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
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州市八步区境内,东部与广东省怀集县交界,离贺州市约50公里。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5年4月,2013年晋升为*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780公顷,是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鳄蜥”命名的保护区。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鳄蜥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种类较多。
中文名称: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3780公顷
保护对象:鳄蜥及其栖息地
级别:*自然保护区
1、历史沿革
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是2005年4月份经广西自治区*批准建立,2007年设立保护区管理局。2013年6月晋升为*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位于湘、桂、粤三省交界处,距贺州市区约30公里。
地貌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以低山地貌为主,局部为中山,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有3座山峰超过1000米,最低处为海拔210米。
气候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南缘,属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3℃,极端高温39.7℃,极端低温﹣2.4℃,年积温6243℃;年降水量2056mm,年蒸发量1257mm,平均相对湿度82.2%;年雾日数62天,有霜期12天。
水文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境内的河流均属珠江水系,大小河流全部汇入贺江。发源于或流经保护区的大小溪流共23条,溪流河面不宽,但落差大,水量充沛,瀑布、深潭多。
3、自然资源
从动物地理区划上看,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季风区华南季风区的北缘,是华南区与华中区的交界过渡带,动物区系中各类热带—亚热带类型(东洋)成分最为集中。从植物区划上看,保护区属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核心部分的华南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特色,同时该地也深受印度—马来西亚区系的影响。
植物资源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物种资源,在不被人为干扰情况下,森林植被保存较好,以天然阔叶林为主。截止到2011年,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有森林面积3041.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8.3%。维管植物共1384种,隶属于176科,660属。其中蕨类植物28科58属91种(含1个变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144科597属1287种,其中包括36个变种5个变型。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野生植物名录标准,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3科9种,包括松科1种,棕榈科1种,兰科7种。
动物资源
截止到2011年,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269种,分别隶属于4纲29目85科197属。其中两栖类22种,爬行类50种,鸟类153种,哺乳类动物44种。
4、保护对象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鳄蜥、林麝、蟒蛇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十五大类重点保护物种的白鹇、红腹锦鸡等野生雉类及建兰、金钗石斛等兰科植物及桫椤、闽楠、花榈其栖息地。
植物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金毛狗、桫椤、凹叶厚朴、花榈木、樟树、闽楠、红椿、紫荆木、海南石梓等10种,还有列为优先保护种类的建兰、金钗石斛、大斑叶兰、斑叶兰等兰科植物9种。
动物
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鳄蜥、林麝、蟒蛇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细痣疣螈、大鲵、虎纹蛙、鸳鸯、凤头鹃隼、松雀鹰、猕猴、水獭、斑林狸、中华鬣羚、水鹿、小灵猫等32种;属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沼蛙、苍鹰、眼镜蛇等74种。
5、管理机构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十一五”期间成立后,通过以公开招聘方式,在大桂山国有林场和广西师范大学招聘16人,现全部人员为39人,包括局领导3人、科室14人、管理站2人、聘请护林员10人。机构设办公室、财务科、科研经营科、资源保护科4个科室及北娄片、七星冲片2个管理站。办公设备通过*采购,合理装备到各科室,解决了信息落后、办公效率低等问题。在设施方面,通过向林场租借的方式,局办公楼、管理站办公室都比较固定。
6、科学研究
2010年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合作对保护区进行彻底的摸底和十年规划。2010年5月,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建立起鳄蜥救护繁育池,已建成9个鳄蜥饲养池,其中成体池2个、亚成体池2个、交配池3个、幼体池2个;配套有引水池1个、蓄水池1个、饵料池2个,已安装了一整套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鳄蜥饲养状况。
7、生态价值
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国字号”自然保护区,对于完善广西自然保护网络体系,不仅对鳄蜥种群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