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中国的*与机制

科普小知识 2024-04-18 20:47:09
...

中国特色*制度,还包括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具*度。这是社会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具体化和实现方式。

1、经济*

计划经济*

1949年*成立之前,中国犹如一个极度贫弱的巨人,近5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全国主要工业品最高年产量仅为:纱44.5万吨,布27.9亿米,原煤6188万吨,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粮食最高年产量也只有1.5亿吨,棉花84.9万吨。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点。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5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九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增长速度达8%。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一直推行计划经济*,由国家专门机构“计划委员会”来规划和制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目标。工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农村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农作物,商业部门按照国家计划进货和销售,所有的品种、数量和价格都由计划部门统一制定。这种*使中国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稳定发展,但也严重地束缚了其本身的活力和发展的速度。

市场经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注意到中国经济及其发展速度与世界的差异,作出重大决策:对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经济*进行改革。

1978年,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民重新掌握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主安排农活和处置农产品,由他们自行决定种什么、种多少;在农产品的经营方面也给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取消统购派购的做法,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取消过去众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开办乡镇企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空前提升。

1984年,经济*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92年,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尝试,中国*有了更加明确的改革方向,此便是建立*市场经济*。根据*正式发布的文件,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城乡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997年,中国*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经济*改革迈出更大步伐。

到2002年,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现在的中国,*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

2、科技*

简介

从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起,中国*就开始探索和建立新的科技管理*,经历过数次机构的变迁与领导职责的转移,在1958年形成了以科学技术委员会为领导核心的新型科技管理*。这一*是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逐步探索和建立起来的,对于促进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直到现在,这种管理模式依然是我国现行科技*的主要内容。

争论

1957年,在科技界发生了一场关于科技*问题的争论。

1956年1月14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号召向科学进军,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而奋斗。为此,*提出:要“集中最优秀的科学力量和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科学研究方面”;要“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

建院之初的中科院,科研经费比较稳定,有可供研究的仪器设备和图书;在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方面也较为宽松,因此,许多高校教师都愿意到中科院从事科研工作,中科院的地位有所加强。规划编制完成后,中科院承担了其中许多重要任务。在十二年规划所确定的57项重要任务当中,中科院作为主要负责单位的有8项,作为联合负责单位的有15项,合计23项,占总数的40.4%;此外,作为主要协作单位的有27项,以上合计50项,占重要任务总数的87.7%。因此,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中科院的力量。经科学规划委员会决定和国务院批准,中科院从各部门抽调一些专门人才到承担紧急任务和重点任务的研究单位去工作。高校教师中有些人员的调动使得高教部和中科院的关系趋于紧张,引发了争议。

这次争议的导火索是人员调动问题,但焦点却是中科院的存废。高教部强烈要求撤并中科院,对此,国家技术委员会也持部分赞同的意见。在当时,这场争议不仅牵涉中科院、高教部和国家技术委员会等部门,在科技界也曾有过广泛的讨论。如1957年发表的《对于有关我国科学*问题的几点意见》一文,在提出中科院、高等学校、业务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意见的同时,就指出:学术领导和科学研究的“火车头”应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不要先行规定。这其实就是对中科院“火车头”地位提出质疑。

中科院于4月8日和18日两次向科学规划委员会表明,中科院应该继续加强,不能削弱;中科院、高等学校和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之间应当强调相互辅助、密切配合,不要过分强调矛盾,忽视相辅相成的一面;高教系统科研工作能否加强不取决于科学院的存废和地位;没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重新部署。建议对中科院、高教系统、产业部门和省(市)地方等在任务分工和人才合作的方式上进行统筹安排,由科学规划委员会或其下属机构来完成。

对于中科院和高教部的争执,*曾做过调解。1957年3月16日,在*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对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和高教部部长杨秀峰说,中科院和高教部之间的矛盾不要吵了,划个“三八线”,具体的“停战协定”由科学规划委员会开会讨论。五六月间,*又召集会议讨论科技*问题。他在会上要求各方面顾全大局,克服本位主义,同时要求科学规划委员会加强协调。

