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智化寺京音乐

科普小知识2022-02-14 19:50:57
...

智化寺京音乐是我国现有古乐中惟一按代传承的乐种,自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从宫庭传入智化寺,在智化寺传袭560余年从未间断,现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出自于宫庭,传承于智化寺,他集宫庭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与西安都城皇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以及福建南音齐称为中国“五大古乐”。智化寺京音乐曲调空灵神秘,古朴典雅,至今仍然保留着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位于北京市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因其保留了流传近500年的京音乐,而成为中国古老音乐的传播中心之一。

智化寺建于1446年,原是明英宗的弄权太监王振的家庙。王振笃信佛教,将明朝的宫廷音乐带出宫院高墙,并汲取了当时民间音乐精华,聘请了大量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的乐僧在寺庙中弹奏演唱,逐步演化成京音乐这种古老又独特的音乐形式。智化寺音乐作为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至今仍使用传统的工尺谱来教习传唱,所使用的乐器包括九云锣、管子、笙、笛、鼓等。

2、智化寺简介

坐落在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建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因英宗赐名而得名。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帝御赐的寺名,“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

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的北京智化寺至今已经历了560余年的沧桑风雨,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保存完整的四进殿宇堪称目前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座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为一体的禅林净土。倘佯在殿宇院落中,或漫步或小憩,追溯它兴衰隆替的历史,品味它美轮美奂的建筑,礼拜塑铸精湛的造像,欣赏色彩依旧的壁画,瞻仰历朝历代的佛经,看呢喃的雨燕在钟鼓楼上下穿梭,任历尽沧桑的古乐从心灵拂过,是每一位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难以寻觅的情怀。

智化寺初建之时是明英宗时期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宦官王振,山西大同(今河北蔚县)人,早年入宫,接受教育。英宗朱祁镇当年被立为太子时,王振以东宫局郎之职侍奉左右,与英宗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英宗即位时,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张氏及宣宗朝旧臣辅政,王振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深得英宗宠幸。据《明史·宦官传》记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正是从正统七年开始,王振真正开始了无所顾忌的专权生涯,使明仁宗、宣宗开创的宽厚仁爱、繁荣昌盛的中兴局面转入到宦官专权时代。此后,太监汪直、刘瑾、魏忠贤相继步王振的后尘,对明代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入犯明朝,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由于王振越俎代庖、指挥无能和骄傲轻敌,明军在土木堡战败,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智化寺数百年间香火不绝、法事不断,善男信女出出进进热闹非凡。直到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御史沈廷芳路过禄米仓胡同,见到智化寺“其后殿西庑,逆振之像,俨居高座,玉带锦衣,香火不绝。殿西檐下现有英宗谕祭之碑,褒其忠义”。沈廷芳曾经参与《明史》的校阅工作,熟知王振专权害国,“观览之下,不禁发指”。出于对宦官专权“渎乱朝纲”的憎恨,他上奏皇帝,请求仆毁王振塑像、拉倒石碑,“以示惩创”。这一奏议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批准。

此后,智化寺变得破败不堪,尤其在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拆毁,寺院建筑更是残败,往日神采飞扬的佛像蒙上了厚厚的尘土,参天的古柏被砍伐殆尽。民国时期,智化寺内的僧人只有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日伪统治以后,寺内情况更加恶化,院内住着各种小生意人家,佛殿内经常停放棺柩,尘土垃圾、污泥秽水,狼藉满地。

1952年底,音乐家查阜西、杨荫浏等人采访智化寺京音乐,认为“最晚也和北宋的‘鼓吹教坊’有关”。1954年京音乐研究会成立。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1992年,在智化寺原址上成立的北京文博交流馆(以下简称文博交流馆),其建馆宗旨是成为文博信息交流的窗口,包括北京地区博物馆馆际之间的交流、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组织、民间收藏家之间的交流等等。围绕这些宗旨,北京文博交流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古老的智化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3、京音乐

