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鳍金梭鱼
中文名:暗鳍金梭鱼(拼音:ànqíjīnsuōyú);英文名:Blackfinbarracuda;学名:Sphyraenaqenie。暗鳍金梭鱼,又名暗鳍魣、针梭、竹梭、巴拉库答,为金梭鱼科魣属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非洲东南部至墨西哥、*,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中国*四周海域亦均有产。最大长度170厘米,重量7140克。常成大群数一起於日间活动,肉食性,以礁区的鱼类及头足类为食。
中文名:暗鳍金梭鱼
英文名:Blackfinbarracuda
体长:170厘米
体重:7140克
1、动物属性
界:动物界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纲:条鳍鱼纲Actinopterygii目:鲈形目Perciformes科:金梭鱼科Sphyraenidae属:魣yú属Sphyraena种:暗鳍金梭鱼S.qenie分布:印度-太平洋区
2、物种介绍
中文名:暗鳍金梭鱼(拼音:ànqíjīnsuōyú);英文名:Blackfinbarracuda;学名:Sphyraenaqenie。暗鳍金梭鱼,又名暗鳍魣、针梭、竹梭、巴拉库答,为金梭鱼科魣属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非洲东南部至墨西哥、*,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中国*四周海域亦均有产。最大长度170厘米,重量7140克。常成大群数一起於日间活动,肉食性,以礁区的鱼类及头足类为食。
3、食性
鱼类及头足类
4、习性
日间活动,成群活动
5、外形特征
暗鳍金梭鱼最大长度170厘米,重量7140克。体延长,略侧扁,呈亚圆柱形。头长而吻尖突。口裂大,宽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眼前缘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锐且大小不一之犬状齿,锄骨无齿。无鳃耙。体被小圆鳞;侧线鳞数120-130。具两个背鰭,彼此分离甚远;第二背鳍末端不延长;腹鰭起点位於背鰭起点之前;胸鰭略短,末端几达背鳍起点之下方;尾鰭於幼鱼时為深叉形,成鱼呈双凹形。体背部呈青灰蓝色,腹部呈白色;体侧具许多延伸至腹部之暗色横带,上半部横带倾斜,下半部则几垂直。尾鳍一致為暗色;余鳍皆為灰黑色。
6、生态习性
暗鳍金梭鱼主要栖息於大洋较近岸的礁区、内湾、潟湖区或河口域,常成大群数一起於日间活动。游泳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并无固定的栖所。肉食性,以礁区的鱼类及头足类为食。
7、地理分布
暗鳍金梭鱼广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非洲东南部至墨西哥、*,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