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3-01-01 09:18:20
...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织金县的交界处的梭戛乡,海拔1400—2200米,面积120平方公里。所辖12个社区(自然村寨),总人口5000余人,距六枝特区*所在地40公里。

中文名称: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地址:高兴村陇嘎寨

邮编号码:553408

联系电话:0858-5530108

开放情况:免费开放

1、基本简介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织金县的交界处的梭戛乡,海拔1400—2200米,面积120平方公里。所辖12个社区(自然村寨),总人口5000余人,距六枝特区*所在地40公里。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中(国)挪(威)两国元首——*总书记和哈拉尔五世共同签署的文化项目,于1998年10月31日建成开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地处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境内,是乌蒙山腹地的一个苗族村寨。社区内生活着一个苗族的分支,共有4,000多人,至今仍过着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的苗族文化。这种文化非常古朴,有原始的平等、*风尚,有丰富的婚恋、丧葬和祭祀礼仪,有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十分精美的刺绣艺术。为保护和延续这支独特的苗族文化,中国和挪威*在此共建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2、历史沿革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文物部门对全省3个民族自治州和7个民族自治县进行了一次调查,获得22个民族村寨的调查材料60余万字,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从征集的4000多件民族服饰中,文物部门深深感到其中的人文价值面临消失的危险。

1986年,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来贵州考察。身为贵州省文物保护顾问的他,对陪同考察的人员说:“建设生态博物馆也好,建立民族村寨博物馆也好,都是目前博物馆界的尖端,如果贵州办一个这样的博物馆,那是全国第一。”

苏先生所倡导的生态博物馆,诞生于1971年的法国。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没有围墙,而是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文化遗产留存的区域,并引入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同时寻求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延续和发展。它们在全世界约有500座,是一种世界流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

但是,在资金仍然困乏的时期,这一计划也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愿望中。

199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年会在北京举行。同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学术委员的苏东海和挪威著名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教授参会。其间,两位学者就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过深入地探讨,并将目光共同投向了贵州。

第二年,杰斯特龙乘坐的越野吉普就出现在了进出梭戛的唯一通道上。山寨里的一切让他感到震惊:村寨仍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没有文字,刻竹记事,有独特的婚嫁、丧葬和祭祀仪式、音乐舞蹈等。他不愿按原计划离开,一定要在这里住一个晚上。这下可忙坏了乡里的*,忙着派人去山下买被子。但这些被子最终没派上用场。按照杰斯特龙的意思,他们在一块空地上点了一堆火,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自发地穿着盛装赶来,围着火堆又唱又跳。杰斯特龙彻夜未眠,用摄像机拍下了那个难忘的夜晚。

1995年4月,在苏东海和杰斯特龙等中挪博物馆学家以及贵州文物工作者组的共同努力下,一份《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出炉。

在初建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时,苏老与挪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之间就有一场很有意思的争论:长角苗女孩该不该读书。杰斯特龙先生怕现代知识污染了这个完美的文化;苏先生则认为应该让她们获得现代知识,让她们开阔眼界,从而提高保存自己文化的自觉性。

再后来,是当地人引不引入自来水的争论。外国专家认出,长角苗妇女由于长期背水,为保持身体平衡,有着独特的站姿与走姿,不应引入自来水;而中国学者认为,不能因为要保持当地妇女婀娜的身形,而要她们长此以往地背水。

虽然这些争论都过去了,但是封闭与开放、保护与开发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息过。但是,最终各方形成一个共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在一个仍然封闭落后的苗族社区建设起来的,兴起于欧洲的生态博物馆理念要在中国生根,必须要符合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之路。

1997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王后宋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挪威合作开发署与中国博物馆学会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签字仪式,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和挪威外交大臣沃勒拜克分别代表两国*在协议上签字。中国和挪威合作在贵州创建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1998年10月31日,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在陇嘎村内建成开馆。“中心”建设面积420平方米,按要求配有档案室、展览室、视听室等,濒临消失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被储存在这里。同时,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整体维修保护了村内10幢百年以上极具特点的民居,初步解决了村内水、电、路问题,新建了希望小学,编写了10万多字的《中国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

