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果梅

科普小知识2022-12-30 18:59:50
...

果梅是一种南方特有的水果,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保健物质,如:有机酸、维生素、氨基酸和黄酮等。其中的苏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黄酮,有利于人体蛋白质的构成和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因此,在各种水果当中,果梅被誉为保健食品。果梅又名春梅、酸梅、乌梅。植物分类学上果梅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原产中国。调查研究认为,中国四川、贵州、云南交界的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一带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同时又是梅的遗传多样性中心。果梅(PrunusmlzmeSieb.etZucc)是起源于中国的重要核果类树种之一。梅在中国已有7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根据人们利用目的不同可分为果梅和花梅两大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果梅资源丰富。仅记载的就有190多个品种与优株(不包括国外引进品种)。另外还有大量的野生果梅资源。果梅及其加工品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为现代人的最佳健康食品之一。

1、形态特征


果梅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m树皮纵裂、灰褐色。1年生枝无棱、绿色、无毛;侧芽为复芽或单生,并生时中间的芽常为叶芽,较小,卵状圆锥形,两侧的花芽卵形,较大,长2.5~3.5mm,宽2~3mm,暗红色,无毛;芽鳞10~13片,两面无毛,无缘毛或有缘毛。叶片广卵形、卵形、阔卵形,长4~10cm,宽2~5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边缘具细锐锯齿。花径2~3cm,有香味,先于叶开放;花多无梗或短梗,长约1~3mm,常无毛;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果近球形,直径1.3~4cm,黄色、绿黄色,或绿白色,密被短细毛。味酸,黏核,核近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实成熟期4~7月,极少8月。

2、分布范围

果梅为蔷薇科李属(PrunusL.)植物。亦称青梅、梅子、酸梅。原产中国,是亚热带特产果树。中国栽培果梅已有3000多年历史,种质资源丰富,共计有205个品种,其中白梅类13个,青梅类95个,红梅类83个,引进日本品种14个。

分布地域范围较广,北自黄河流域南侧,南至广东沿海,西起*波密,东达*岛,共有18个省(市、区)有栽培种或野生种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发展较快,浙江、云南、江苏等省市也在大面积栽培。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栽培面积约152.6万亩,总产量约13.2万吨。

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际市场的开拓,对梅制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备受青睐。

3、主要价值


果梅

果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们对它进行了化学成分和开发利用的研究,试制了果梅的系列产品。果梅主要分布于云南和长江流域,全国产鲜果两千万千克,云南省产量居首位,年产557.3万千克(见表79和80)。产值约1千万元,是云南省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之一,也是高寒山区的主要经济来源的重要树种之一。果梅具有独特的酸、甜、苦味带清香气,有开胃健脾、镇咳止痛、解热止渴之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结核杆菌等10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含有糖、果胶、多糖、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铁、钙等营养成分。滇产鲜果梅综合加工试制成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食用,而且有多种药效的保健饮料和食品——果梅酒(40度和20度两种),酒味清香,解烦止渴,润喉滋肺,喝后回味甘爽。果梅、话梅,各具有酸、甜、苦、咸味,食之爽口,助消化增食欲,脱疲劳解烦躁,常食能防病强身。表79中国果梅主产区和产量。

1.加工食用梅因有机酸含量高、含糖量低,故很少鲜食,绝大部分果实供加工用。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如话梅、乌梅、梅酱、梅脯、糖青梅、陈皮梅、青梅酒。此外,又是果品加工厂加工果晶的防腐剂,制糕点和糖果的调味剂。梅的加工品有独特的优良风味。

2.入药梅果自古人药。乌梅人药,有治肺气、燥咳之功效;制成酸梅汤是夏季理想的清凉饮料。梅仁明目益气,煎服可治呼吸急促和气短。

3.观赏梅的观赏价值极高,其树姿苍劲,风韵洒脱,暗香沁人,神、态、色、香俱属上乘。梅花坚忍不拔、傲雪而开的精神,自古深受人民的喜爱。

4、种植技术

栽培意义


果梅

梅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黄酮和碱性矿物质等人体所必需的保健物质。其中含的苏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黄酮等极有利于人体蛋白质构成与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可防止心血管等疾病的产生,因此,被誉为保健食品。

果实鲜食者少,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其加工品有咸梅干(也称为青梅干)、话梅、糖青梅、清口梅、梅汁、梅酱、梅干、绿梅丝、梅醋、梅酒等。梅在医药上有多种用途。如咸梅有解热、防风寒的功效。乌梅干有治肺热久咳、虚热口渴、慢性腹泻、痢疾、胆道蛔虫、胆囊炎等功效。梅的花、叶、根、核仁等皆可入药。梅的木材坚韧而重,色泽美观,是优良的细木用材。梅的腌制品便于贮藏和运输,宜在偏远地区发展,是老、少、边、贫地区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

