,散生紫斑,长3-4.8厘米,外面疏生腺状短柔毛,筒部长2.3-3.3厘米,唇长0.6-1厘米,下唇长0.7-1.5厘米,花丝长1-1.3厘米,花药椭圆形,长3-3.2毫米,近顶端连着:退化雄蕊3:雌蕊长1.7-2.5厘米,子房,无毛,柱头钝形。蒴果长1.5-2.5厘米,无毛。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中文学名:贵州半蒴苣苔
拉丁学名:HemiboeacavalerieiLévl.
别称:铁杆水草,石上凤仙,山金花菜,翠子菜,软黄花金魁,野蓝
拼音:guizhoubanshuojuta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苦苣苔科
属:半蒴苣苔属
1、别称
铁杆水草,石上凤仙,山金花菜,翠子菜,软黄花金魁,野蓝
2、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草本。
茎:茎高2-1.5厘米,无毛,具4-15节,散生紫斑。
叶:稍肉质,干后草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多数锯齿或浅钝齿,稀近全缘,长5-20厘米,两面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或带紫色,侧脉每侧6-14;蠕虫状石细胞嵌生于维管束周围的基本组织中;叶柄长0.5-6.5厘米。
花:聚伞花序假顶生,具3-12花;花序梗长0.5-6.5歴米,无毛;总苞径1-2.5厘米,无毛,开放后呈船形。花梗长2-5毫米,无毛:萼片长5-7毫米,无毛;花冠白、淡黄或粉红色,散生紫斑,长3-4.8厘米,外面疏生腺状短柔毛,筒部长2.3-3.3厘米,唇长0.6-1厘米,下唇长0.7-1.5厘米,花丝长1-1.3厘米,花药椭圆形,长3-3.2毫米,近顶端连着:退化雄蕊3:雌蕊长1.7-2.5厘米,子房,无毛,柱头钝形。
果:蒴果长1.5-2.5厘米,无毛。
多年生草本。茎高2-1.5厘米,无毛,具4-15节,散生紫斑。稍肉质,干后草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多数锯齿或浅钝齿,稀近全缘,长5-20厘米,两面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或带紫色,侧脉每侧6-14;蠕虫状石细胞嵌生于维管束周围的基本组织中;叶柄长0.5-6.5厘米。聚伞花序假顶生,具3-12花;花序梗长0.5-6.5歴米,无毛;总苞径1-2.5厘米,无毛,开放后呈船形。花梗长2-5毫米,无毛:萼片长5-7毫米,无毛;花冠白、淡黄或粉红色,散生紫斑,长3-4.8厘米,外面疏生腺状短柔毛,筒部长2.3-3.3厘米,唇长0.6-1厘米,下唇长0.7-1.5厘米,花丝长1-1.3厘米,花药椭圆形,长3-3.2毫米,近顶端连着:退化雄蕊3:雌蕊长1.7-2.5厘米,子房,无毛,柱头钝形。蒴果长1.5-2.5厘米,无毛。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3、产地分布
产地:福建中北部、江两两部、湖南、广东、广两北部、贵州南部及四川南部.
生境:山谷林下石上
海拔:250-1500米
4、功能用途
功用:全草入药,治疗痈和烫伤,可作猪饲料
5、分类文献
HemiboeacavaleraeiLevl.inRepert.Sp.Nov.9:328.1911etFl.Kouy-Tcheou183.191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135.197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