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莎草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木质。秆散生,高15-65厘米,扁三棱状,平滑,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秆,稀长于杆,宽0.5-1厘米,背面具稍隆起小横脉,叶鞘短,红褐色;叶状苞片2-3,长于花序,边缘粗糙。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第一次辐射枝4-8,长达3.5厘米,每辐射枝具3-6第二次辐射枝。小穗3-10成指状排列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或披针形,长2-6毫米,宽1.5-2毫米,具4-16朵花;小穗轴无翅。鳞片密覆瓦状排列,圆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有时具极短短尖,长约1.5毫米,膜质,背面稍龙骨状突起,黄绿色,两侧黑紫色,上端边缘白色透明,3脉;雄蕊2,花药窄长圆形;花柱中等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形或椭圆形,三棱状,长为鳞片2/3,淡黄色。花果期6-11月。
中文学名:云南莎草
拉丁学名:CyperusduclouxiiE.-G.Camus
拼音:yunnansuo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莎草属
1、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木质。
茎:秆散生,高15-65厘米,扁三棱状,平滑,基部具少数叶。
叶:叶短于秆,稀长于杆,宽0.5-1厘米,背面具稍隆起小横脉,叶鞘短,红褐色;叶状苞片2-3,长于花序,边缘粗糙。
花: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第一次辐射枝4-8,长达3.5厘米,每辐射枝具3-6第二次辐射枝。小穗3-10成指状排列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或披针形,长2-6毫米,宽1.5-2毫米,具4-16朵花;小穗轴无翅。鳞片密覆瓦状排列,圆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有时具极短短尖,长约1.5毫米,膜质,背面稍龙骨状突起,黄绿色,两侧黑紫色,上端边缘白色透明,3脉;雄蕊2,花药窄长圆形;花柱中等长,柱头3。
果:小坚果长圆形或椭圆形,三棱状,长为鳞片2/3,淡黄色。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木质。秆散生,高15-65厘米,扁三棱状,平滑,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秆,稀长于杆,宽0.5-1厘米,背面具稍隆起小横脉,叶鞘短,红褐色;叶状苞片2-3,长于花序,边缘粗糙。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第一次辐射枝4-8,长达3.5厘米,每辐射枝具3-6第二次辐射枝。小穗3-10成指状排列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或披针形,长2-6毫米,宽1.5-2毫米,具4-16朵花;小穗轴无翅。鳞片密覆瓦状排列,圆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有时具极短短尖,长约1.5毫米,膜质,背面稍龙骨状突起,黄绿色,两侧黑紫色,上端边缘白色透明,3脉;雄蕊2,花药窄长圆形;花柱中等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形或椭圆形,三棱状,长为鳞片2/3,淡黄色。花果期6-11月。
2、产地分布
产地:贵州、四川及云南
生境:山坡、山谷草地、溪边或沟边潮湿地
海拔:1200-2500米
3、分类文献
CyperusduclouxiiE.-G.CamusinLecomte,Notul.Syst.I(1910)244;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101,IV,20(1936)215——Cyperusdichrosta-chyusKukenth.l.c.(1936)233,Pl.sinen.,nonHochs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