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
落叶灌木。幼枝有长、短硬直糙毛或刚毛,壮枝节部常有大形盘状托叶,茎似贯穿其中。冬芽叉开,长卵形,具1对外牙鳞,有时具副芽。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10)厘米,两面疏生硬毛,下面中脉毛较密且近水平开展,有时几无毛。总花梗长0.2-1厘米:苞片线形,长为萼筒2-3倍。小苞片合生成坛状,无毛;花冠长1-1.3厘米,外面有柔毛,基部具浅囊,冠筒比裂片长1.5-2倍;花丝上部伸出花冠;花柱无毛,伸出。果熟时蓝黑色,稍被白粉,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中文学名:蓝靛果
拉丁学名:Loniceracaeruleavar.edulisTurcz.exHerd.
拼音:landiangu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川续断目
科:忍冬科
属:忍冬属
1、形态特征
株:落叶灌木。
枝:幼枝有长、短硬直糙毛或刚毛,壮枝节部常有大形盘状托叶,茎似贯穿其中。冬芽叉开,长卵形,具1对外牙鳞,有时具副芽。
叶: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10)厘米,两面疏生硬毛,下面中脉毛较密且近水平开展,有时几无毛。
花:总花梗长0.2-1厘米:苞片线形,长为萼筒2-3倍。小苞片合生成坛状,无毛;花冠长1-1.3厘米,外面有柔毛,基部具浅囊,冠筒比裂片长1.5-2倍;花丝上部伸出花冠;花柱无毛,伸出。
果:果熟时蓝黑色,稍被白粉,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
落叶灌木。幼枝有长、短硬直糙毛或刚毛,壮枝节部常有大形盘状托叶,茎似贯穿其中。冬芽叉开,长卵形,具1对外牙鳞,有时具副芽。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10)厘米,两面疏生硬毛,下面中脉毛较密且近水平开展,有时几无毛。总花梗长0.2-1厘米:苞片线形,长为萼筒2-3倍。小苞片合生成坛状,无毛;花冠长1-1.3厘米,外面有柔毛,基部具浅囊,冠筒比裂片长1.5-2倍;花丝上部伸出花冠;花柱无毛,伸出。果熟时蓝黑色,稍被白粉,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2、产地分布
分布: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产地:黑龙江南部、吉林、内蒙古、河北西部、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及四川北部
生境:落叶林下或林缘荫处灌丛中
海拔:2600-3500米
3、分类文献
LoniceracaeruleaLinn.var.edulisTurcz.exHerd.inBull.Soc.Nat.Mosc.37(1)(Pl.Radd.Monopet.):205et207,t.3,fig.1-2a.1864;Rehd.Syn.Lonicera72.1903;刘慎谔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511,图版CLXV.412.1955.——L.edulisTurcz.msc.exTurcz.inBull.Soc.Nat.Mosc.18(1):306,1845,prosyn.,etexFreyninOesterr.Bot.Zeitschr.52:111.1902.——L.caeruleaLinn.subsp.edulli(Turcz.)Hulten,Fl.Kamt.4:14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