3、中挪共建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为了保护和延续这支独特的苗族文化,1995年,经中国和挪威文博专家考察后,撰写了《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的批准,正式列入了中挪文化交流项目。

1997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王后宋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开发合作署《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签字仪式,决定在中国建立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根据协议,按照国际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要求,1997年,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建设工程破土动工,挪威*为此项工程提供无偿援助88万挪威克郎(折合人民币80万元),用于场馆建设和征集实物。

梭嘎苗族社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则是博物馆的一个信息库,它记录和储存着本社区的文化信息,如通过录音记录下口碑历史,存放相关的文字资料、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物、文化遗产登记清单和其它本社区内的遗产等,通过陈列展览向观众介绍即将参观的文化的基本情况,并对观众提出行为要求,这些都通过视听媒介的综合介绍来完成。

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层生态博物馆--梭夏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成和开放,引起了挪威*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为使这一项目得到发展和延续,1999年3月16日,挪威环境大臣古露·弗耶兰在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出席共同出席了《关于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随后,挪威*官员又多次到贵州进行实地考察。1999年12月9日贵州省人民*正式批准建立花溪镇山、锦屏隆里、黎平堂安三座生态博物馆,至此,形成了包括梭嘎在内的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2000年9月5日,龙超云副省长率贵州省*代表团出席了中挪文化合作项目——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签字仪式。

在贵州中部六枝特区与织金县交界处的大山群中,世居其土的是一支不足5000人的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支系。陇戛寨作为梭戛乡12个自然村寨中的一个,在民俗文化上是颇具代表性的。

4、风土人情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据当地传说,清初吴三桂平定水西宣慰使安坤后,很多依附安氏的苗民四处散逃,躲到织金、郎岱交界森林中的这部分“箐苗”本世纪以来,逐渐聚居在梭戛方圆近百公里的地界内。为了哄吓、迷惑林子里的野兽,头上便戴上了奇特的头饰,这种头饰先是在头发中扎上牛角样的木板,然后用麻线、毛线、头发等盘结而成。“头发”重者2公斤有余,披散下来的长发竟有3米,这种头饰今天成了这支苗裔的标志。

沿着石块铺设的路面走进陇戛苗寨,路边檐下晾晒着摊开的麻秆,其撕剥下来的麻丝经过古老纺车横编竖织就成了厚实的麻布,经过苗家女子的一双巧手配以蜡染细白布,便可缝合成别致的苗装。陇戛苗寨寨上女孩五六岁就要学绣花,八九岁便操持着学蜡染,先是用扁平的蜡刀点沾蜡液,在细白布上勾画记熟的图案,然后将画好的布放入染缸染色,再用水煮去蜡,一块上好的“花布”便呈现出来了。在陇戛的房前屋后,今天依然有机会观看苗家女子手上的绝技。

陇戛苗族的三眼策声是扯心扯肺的呜咽悠越,如果是在皓月下的寂静夜色里,低郁的曲调如泣如诉,穿透时空,一个古老民族在千回百转间可以重回历史!三眼箫、口弦、木叶、唢呐、芦笙、牛角等共同构建了这支奇异苗裔的情感宣泄体系。

刻竹结绳记事似乎是失传的故事,在陇戛却是日常的记忆。老人过世,用“刺竹”记录各寨馈赠的礼物礼金,红白喜事完毕,主事者与主人家当众报账,无异议则烧竹毁绳。陇戛的婚葬是一幅奇异的民俗画面,是一段悠远的历史。