栽培规格

梅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从中国果梅栽培地域气温来看,年平均气温在12~23℃的地区均可栽培。若在北亚热带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应注意选择早春较温暖、雨水较少的地段建立商品基地。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论平原与山地,偏酸、偏碱地均可种植,但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坡度在30℃以下的丘陵山坡地最适宜栽培。一般应选择朝南或东西的坡向为宜。

梅对工业排放的废气特别敏感。尤其氟化物的危害已成为果梅栽培中的严重问题。因此建园时一定要选择清洁的大气环境,避开污染源。果梅部分品种有自花不孕现象,有些品种虽能自交结实,但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故要配置授粉树。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不应少于3∶1。栽植密度应考虑果梅寿命长、树冠较大的特点,故不宜过密。具体密度应根据管理水平、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整形方法等来定。一般株行距为4米×4米或4米×5米,亩栽41株或33株。土层瘠薄山地株行距为3.5米×4米,亩栽47株。

栽培技术

1.苗木繁育技术

(1)实生繁殖

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种子成熟时采收,捣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将梅肉洗净后,在通风室内晾干.并分层贮藏于洁净河沙内备用。在11月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用赛力散、或10呖一15叻的KM,,O·液或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和杀地下害虫。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5~10天后,用50%的多菌灵100倍液和50叻甲基托布津液进行处理。种子播后,要覆细土1.5—2.0CM,再浇一次水·并搭弓形棚。种子发芽后,床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春旱季节每天浇水两次。幼苗分株栽前,先整地,施基肥(复合肥、磷肥、厩肥等)。当苗高5era时,进行移栽,株行距5cm×20cm,每公顷52.5—60万株。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在表土上盖一层农家肥。苗木成活后浇一次稀的粪水,有利于苗木发根。

(2)嫁接繁殖


果梅

可在7、8、9月采用芽接或l、2月采用枝接。嫁接后要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7月中旬至8月底嫁接,必须用薄膜遮盖嫁接口,防止雨水进入。嫁接前15天,不能喷各种农药,以免芽接后死亡冬春干旱时,需及时灌水,但水不能浸入嫁接2月中旬,待嫁接芽长到20crn长时,剪砧(离嫁接口上部5一lOcm的砧木),以促进接芽健壮生长.一般在。清明”前后解绑。解绑后要及时灌水、松土、除草,但不能将泥土盖到嫁接口,并浇一次浓粪水。接芽萌动后,要及时抹去接芽以下部分砧木萌发芽,以促进接芽生长。

2.病虫害防治

果梅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和疮痂病,发现时可用1。1。100倍波尔多液连喷几次或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喷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和地老虎,可用药杀成人工捕捉。

5、物种分类

果梅包括7个变种和1个变型:

1.品字梅

主要特征是一花有2一?枚心皮,一花结果有数种类型,有1梗2果,果顶分开,中部相连之双套梅;有1梗2果,2果并联而分离之鸳鸯梅;有1梗3小果的小学士梅,l梗3—5果的五子梅等,均列为花果兼用类型。

2.刺梅(苍白梅、厚叶梅)

枝端转化为刺,叶硬、纸质、较厚,花果较小。此变种为果梅的主要类型。产四川西部至云南西部,生于山坡林中或溪边,海拔1700—3lOOm。

3.长梗梅(曲梗梅、垂梗梅)

花梗特长,约lcm,结果时俯垂;叶片卵形,先端尖渐。产云南西部至西北部,生于山坡路边、溪边或疏林下,海拔1900—2600m。

4.小梅(小果梅、炒豆梅)

叶、花、果均较其他类型小,果核小而圆,枝刺较多,叶色较浅。果小、肉薄。以半野生状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洱源、大理等县(市)和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云南大理地区称炒豆梅,用作砧木。

5.杏梅

果缝合线深,核蜂窝状小孔较浅,叶较大,基部近心形。在云南、四川一带多有半野生分布,生境与小梅相近。从缝合线较深、核蜂窝状小孔较浅、叶较大、基部近心形、枝刺较少等特征看,很可能为梅与杏或山杏等的天然杂交种。

6.毛梅

叶背面各部有黄褐色毛,叶柄密生柔毛,花梗极短、有毛;叶表毛较少。萼筒外面密生柔毛,萼片边缘有毛,外面密生柔毛。部分小枝亦有毛。云南大理分布甚广,福建南乎有野生。

7.蜡叶梅

叶片两面均被白粉而现蜡白色。分布于*林芝、通麦2100—2300m西南坡或河谷地带。在原产地与野梅处于混生状态,远观时梅丛中片片灰白,闪烁于绿枝之间,颇具观赏价值,但迄今未见栽培。1992年定为变种。

8.常绿梅

叶较厚,深绿色,在当年底或次年初,仍有宿叶存于枝头,等新叶长出后,宿叶渐渐落去。分布于云南、四川一带海拔l900—2400m的梅产区。1992定为梅的一个新变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