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岱阳观

科普小知识 2024-04-19 15:00:16
...

岱阳观,俗称护鲁山口庙,又名泰山行宫,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孙东村。据考此观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毁于“*”,原有庙产面积2000多亩,道众40多人,建筑面积6.5亩,现存建筑面积1.8亩,建筑格式为城堡式三进三出,为山东省内独有。

1、景点简介

岱阳观,俗称护鲁山口庙,又名泰山行宫,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大石桥村。


岱阳观一景

据考此观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毁于“*”,原有庙产面积2000多亩,道众40多人,建筑面积6.5亩,现存建筑面积1.8亩,建筑格式为城堡式三进三出,为省内独有。

2、景点历史

清康熙三十年四月,孙伯雷氏因祠内“世奉无给”,而捐地数亩“以为朝夕香火之资”。嘉庆八年六月地方主持广招能工巧匠,耗费巨资历经两年时间对祠加以重修和扩建。

泰山行宫附近有古车道、拴马石、大石桥等景点,游客置身其中,观古道悠悠,抚沧桑拴马石,重走皇族曾经驾临的御道,一股厚重的历史感在脚下延伸。

3、碑文记载

岱阳观据观内碑文记载“此观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每年四月八庙会,四方商贾云集,八方香客朝圣,繁华似锦,紫气东升。”康熙三十年碑文载:“岱宗君治之西南百里外有碧霞行宫一座,栋宇辉煌,楼门壮丽,洵一方之胜地名观也……”。此处山水相依,风光秀丽。

古为齐鲁相争“汶阳田”时鲁国据险而守之地,因而称为“护鲁山口”。整个岱阳观呈六角梅花型,外形错落有致,城堡式建筑风格。虽历经风雨,屡被破坏,但风韵犹存,灵气不减。岱阳观门楼为两层,下层三间,中间有门洞。上层一间,位于中间,两侧为钟、鼓二楼。门楼南墙中间镶有一方石刻,上刻篆书“岱阳观”三字,落款为“康熙十二年”。


岱阳观石刻一景

该观名曾被掩于泥皮之下,致使多年只知此处有庙,不知庙名,多以“山口庙”代之。近年修缮恢复时,才从泥皮下露出原来真面目。前院有东西配房,均为五开间双层式建筑,硬山灰瓦顶,俗称“转楼”。东为“天罗楼”,西为“孝堂楼”。双层建筑分宇宙为地狱、人间和上天,雕梁画柱,彩绘辉煌,多讲因果善恶报应,教人修身向善不作恶,作恶必有报应。

向北拾级而上为“送子娘娘殿”,其后为“圣母殿”,又称“泰山行宫”,为碧霞元君歇息之地,庙宇宏伟壮观。传说宋徽宗封泰山路经此地小憩,见民众经此地去泰山进香拜泰山老奶奶求子、保平安路途遥远,故下令在此建行宫,塑元君真身,方便香客、百姓在此即可达愿。殿前耸立着一块明嘉靖年间的石碑,虽已断裂,但字迹娟秀,文字流畅,颇有大家风范,碑文载“东岳西南百余里,有山一座名曰护鲁,重岗环抱,秀峰俊起,襟带汶流,拱向岱宗,此圣地也……”。

观东为东跨院,东院门口南墙外为文昌阁,院内北为道房、总务房各三间,东为磨房、碾房、伙房、餐厅共四间,南为作坊、织房各两间。观西为王母楼遗址。向北出后门直通药王楼,供奉药王孙思邈和“三皇”。庙虽已无存,但遗址犹在。

4、地理位置

岱阳观,又名“泰山行宫”,民间俗称“碧霞元君祠”、“奶奶庙”,位于孙伯镇大石桥村西约300米的护鲁山口处。

护鲁山泰山行宫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分前、中、后三院,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所有建筑除碧霞元君祠、送子娘娘殿为砖石土木结构外,其余均为石质结构。


岱阳观一景

岱阳观因坐落于泰山之南,汶水之北而得名,实为泰山行宫,选址极为讲究,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苍松翠柏、古榆、唐槐层层环绕,给人以神秘、隐蔽、幽雅、静谧之感,前面是泰东路故道,此道是泰山西南古御道,东至泰山,西至东平、梁山、开封、洛阳,是唐宋以前皇帝登封泰山的必经之路,泰山行宫是皇帝东行登泰山封禅临时驻跸之所,行宫前有龙井,东有著名的大石桥,过桥东行至安驾庄,整个行宫呈六角梅花型,外形错落有致,城堡式建筑风格,院虽不大,但布局科学严谨,气势宏大。

5、建筑布局

行宫门楼为两层,下层三间,中间有门洞。上层一间,位于中间,两侧为钟、鼓二楼。门楼南墙中间镶有一方石刻,上刻“岱阳观”三字,落款为“康熙十二年”。

前院有东西配房,均为五开间双层式建筑,硬山灰瓦顶,俗称“转楼”。东为“天罗楼”,西为“孝堂楼”。向北拾级而上为送子娘娘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有檐廊,通面阔12米,通进深8米。祠东为东跨院,东院门口南墙外为文昌阁,院内北为道房、总务房各三间,东为磨房、碾房、伙房、餐厅共四间,南为作坊、织房各两间。


岱阳观建筑一景

祠西为王母楼遗址。祠后为后院,后院墙有后门,门东为书院房。门西为讲道堂、藏书阁遗迹。各殿屋脊飞檐走兽,雕龙画栋,屋脊飞龙首尾由莲花相连,飞檐脊兽等级较高,仅次于岱庙,庙宇廊柱雕刻有金、篆文字;岱阳观内藏碑刻、文物较多,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年间均有,后门直通药王楼,供奉药王孙思邈和“三皇”,后山修有玉皇庙。

泰山行宫前有条古道,旧称官道,是宋朝皇帝出东京,走曹州、过梁山,经州城,到泰山封神进香的必经之道,出行宫前行有座古桥,俗称“大石桥”,碑记建于康熙五年。

6、景点古槐

岱阳观门前有一眼古井,名曰“龙井”。井北有一古槐,枝繁叶茂,挺拔苍劲。这棵古槐可有来历,据道光十年《泰安县志》记载:“行宫门处一古杨拖槐,古朽十几搂粗,内一槐树,挺立树内为一奇观,称古杨抱槐”。如今,古杨不知何处去,此地空有一古槐,古槐曾惨遭大袭,形成树洞,据说此洞通地拔天,颇有灵气。门楼上镶嵌有一石刻,篆书“岱阳观”三个大字,为康熙十二年之物,门楼两边分别为“钟楼”、“鼓楼”,现在虽不见钟鼓,但站立于此间,闻林涛如故,听击石如钟,朝钟暮鼓,如梦似幻,撼动心弦。


岱阳观古槐一景

观西有一棵奇树,形似槐树,干似松树,叶似榆钱,叶子能做香料,当地百姓煮肉就拿它叶子用,不结果也不根生,前无古人后无来着又没有同辈,就这么独一棵,很多林学专家来考察,也弄不清是什么树。树上扎着红绳,当地百姓把他神化了,时常烧香膜拜,经导游告知,此树为模树,树叶随季节而变化,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墓旁,与楷树(相传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子贡在墓旁“结庐”守墓六年,又把从卫国移来的楷木苗植于墓前)后来人们常把楷木和模木合称为楷模,用来称那些品德高尚、受人欢迎、可谓师表的榜样人物。

上一篇: 山口真弓

下一篇: 迪克斯维尔山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