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
2014年2月,《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发布。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察哈尔学会和华通明略合作开展的海外调查显示,多数国际民众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形象属性,并认为中国已成为当代世界大国。本次调查选取了英国、美国、南非、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国等七国,覆盖样本3017人。调查发现,有半数以上外国人乐于和中国人交往。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人神秘、理性、创新、温顺并且很幸福。其中,中国青年人获得普遍认可:勤奋、有活力,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海外民众最熟悉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了解率约三成。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载体丰富,具有国际吸引力。61%的海外民众乐于了解中国文化,1/3表示对学习汉语有兴趣。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近一半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会稳定发展甚至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国际民众普遍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看能否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其次要看社会是否稳定。
中文名称: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
调查时间:2013年9月至10月
公布时间:2014年2月
样本数量:3017人
1、调查说明
2013年9月至10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察哈尔学会、华通明略(MillwardBrown)合作开展了第二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调查共覆盖了不同地理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七个国家:既包括重要发达国家英国(欧洲)和美国(北美),也涵盖了受关注程度较高的金砖国家南非(非洲)、印度(亚洲)、俄罗斯(欧洲)、巴西(拉丁美洲)和中国(亚洲)。访问样本共计3017人,来源于华通明略下属子公司LightspeedResearch的全球样本库。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方式,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被访者样本覆盖18-55岁的当地居民。
2、调查数据
中国国家形象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中国最受国际民众认可的属性,具有62%的国际认可度。其次是“大国”:58%认可中国是经济崛起的大国、47%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国际民众认为中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大(41%)、封闭守旧(33%)、社会冲突剧烈(26%)等。约1/4的国际民众认为中国具有一定威胁性;更多的民众认为中国对国际事务负责任(15%),认为贡献不大的有12%。
国际民众有意愿与中国人交往的比例(图为选择“中国人”的百分比)
中国国民形象
中国人的形象在11个被评价国家居民中名列第五,半数以上的外国人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超过2/3的英国人乐于和中国人交往;俄罗斯人、印度人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的比例最低。
总体来看,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人神秘、理性、创新、温顺并且很幸福。各个国家对中国人的认知略有差异:印度民众认为对中国人最了解,而俄罗斯民众则认为中国人最神秘;巴西民众认为中国人理性、守旧、有个性;南非民众认为中国人最具创新性;英国民众认为中国人最温顺;印度民众认为中国人最幸福,美国民众认为中国人较不幸。
海外各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国民印象(图为打分平均分)
中国青年人
中国青年人获得普遍认可:勤奋、有活力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讲,海外民众对中国青年人的态度非常积极,认为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热爱自己的国家,最显著的特点依次是勤奋、富有活力、有独立主见和行动能力、有个性、充满爱心。海外民众认为中国青年人爱国的程度超过中国人自己的评价,同时,他们对中国青年人懒惰、被宠坏的否定程度也超过中国人自己。
海外民众眼中的中国年轻人(图为打分百分比)
中国文化与科技形象
海外民众最熟悉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了解率约达三成
海外各国民众对中国科技和文化的熟悉度(图为选择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百分比)
调查显示,中国文化、科技是海外民众最为熟悉的领域。在不同受访国家间比较,俄罗斯、印度均有超过四成民众声称了解中国文化,巴西也超过三成。英国、美国、俄罗斯了解中国文化超过中国科技,印度、巴西反之,南非则科技、文化并列首位。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载体丰富具有国际吸引力
中国文化具有较大的国际吸引力,61%的海外民众乐于了解中国文化,1/3表示对学习汉语有兴趣。来中国旅游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59%的海外民众表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吸引其来华旅游的最主要因素。
“历史悠久”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点,获得半数以上国际民众的认可;“爱国主义”、“家庭至上”被选为第二重要特点,认可率24%。国际民众认为中国文化保持了创新精神、道德崇尚以及集体主义,但讲究“面子”、重视“关系”等特点有迹象淡出国际民众的视野。国际民众对“信仰与哲学代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包容开放”的认可度最低。
海外民众对不同国家科技实力的整体评价(图为打分平均值)
中国文化的载体非常丰富,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依次是:中国武术(52%)、饮食(46%)和中医(45%);高等学府和大众传媒作品则影响力最低。
中国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
“中国科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观点获得国际认可,六国受访者在10分制体系下给中国科技实力打分平均7.92分,在11个被评价国家中位列第四,并且与前三名差距甚微:落后于排名第一的日本0.75分,落后第二名美国0.71分,与第三名英国仅差0.04分。领先第五名俄罗斯0.62分,领先最后一名印度尼西亚2.29分。中国科技的国际认可度高出中国人的自我评价。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享有较高的国际认可度。66%的国际民众对中国科技创新做出积极正面评价,其中34%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强。
*与经济形象
国际民众对*缺乏了解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认知分歧较大
