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抓饭
乌鲁木齐抓饭是**、乌孜别克等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饭食,多净手掇食,故汉语称之为“抓饭”。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清油。用它们混合焖制出来的饭,油亮生辉,香气四溢,味道可口,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里,总要做出大锅的抓饭招待亲朋戚友。
中文名:乌鲁木齐抓饭
所属地区:乌鲁木齐
特点:香甜可口
1、简介
乌鲁木齐抓饭是**、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喜食的传统饭食。因盛入大餐盘中以手抓食而得名。*语称泡劳。唐代史籍中译作“孛锣”。
乌鲁木齐抓饭
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节日以及其他喜庆日子,几乎家家都要做抓饭。食堂,餐馆多以抓饭配上薄皮包子出售,若再佐以奶茶和烤肉,则更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清代《西疆杂述诗》曾记载与上述大致相同的抓饭做法,称“若烹稻米,喜将羊肉细切,或加鸡蛋与饭交炒,佐以油盐椒葱,盛于盘,以手掇食之,谓之抓饭。遇喜庆事,治此待客为敬。”
抓饭是汉语名称,*语称波劳,原为波斯语,意为用(牛)羊肉、大米、黄萝卜、植物油混合焖制的米饭,因用手抓食故称抓饭。抓饭是*各族人民最喜爱的食物。它是吐鲁番*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抓饭与汉族八宝饭相近似。从味道上分有甜咸两种。甜抓饭多为素抓饭,主要原料为米、鸡蛋、黄萝卜、葡萄干、杏脯、花生仁和清油等。咸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为米、牛羊肉、黄萝卜和皮芽子(即洋葱)等。
*传统食用抓饭,是在客人们洗净手后,围坐在炕上,中间铺一块洁净的餐布,抓饭盛盘端来后,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饭”。如今,餐桌多用筷子、勺子。抓饭也就徒有其名了。
2、传说
乌鲁木齐抓饭
相传1000多年前,有个叫阿不都艾里的医生,他晚年时候身体虚弱,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这种饭色、香、味俱佳,很能激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得以康复。
周围的人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药方”就是羊肉抓饭。传说可另当别论,但抓饭确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颇多裨益。
3、制作方法
其制作过程为:先将带骨羊肉切成核桃大小的块,放入清油中煎炒,再加入胡萝卜、洋葱以及调料,焖至五六成熟,将淘好的大米放置肉上,添水将米漫过,文火焖熟即可。有时也用杏干、葡萄干、木瓜等做成甜抓饭。是款待宾客的上等饭食。
4、特色
羊肉入味,胡萝卜和葡萄干软中带甜,米饭浸透各种香味。
5、讲究
乌鲁木齐抓饭
吃抓饭有一定讲究,传统习馈是,先邀请客人们坐在炕上,当中铺干净餐布。
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淋洗净手。
待全部客人净手完毕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按2—3人一盘的间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们一番谦让后,即用手从盘中抓吃。用
手指将米团成小堆后送入口中。
抓吃时,务必注意,不得洋洋洒洒。抓饭之名由此而来。但一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也有例外,备有小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