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益
李家益(1918—1974),*开国少将,安徽金寨县桃岭乡铜缸冲人。1929年加入童子团,31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团,35年入党。红军时期,在红四军任宣传员,曾一人俘敌一个连而提升为指导员。后任团政治处共青团委书记、师部参谋、川陕省指挥部参谋、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秘书、红四方面军司令部4局队列科参谋代科长。
中文名:李家益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金寨县
出生日期:1918
逝世日期:1974
职业:将军
1、人物简介
北京卫戍区原司令员
李家益是安徽金寨人,1918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历任红四方面军4军11师32团政治处宣传员、团委书记、12师参谋、西路军队列科代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军委一局科长、八路军129师385旅警备5团参谋长、旅参谋长、华东野战军3纵7师参谋长、9师参谋长。参加了鲁南、洛阳、济南、淮海等战役。建国后,任25军参谋长、24军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参谋长、副军长。参加了朝鲜东海岸元山防御作战、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1965年7月至1966年5月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后调任装甲兵副司令员。李家益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家益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2、生平经历
1935年5月参加长征,长征胜利后,渡黄河加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敌奋战数月,西路军遭受重大牺牲,沿途乞讨,辗转跋涉1年多,两次翻越冰封的祁连山,到达陕北,回到*怀抱。抗日时期,任抗大3分校训练部指导员、参训队队长、军委1局作战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团参谋长、旅司令部1科科长。参加了与日伪顽多次战斗,在保卫晋绥抗日根据地斗争中,多次立功。解放战争时期,任385旅参谋长、鲁南10师、华东野战军3纵7师、9师参谋长、三野司令部行政处处长。1947年1月参加了鲁南战役,2月参加了莱芜、孟良固等战役。1948年2月参加了洛阳战役,6月中旬,参加开封战役,6月下旬参加睢杞战役,先后歼敌十万余人,受到华野记功嘉奖。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在围歼黄伯韬兵团战斗中,再立战功。1949年12月进军福建剿匪,为安定边疆、建设东南沿海防务,做出了贡献。建国后,任25军参谋长、24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1952年10月赴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秋季反击作战,经44天的战斗,击退了敌人向朝鲜蜂腰部元山的进攻,取得了战役的胜利。1953年6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夏季攻击战。由于战役的不断胜利,迫使美伪军停战谈判。1955年2月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9月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一级解放勋章各1枚。随后历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军委装甲兵第一副司令员。在北京军区工作时,足迹遍布三北四个军区。1963年担任天津地区抢险抗洪总指挥,在暴风雨中乘汽艇到险情最重的地域视察。在装甲兵工作时,他是唯一的,钻进坦克抓科研的兵种首长,并带病工作到最后一息。
1931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时年13岁。
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同年6月加入中国*。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参加了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敌人浴血奋战数月。在部队弹尽粮绝,伤亡严重的情况下,与*团成员组成突围小组,沿途乞讨,经过1年多的艰苦辗转跋涉,两次翻越冰封雪冻的祁连山,终于到达陕北,回到党*的怀抱。
1941年5月1日由时任*军委参谋长叶剑英亲自主婚,与林彬结为伉俪。在反围剿、抗日战争及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南征北战,始终置身于战火之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1931年4月参加红军,8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在韩摆渡战斗中立功,受到军首长表扬,并提升为连指导员。1932年7月红军围攻麻城,他指挥全连守住一个山坡,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直到主力赶到全歼该敌,俘敌旅长章祖卿。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二团共青团委书记。1933年5月,任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秘书。6月加入中国*。参加长征,胜利后编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敌人血战数月。西路军受挫,他沿途乞讨,辗转跋涉一年多,两次翻越冰封雪冻的祁连山,到达陕北。
1939年9月,入瓦窑堡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任三分校训练部军事教员、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三八五旅警卫五团参谋长、三八五旅司令部一科科长等职,在保卫晋绥抗日根据地斗争中,多次立功。
1945年,任三八五旅参谋长,率100余名骨干去山东开辟新区,经过日本侵略军多道*线,到达新战场。翌年任鲁南十师参谋长。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和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在枣庄、峄县地区全歼*整编二十六师、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5万余人。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七师参谋长,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1948年2月任第三纵队九师参谋长,3月参加洛阳战役。该战役歼敌青年军二○六师两个旅及保安部队近两万人。解放洛阳、新安、渑池、偃师等城,切断中原与西北敌人的战略联系,巩固并扩大了豫西解放区。因在战役中多次立功,受到华东野战军记功嘉奖。6月中旬,参加攻打开封战役。下旬参加睢杞战役。11月参加淮海战役,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战斗中再立战功。1949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参谋长,进军福建剿匪,加强东南海防建设。
1952年9月,李家益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军参谋长,10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秋季反击战。其间,他一面组织学习,一面指挥练兵,进行坑道作业,训练神枪手、神炮手和突击小分队。经44天战斗,击退敌人向朝鲜蜂腰部元山的进攻。1953年4月任二十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6月参加夏季攻击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各1枚。1957年6月于军事学院毕业,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1965年7月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6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副司令员。1974年1月16日在北京病逝。
3、人物成就
在毕生的戎马生涯中,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反围剿斗争,两万五千里长征,鲁南战役,山东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平汉、陇海战役,洛阳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进攻战役等。历任共青团委书记、川陕省指挥部参谋、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参谋训练队队长、团参谋长、旅参谋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一副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军委装甲兵第一副司令员等职。一生当中结识了数不清的革命战友,如徐长勋、曾宪国、许世友、王必成、皮定均、张震、张才迁、张爱萍、许光达、杨成武、杨勇、廖汉生、董振海、李德生等,同他们一起革命工作。去世后,徐向前元帅亲临八宝山送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