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
科普精粹
- 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
1、概述
分水岭脑梗死(CWSI)是指相邻血管供血区之间分水岭区或边缘带的局部缺血。它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双侧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
2、病因
1.脑血管本身疾病
脑动脉硬化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多见除本身可以引起血管壁的改变外,还可使颈动脉狭窄和闭塞当颈内动脉颅外狭窄,达到正常管腔的50%以上全身有血压下降时就可发生CWSI。
2.低血压或心输出量减少
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循环低血压及心输出量减少均可引起CWSI,且常为多发常见原因有:心脏外科手术;各种其他外科手术中失血过多;各种药物引起的血管扩张;各种原因的休克晕厥;心脏骤停;严重的心律失常;自发性波动性低血压症等,这些原因使血压降低血流变慢导致远端血管血流减少使脑组织梗死。
3.微栓塞有报道CWSI
伴有软脑膜动脉内栓子而使血管闭塞并推测栓塞可能是本病的另一病因。这些微栓子通常进入远端血管,常在脑表面血管以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之间的脑皮质分水岭区多见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是重要的栓子来源。
3、临床表现
分水岭脑梗死以60岁以上居多约占55.6%,无性别差异多有引起血压降低及心排出量减少的疾病。尤其老年人本身有动脉硬化,已有慢性供血不足,一旦血压降低易发生此病。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之间的边缘,带大脑中动脉与后动脉或大脑前中后动脉间的边缘,带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及深穿支间的边缘,带临床常呈卒中样发病,多无意识障碍症状较轻,恢复较快结合CT可分为以下常见类型:
1.皮质前型
是大脑前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分水岭脑梗死,出现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一般无面舌瘫可有情感障碍,强握反射和局灶性癫痫;主侧病变可出现经皮层性运动性失语;双侧病变出现四肢瘫智能障碍或痴呆;病灶位于额中回可沿前后*回上部,呈带状前后走行可直达顶上小叶。
2.皮质后型
病灶位于顶枕颞交界区,是大脑中与大脑后动脉或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间的分水岭区;以偏盲最常见多以下象限盲为主;可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偏瘫轻微或无;约1/2病例有情感淡漠可有记忆力减退和Gerstmann综合征(角回受损),主侧病变出现认字困难和经皮层感觉性失语;非主侧偶见体象障碍。
3.皮质下型
是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间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Heubner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间的分水岭区,梗死病灶位于大脑深部,白质壳核尾状核等处,可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或(和)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等。
4、检查
一般检查血糖血脂血流变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分水岭脑梗死的脑脊液头颅CT脑血管造影磁共振检查,均同脑血栓形成。
1.头颅CT
分水岭脑梗死为脑实质内的低密度区,在脑血管的分水岭区CT平面呈尖朝向侧,脑室底朝向软膜前的楔形带状基底节区,可为不规则形成片状低密度影。
2.血管造影
造影后可明确显示2条相邻血管末端闭塞或明显狭窄无栓子发现。
5、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呈卒中样发病多无意识障碍症状较重参照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6、治疗
1.同脑血栓形成治疗。
2.应对引起本病的各种原因
如低血压及心脏疾患进行治疗CWSI,经过治疗后预后良好大多数能恢复后遗症较少,而且轻少数病例亦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
3.康复治疗
(1)防治老年人低血压尤其发烧、腹泻、输液反应及心脏病等情况,必要时立即补液扩容以维持好血压。
(2)加强计算力记忆力言语及肢体等功能训练。
(3)高压氧治疗。
(4)电疗针灸按摩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