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泉州北管

科普小知识2021-07-12 19:36:10
...

泉州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在多种形式音乐影响和交融下形成民间音乐艺术,具有江南民乐幽雅的神韵和闽南音乐委婉秀丽的风姿,在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简介

泉州北管音乐,又称北管,与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是广泛流传于泉港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北管社团。

北管与周边的南曲、高甲、芗剧、莆仙戏等音乐融合渗透,并受闽南、莆仙交汇语系的影响而产生的新乐种,唱腔为普通话,采用"支声变调"演奏法,属江南丝竹乐范畴。其曲调幽雅、古朴、明快,具有江淮一带民间音乐的特色,且有江南民乐幽雅的神韵和闽南音乐委婉秀丽的风姿。

泉州市泉港区地处美丽富饶的湄洲湾南岸,邻近港澳,面对*,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这里既有南音、芗剧、高甲戏、木偶戏,又有莆仙戏等民间艺术形式。泉州北管正是生长在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和艺术氛围中的一朵民间音乐奇葩。

2、历史溯源

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泉州北管经历了萌芽发展期(19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20年代)、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低潮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于1976年)、恢复期(1977年至1994年)和革新发展期(1995年至今)五个阶段,一直传承至今。

3、艺术特色

泉州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曲即声乐曲,代表性曲目有《四大景》《红锈鞋》《采桑》《采茶》《玉美人》《纱窗外》《层剪花》等;谱即器乐曲,代表性曲目有《六串》《行板》《平板》《下山虎》《拾相虎》《四板》《八大板》《江南大八板》等。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谱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京剧曲牌。

泉州北管的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使用衬词“哎哟”,演唱采用官话(湖广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在曲的前奏部分和乐句、乐段结束处演唱者常是边唱边执打击乐器伴奏,给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

泉州北管的乐器沿用了江南丝竹乐的乐器,参用了闽南和莆仙音乐的乐器,除了京胡、笛子等,还有其独有的(左人右尺)胡、双清、瓢胡等。

泉州北管的记谱方式采用工尺谱,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为基本音符,但又不完全像工尺谱。北管记谱则受演奏的影响,特别是弦乐器,在记谱上只有“六五”两音低八度用“合士”代表,而其它的“上尺工凡乙”五个音,不管高、低八度都是这几个字。也有发现简谱、工尺谱结合记谱和只有板没有其它记号的记谱方式。

4、传承意义

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具有遒劲、朴实的个性,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做好泉州北管的挖掘整理工作对于研究*北管、日本御座乐与泉州北管的渊源关系,中日、闽台和泉港与广东、江苏、浙江的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以及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北管"一度没落。所幸"北管"音乐有着一批坚强的卫士,那就是当地的民间老艺人和"北管"音乐爱好者。凭着对"北管"音乐的痴迷,每有演出,他们不管身在何处,都是招之即来。

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北管"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它与*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

历经沧桑的"北管"音乐也有让人担忧的问题。首先是"北管"艺人的青黄不接,现在十余支的北管乐队,有艺人约一百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八十多岁,六十岁以下从事北管艺术的为数极少。为此,当地*已在小学校开设"北管"兴趣小组,聘专业的老艺人授艺,希望能逐渐扭转北管艺人后继乏人的局面。

上一篇:智化寺京音乐

下一篇:靖州苗族歌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