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绒野螟
竹绒野螟,CrocidophoraevenoralisWalker,为鳞翅目螟蛾科绒野螟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中国的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地,主要为害毛竹、慈竹。幼虫卷叶取食,严重为害影响下年度出笋。
中文学名:竹绒野螟
拉丁学名:CrocidophoraevenoralisWalker
分布区域: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
危害:主要危害毛竹、慈竹
为害方式:幼虫卷叶取食,影响下年度出笋
1、外形特征
竹绒野螟
卵:扁椭圆形,长径1.lmm,短径0.9mm。初产时乳白色至淡黄色。卵粒饱满,中间略隆起。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0-28mm。头橙黄色,体淡绿色。胸部各节背面有三决褐斑,被背线分割为六块,前胸前面四块黑色;腹部冬节背面有黑斑2块。前胸气门前上方有一个较大的黑斑,中、后胸两侧各有三黑斑,成三角形排列;胸部各节足上方有一个黑斑;腹部各节两侧有三个黑斑,垂直排列于气门上下,上一下二;腹部第一、二、七、八、九节腹面各有四个黑斑,排成一列,横置各节中部。
蛹:体长13-17mm,初为金黄色,后为红褐色。臀棘有三个微突,生有小钩八根,中间微突上着生小钩二根,两边微突上各生一根,余四根着生于臀棘两侧;腹末与臀棘交界处,着生小钩一对。
2、品种分布
国内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四川;国外分布::日本、朝鲜、缅甸。
3、发生规律
竹绒野螟
卵经5-8天孵化,初孵幼虫分散爬行,每头幼虫选1片叶纵折成饺子形虫苞,幼虫于苞中越夏。秋天幼虫偶到叶尖取食上表皮,脱1-2次皮越冬。天敌种类多,有长尾蓝雀、画眉、小噪鸟等取食幼虫及成虫;蜘蛛、蚂蚁、步甲捕食幼虫;绒茧蜂寄生幼虫。卵有赤眼蜂。踊期有甲腹茧蜂。寄生菌主要为白僵菌,一般寄生率为25-32%,最高可达65%。
4、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林间、林缘小灌木,减少蜜源植物;冬季削山松土,可以增加过冬幼虫死亡。
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趋光性,于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
注意引放天敌,并加以保护,发生不重时尽量不要施用农药。可在5月底于小年竹林内释放寄生蜂,每亩7万头。
化学防治
在3月中下旬,于竹林喷撒2.5%敌百虫粉,每亩3kg,或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