6月13~15日,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第四次扩大会议,聂荣臻就科学*的争论一事发表了总结性意见:“我国统一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各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和地方研究机构四个方面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中国科学院是全国学术领导和重点研究的中心,高等院校、*各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包括厂矿实验室)和地方所属的研究机构则是我国科研的广阔基地。”他的发言明确了中科院在全国各类科学研究机构中的学术中心地位,为这场关于科学*的争议画上了句号。聂荣臻阐述了科技管理的核心问题:“科学工作的*问题,不仅是目前的人力、物力的分配问题,它的更根本意义,在于使全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力量能在全国科学研究工作系统中,按照合理的分工的原则,有计划而又密切协作地进行工作。”按照这样的管理思路,科学规划委员会在科技系统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呼之欲出。

改革

2013年11月15日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深化科技*改革。

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3、政治*

不足

一是政治*改革相对滞后,不很适应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不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已经实施三十多年,*同志的先经改后政改的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功,这是*同志比戈尔巴乔夫高明的地方。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政治改革步伐缓慢在某些方面已经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是实施政治*改革的大好时机。

二是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任务虽然提了出来,但还缺乏研究和探索,远远没有破题。

三是在*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譬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政治制度等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人事制度改革、政治监督的改革还缺乏力度,从而使腐败不绝、吏治失范、权威流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政治*改革就是一个热点话题。随着经济*改革的步步深入,以及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的突显,政治*改革再受人们关注。正确认识**改革的地位和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改革,有利于巩固经济*改革的成果,维护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

政治*作为国家整个*的核心,通常是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和其他*的变革和运行。没有政治*改革的突破,就不可能有经济*改革和其他改革的顺利启动和全面展开。毋庸置疑,**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前提和保证。

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从这里开始的政治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启动和支持了30多年来经济改革特别是经济*改革。虽然有的改革尚未完成,有的只是初步的,但也足以说明,我国政治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早已开始,并且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和丰硕成果。

一般说来,*上的任何具体设计,都是双刃剑。我国政治*既然以其“一体化”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就必然相应地有它特殊的缺陷和问题。从*上逐步消除和减弱这些缺陷和问题的影响,是继续深化政治*改革的另一个基本着力点。

1.抑制、消除腐败和特权,发展社会公平和正义。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是比较高的。隐藏其后并与其同根同源的问题是日益滋长和泛滥的特权现象,领导特权、部门特权、行业特权、管理者特权、职业特权越来越甚、有增无减。这两个问题使得财富分配不公和社会矛盾加剧。抑制、消除腐败与特权是继续深化政治*改革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腐败和特权现象之所以大量发生,除了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外,政治*方面的影响是难辞其咎的。具有“一体化”特点的政治*赋予政治行为主体比较大的权力,使他们有条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运行施加较大的影响。以这种*优势为国家和人民做事,会有很高效率。但如果这种权力得不到必要的自律、制约和监督,就很容易发生腐败和特权现象。特别是在与经济利益高度关联的领域,权力越集中、操作越不透明,越容易发生权力寻租,越容易产生权钱交易。

鉴于我国政治*的“一体化”特点,防止和消除腐败、特权现象首先必须重在加强*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在一些领域制度建设尚属空白,一些领域制度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一些领域制度尚流于形式。今后,围绕防治腐败和特权,发展公平、正义,政治*改革应在完善和强化*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上下更大的气力,让建立和完善中的制约制度、已投入的监督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认真实行政务公开,真正引入和切实强化*外制约和监督。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所有政务和决策活动,都要向社会公开,凡可以让群众参与的决策一定要让群众参与。

2.削弱和克服官僚主义,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及其领导下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与人民群众在本质上是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但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下,脱离群众正在成为最大的危险。“一体化”的*和繁重的政治责任无可避免地要求执政团队组织精英化、政治活动职业化、政治语言专业化,与普通民众的素质和行为方式渐行渐远;在“一体化”的*下有决定性意义的政治信息来自上面,官员们习惯于眼睛向上、唯上之命是从。在这种情况下,漠视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官僚主义大量滋生和泛滥,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似乎成了对官员的外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连某些基层组织都被边缘化。于是,*外的民众很自然地从本来的政治生活主角变成了消极的“看客”,“政治演出”似乎与他们越来越不相干,他们对政治语言也很容易越来越感到生疏和隔膜。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不好甚至严重对立,群众往往要用跳楼、罢工、集体*甚至更激烈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减轻和克服官僚主义,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为了加速这个过程,对政治*的改革必须有紧迫感,并予积极推动。