陇戛苗寨寨中大小事宜,自有寨老、寨主、鬼师这类自然领袖做主,内外纠纷、婚配丧事、行医算命……事无巨细,各司其职,条理分明。

陇戛民族节日中有特色的是跳花坡、祭树节、祭山节及耗子粑节。每年正月初十为盛大的跳花坡日,花坡场*栽插一棵花树,青年男女围绕花树吹芦笙、跳舞,到坡上对歌,歌为媒,舞传情,恋爱人生。祭树节是在农历二月第一个龙日于寨子附近找一处茂盛林子,寻一棵最古老最高大的树作为祭祀对象,全寨人家凑集猪、鸡、粮食,待鬼师或家师咒词后,在古树下挖个坑埋下4—5个装满水的土坛子,用石板盖住,此刻外人不得窥视,族内人等不准随便走动,妇女更是不得参加。先是在树下祭祀,杀红毛公鸡请祖先享用,祈请祖先保佑。事后全村所有男性痛饮大喝一台,祭树方告完结。农历三月初祭山节则在三月第一个龙日举行,程序一如祭树节,只是鬼师或家师要将埋下的水坛打开观察水的盈缩,以预兆当年的收成和祸福。据传说,远古时候有一年耗子很多,四出损害庄稼,老人们自发组织打死耗子,确保了农业丰收。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十一月当地人都要过耗子粑节,组织人们打耗子,以丰盛的饭菜祭祀祖先。

由于梭戛乡与外界少有联系,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才得以保存至今,因而倍受文博界的青睐,1998年中国(中挪合建)第一家生态博物馆落户梭戛。该博物馆由原生状态的梭戛12个村寨及建在陇戛寨脚的资料信息中心组成。资料信息中心圆石垒砌咸的寨门伸出两只精壮的牛角状饰物,气势不凡;进入大门,抬望眼,便是一组民风淳朴的民族建筑,杉木结构的房子嵌着花格子窗户,这是当地民居的“再版”,茅草顶屋脊加厚堆高别是一番风味……集信息搜集整理、资料文物展示和接待功能为一体的信息中心除了要向观众、游客介绍即将参观的特定文化的基本情况外,还将告诉人们作为一名观众或游客的行为要求,以及他们将要看到和经历什么,然后顺着山道便可进入陇戛苗寨。

5、发展条件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1997年建馆,1998年对外开放。至今,已先后接待了挪威、法国、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到长角苗社区考察、观光、旅游,接待中外游客8万多人次。人们在欣赏长角苗古老独特的风情文化的同时,也对这里的贫穷落后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与外部世界接触的增加,长角苗族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也产生了强烈的改变意识。现在,许多上学的长角苗女孩子,已经改穿汉装。“与众不同,人家会笑话的。”她们中的许多人对此深有体会。

贵州省人民*为了消除陇戛寨居民的极端贫困现象,在村寨保护区外为村民建设了新房,使大部分居民搬迁入了新居。

水资源匮乏限制了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对外开放,每年有五个月陇戛寨处于缺水状态。目前情况下,也许应当选择雨季对开放,以收取部分门票补贴村寨内居民和参与表演的村民,可能是减少和限制村民向旅游者伸手要钱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6、旅游介绍

地址:贵州省中部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境内

门票:没有门票

餐饮:梭嘎乡的街上有清真餐馆,味道不错,价格也不贵。如果是在苗寨,可在乡民家搭伙,十元钱就可以吃得不错了,苞谷饭、老腊肉、土鸡等味道都很好。

交通:1、贵阳、安顺等地均有到六枝特区的车。贵阳到六枝,40元/人,车程2小时45分;安顺到六枝12元/人,车程1小时15分,路况良好。也可乘火车前往。

2、六枝到梭戛乡,从早上7:30至下午16:30,每2小时一班,15元/人,人多可讲价,车程2小时,路况一般。

3、长角苗风情主要集中在陇戛及周边几个寨子。生态博物馆(门票5元/人)在陇戛。从梭戛乡徒步到博物馆约4.5公里,都是上坡的碎石路,较好走,也可以雇三轮摩托前往,10元/辆。

住宿:1、在梭嘎可住在生态博物馆有床位,大约20元/人。面对群山,视野开阔。但如果山上停水,住宿条件会相对较差。

2、要露营的话可以选择新落成的陇戛小学。学校附近有自来水、厕所,小学的操场是不错的露营地。

3、陇戛小学对面有几排新建的整齐划一的石头房子,这是一年多前*兴建的解困房,现在不少村民已经搬到这里来了,所以这里也叫陇戛新寨。可以跟老乡商量住在他们家,不过自已要有睡袋、防潮垫等装备,因为老乡家通常没有多余的床。另外,不要在老乡家里白吃白喝。

上一篇:彭高平

下一篇: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