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
文峰塔是修水县璀璨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千年县城的唯一象征,清嘉庆年间(1804年)重修过,*期间被毁。作为千年县城唯一象征的文峰塔奠基重建,成为修水旅游的又一个新景点。
1、景区概览
始建于唐(公元800年)的文峰塔是修水县璀璨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千年县城的象征。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道光皇帝之师、本县汤桥人万承风为首等25名乡贤,各捐银三百两集资重建,嘉庆十一年(1806)七月塔成,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楼阁式石塔,底平呈六方形,七层,高二十余米,有门窗,可攀登观望。塔旁原建有文昌阁。文峰塔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直耸立“东渡之阳,凤渚之岗”,俯视修河滔滔东去。
2、古塔轶闻
修水文峰塔
3年后,朱圣哲迁调离县。又隔5年至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在一次狂风暴雨中,文峰塔“坍塌其半”,其原因后任知县言朝樾在《重修丈峰塔记》中所说是:“盖土木工之流弊也”。而老辈人据民间流传下来的某某县丞,从中作弊而造成的,言知县是“官官相护”,把责任全推在土木工人身上。
规格不一,负重力不平衡,才建八年,“坍塌其半”,这在我国的建塔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事例。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云南陆凉州人士刘照藜(鹤圃)任武宁知县,见东渡凤岗文峰塔颓败,便以自己的养廉金设宴款待城乡诸士绅,提议修复此塔。从这年秋天开始,第二年夏季竣工,重整3级,新增2级,共费银800余两。文峰塔从公元1805年直到1966年“*”被毁,历经16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直耸立“东渡之阳,凤渚之岗”,俯视修河滔滔东去。
刘照藜知县去后的11年,江苏常熟人士言朝樾来武宁接任知县,得知文峰塔倡建和复修的经过,甚有感触,援笔写下《重修文峰塔记》以记其事,使后人知悉修复和由七级增高为九级的过程,也留下了修复者之名。这位言知县因政声好连任6年,直到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才离任。
3、艾候古国
古塔夜景
斯地有塔,已逾千年。始建大唐贞元,浮屠号曰文峰。继造宋朝嘉泰,再修清代嘉庆。补地偏,阻九龙,先辈低首,曾斩棘探穴;案南山,环修水,巽位高耸,主人文聿兴。惜炸毁于*,时触目而惊心;存文图有史藉,萦记忆于百姓。
欣逢盛世,人和政通,党政决策,强工兴城。创建文明生态,彰显山水园林。重建文峰宝塔,补山水之形胜;再现千年城标,助文风之盛兴。旧址新建,奠数百世之宏基;投资募款,顺八十万人之心声。砥砺三夏,磨练九冬,历时四载,精琢而成。塔式遵从旧制,高十一丈有奇。青砖素洁,七层飞递;褐碧檐拱,六面玲珑。构真假两门之中和,寓阴阳一对之相生。三十六米雄伟,壮文固社;四十二铃叮铛,祈祥镇洪。四野逶迤,容寰宇之*思想;一塔擎天,树天地之独立精神。
*添胜景,我辈喜登临。放目远眺,万象缤纷。东腾旌阳紫气,南升桃里祥云,西来修江三千水,北耸幕阜万仞峰。指县治如仙境,展时代之新风,两岸竟秀,一水穿城。三区并开发,凤凰振翅仙姑舞;四桥似彩虹,南送商贾北迎宾。
宝塔建成,万众欢欣,记其缘起,勒石为文。
颂曰:魁星点斗,以文为峰,内外昭融,灵窍玄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才蔚起,腾蛟起凤。
4、修缮工作
2008年11月修水重建文峰塔第六层楼面已铺设竣工,建设资金初步框算总投资约需4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通过筹集资金和社会募捐,其总体设计仍保留其原地址、原高度、原风格、原设计的个性特点,并将在周边建设雕塑、石刻,种植名花名木与之相衬,力图把文峰塔建成体现修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2009年内外装修完毕,重现千年宝塔的昔日风采。
5、开放时间
6: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