第一,认真开放政治过程,让群众广泛和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要建立具体的政治开放制度和实施机制,确保政治开放和群众的政治参与成为一个沟通认知、增进共识、升华感情、凝聚力量的有序过程。凡属直接同群众打交道的“人民机构”,如人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都要允许持有合法、有效证件的公民*进入、咨询政策和法律。

第二,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基层组织是*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血肉联系的直接体现者。从*内解决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的问题,没有基层组织的尽职尽责是不可能的。目前,基层组织作为政治体系的末端责任太多,可作为的空间太小。为此,对基层*,干不好的可依法依制由公民弹劾。同时,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让基层组织拥有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第三,把高层*下基层体察民情,与老百姓接触、沟通,作为一项政治制度确定下来,确保民意上达,民怨可泄,民愁能解。

3.克服思想僵化,持续增强*的活力。政治*的“一体化”特点,使我们的政治体系不需要像西方国家执政党和*那样时刻面对在野党及其*的攻击和竞争,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也使*内缺乏或者不需要热烈的政见讨论和争论。因此,我国政治体系在思想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只能靠执政党高度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不断地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建立自己的思想高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魅力和领导能力,是极端必要的,因而建立整个政治体系的思想创新机制,确保我们持久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相当紧迫的。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的大前提下,应当允许和鼓励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地讨论问题,特别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严肃、认真的讨论。

4、教育*

简介

教育*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

改革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承担着塑造公民素质、培育各类人才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党*、国务院以巨大的勇气推动教育改革,突破教育*性障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我国教育实行*、省、市、县四级管理*,近年来,**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了地方*对本地区教育统筹管理的权限,促进了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行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高等教育实行*和省级*两级管理、以省级*管理为主的管理*。

除管理*外,教育*还包括办学*、投入*、评价*等,主要表现在*和主管部门如何规划、引导、管理、评价等方面,如何处理好**、地方*和各级各类学校等诸多复杂关系。目前,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初步形成。*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开始向更加重视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转变。在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在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保障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5、文化*

简介

文化*:是指服务于国家基本制度,对社会文化行使引导、管理、规范、培育等权限的各种职能部门、组织形式的抽象总称。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文化*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2003年6月,*召开了文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在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进行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各地试点地区和单位基本完成了*确定的试点任务,为改革向面上逐步推开提供了典型示范,积累了新鲜经验。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改革工作会议,科学分析了文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论述了文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对全面推进文化*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全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8年4月,*召开了全国文化*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改革工作进入向面上推开、向纵深拓展的新阶段。2009年8月14日至16日,*文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南京召开全国文化*改革经验交流会,分专题部署了文化*改革重点工作。

改革成就

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1.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对新时期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战线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步提出和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回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思路,明确了在这两种不同类型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市场作用的路径和方针,深刻反映了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2.培育了一大批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迈出重要步伐。启动*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改革,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深入推进电影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已有284家出版社、2373家发行单位、14家电影制片厂、561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7月27日,中宣部、文化部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009年底前都要至少完成一家直属院团整体转企改制。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动漫集团公司的组建工作也正在加紧推进。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在市场竞争中重现生机与活力,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得到改变,国有文化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3.文化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137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命名了三批10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评选出了42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逐步缩小,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市上扬,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4.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架初步形成,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效果。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217个,文化站37938个,村(社区)文化室247332个,公共博物馆1893座。全国已有1007个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观众人数突破1.54亿人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各级服务点75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50户以上的全部自然村和22.6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农家书屋建成9万多个、社区书屋建成6万多个。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5.转变*管理职能,宏观管理*不断得到完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进一步转变,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全国多数省区市新闻出版系统和广电部门实现了局社分开、局台分开,部分试点地区整合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实行“三局合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继续推进,9个原有综合性试点地区全部完成任务,新增的98个试点地区已有42个建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各地通过改革建立了科学的文化市场管理*,在执法力量、执法保障、执法效率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普遍得到加强,理顺了文化市场管理*,改革成效明显。

上一篇: 大部制

下一篇: 蓝调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