整体来看,国际民众对*缺乏了解,尤其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理念与主张,不了解人数将近一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发展中国家对*正面评价较多。三成发展中国家民众认为中国*执政能力很强、具有高超的外交能力,发达国家则下降至一成。一成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腐败问题严重,发达国家上升至三成;三成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严肃、不可亲近”,发达国家则达到半数以上。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主张了解程度较低,美国、英国均有73%的人声称对此不了解;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主张了解程度较高,只有37%的人表示不了解。相对来讲,发达国家较为了解一国两制(9%)和中国特色*道路(8%),发展中国家最熟悉中国特色*道路(23%)和中国梦(22%),其中,俄罗斯(31%)和印度(26%)对中国梦最了解。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主张了解程度较低,美国、英国均有73%的人声称对此不了解;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主张了解程度较高,只有37%的人表示不了解。相对来讲,发达国家较为了解一国两制(9%)和中国特色*道路(8%),发展中国家最熟悉中国特色*道路(23%)和中国梦(22%),其中,俄罗斯(31%)和印度(26%)对中国梦最了解。
对中国模式的认知尚缺乏共识
18%的国际民众认可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国有经济占主体。20%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取得惊人发展成就的主要原因,是融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需要的一种创新;15%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模式是*集权模式。10%的国际民众认为自己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应客观借鉴中国模式,9%认为中国模式有望解决某些共同挑战,仅有6%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
中国经济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海外民众对中国品牌的担忧(图为选择该因素的百分比)
中国商品、品牌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三成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经济有所了解,六成认为经济发展是中国步入大国行列的主要动因。64%的海外民众认可中国经济发展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一比例在发展中国家上升到72%。
一半以上的海外消费者可以接受中国产品,46%对中国制造产品的科技含量表示认可,32%对中国产品有信心。但也有54%的海外消费者认为中国产品质量较差,70%认为部分中国产品存在使用安全隐患。海外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的五种中国商品依次是:电脑和IT科技类产品、家电、游戏机、零售商和服饰,接受度均超过60%。
从熟悉程度来看,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品牌的熟悉度更高。发达国家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平均熟悉度为9%,其中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青岛啤酒、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双汇、TCL和长城汽车。发展中国家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平均熟悉度为24%,其中最熟悉的十个中国品牌为:联想、华为、海尔、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移动、TCL、中国银行、格力、长城汽车和双汇。
中国未来发展赢得国际信心
经济被视为关键影响因素
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近一半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会稳定发展甚至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发展中国家对此认同率达到53%。具体来看,三成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会保持稳定发展,俄罗斯、印度达到四成。17%的国际民众认可中国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国,巴西(24%)、南非(22%)、印度(19%)、俄罗斯(18%)、英国(14%)的信心指数均超过中国本国(13%),只有美国显示了不同的期待(6%)。
中国“发展停滞、衰退”的说法基本没有市场,但部分民众认为中国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美国17%为首,中国16%,英国12%,巴西11%。发达国家对中国未来发展不了解、说不清的比重非常大,美国32%,英国22%,发展中国家中仅有南非高达13%。
国际民众普遍认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看能否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其次要看社会是否稳定。
3、调查分析
1.中外认知存在较大差距
海外民众对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乐观程度超过中国本国。在中国是世界大国还是地区性大国的看法上,半数以上中国人认为是地区性大国、三成认为是世界大国,而海外民众的观点和比例恰好相反。
2.他国利益诉求与对华印象相关性显著
本次调查显示,中国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基本相同,然而认知度、美誉度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较大差别。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均较差,发展中国家则略好,利益相关度则是产生差别的主要根源。
3.外国青年人对中国形象看法更积极
分析发现,越年轻的群体对中国的看法越积极,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18-24岁青年人都是认为中国有吸引力、看好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计划到中国旅游比例最高的人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英国、美国整体性对华形象评价低于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两个国家18-24岁青年人对中国形象的整体好评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同龄人。发展中国家18-34岁群体最了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45-54岁最了解中国经济,55-65岁最了解*。发达国家25-34岁群体最了解中国经济,18-24岁最了解中国文化与科技,这一群体对中国媒体的熟悉度也高出其他年龄段一倍以上。
4.中国旅游吸引力大有访华经历者对中国态度更积极
本次调查表明,88%的海外民众未曾到过中国,60%的海外民众表达了来华一游的意愿,印度、南非更是高达83%和75%,56%的海外民众自称已经有来华旅游的计划。对国际游客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依次是北京(67%),上海(60%)和*(40%);俄罗斯人对哈尔滨,印度人、巴西人对*,南非人对广州,英国人对西安,美国人对南京分别有旅游偏爱。
有访华经历的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经历、政治、外交、军事、科技和媒体的了解程度至少高出无此经历者一倍。在给中国整体印象打分时,有访华经历者给出平均6.16分,而未有此经历者则仅给予5.47分。到过中国的海外民众认为中国对国际事务负责任、爱好和平、社会安定的比重均比未到过中国者高出10个百分点。
5.中国国家形象整体趋于稳定
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在国际民众眼中神秘而富有魅力,中国人“幸福、温顺、理性、神秘”;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科技创新的文明大国形象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中国经济进步、社会稳定、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对外国民众颇有吸引力,因此多数海外民众对中国抱有乐观预期并有来华意愿;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国际努力受到认可,负责任大国形象正在逐步树立;国际民众能够接受中国制造,但对*普遍缺乏了解,对中国模式的认知尚缺乏共识,*大国形象的塑造仍然任重道远。
与2012年调查相比,中国人的创新性在本届调查中获得国际民众的更多认可;中国的国家形象、国民形象、产品品牌形象基本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