传统智化寺的音乐又称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来源于明代宫廷礼仪音乐,是我国现有古乐中惟一按代传袭的乐种,至今保存完好。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智化寺的工尺谱本带有纪年,最早的一本是在康熙三十三年,由15代艺僧永乾抄录完成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一个僧人在收拾藏经柜时发现了这个珍贵的谱本,便送给了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杨荫浏先生拿着谱本和寺院里25、26代艺僧所吹奏的音乐做比较后,发现与几百年前的音乐相比,保持得非常完整,没有一点私自加进去的演变。由此学术界推证,智化寺560年的音乐没有任何演变。

4、工尺谱


曲谱

智化寺音乐的记谱,采用的是中国古老的工尺谱,其中将“乙”记作“、”,将“工”记作“∣”,与宋代俗字谱相同;而板用“ソ”,则与唐代半字谱相同。

工尺谱是中国古代音乐所使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就像我们今天使用五线谱或者简谱来记录音乐一样。其中的“尺”字的读音为“che”,这一特定的读音是古代乐师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并不一定有音韵学上的传承根据。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最晚可能产生在晚唐五代。这种乐谱随着音乐的发展与不同地区、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在音高、节奏、调名等符号的记写方法上也有所改变,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工尺谱,与后期通用的工尺谱就有相当大的出入。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昆腔在南北各地的流行,在昆腔谱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应用最普遍、也最常用的谱式。

这种谱式的音高符号,一般说来属于首调唱名法(其他的工尺谱很多是用固定唱名法),如“上(相当于简谱的“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也有以“合”作“1”的工尺谱)。它的七个字的顺序,各地略有不同,发音和写法也稍有区别。假如低一个八度,除“六、五”改成“合、四”外,就将“尺工凡”等字的最后一笔划向下拖一个尾巴,在这里不方便输入样字,但古人用毛笔很容易书写出这样的字型。高一个八度则加一个“亻”,高二个八度就加一个“彳”,如“仩”等。此外,还有叠音(丶)、豁音(√)、落音(’)、擞音(乡)等补充符号。叠音即前音的重复,如“六丶”,实即“六六”。豁音即在前一音之后加一个高于前者一个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的较短、较弱的音,如“五√”,实即“五仩”。落音与豁音相反,是加一个低于前一音的音,如“五’”,实即“五六”。擞音就是颤音。

它的调号以上字调(b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b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在这七个调中又以小工调、正官调、尺字调、乙字调等最常用。

5、乐器

演奏智化寺音乐的乐器与我国一般民乐所用的乐器有所不同,分为两类:一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管、笛;一是击奏乐器,有云锣、鼓、铛子、钹、铙、銛子等。

吹奏乐器


管子

管:古称筚篥,俗称管子,为双簧单管竖吹气鸣乐器。在智化寺音乐中,管的形制为九孔,前七孔,后二孔。宋陈旸《乐书》(1099年)讲到筚篥时曾说:“其大者九窍”,其注云:“今教坊所用,前七空,后二空,以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十字谱其声。”可见,现在智化寺的九孔管正是唐宋教坊音乐筚篥的遗制。它是智化寺音乐的主奏乐器,在乐队中起着骨干作用。在演奏中,旋律很少加花,注重禅韵,要求演奏者具有娴熟的技巧。智化寺音乐的管有大哨、小哨之分,适用于不同调性的乐曲。

笙:单簧多管抱吹气鸣乐器。早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龠禾”字(和,即小笙)。智化寺音乐的笙是十七簧笙,在管序和音位等方面明显沿袭宋制。在宋陈旸《乐书》(1099)卷150“义管笙”条曰:“圣朝大乐所传之笙,并十七簧。旧外设二管,不定置,谓之‘义管’,每变均易调,则更用之。”用十七簧而不用义管。现在智化寺的笙也是如此。笙在智化寺音乐中起着重要的融合作用,其演奏突出节奏和强弱起伏。

笛:俗称“笛子”或“横笛”,为边棱音横吹气鸣乐器。在智化寺音乐演奏中,笛的演奏最为活泼,常常以流畅的花音和装饰音穿插于古朴的旋律之中。

击奏乐器


九云锣

云锣:古称“云璈”,民间称“九音锣”,为击奏体鸣乐器。由十面小锣组成,又叫十面锣。因最上方的一面不常用,故民间称之为九音锣。云锣的大小相同,锣面直径均为8厘米。因厚薄有别,所以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锣面无脐,边缘钻小孔系绳固定于木架上。云锣音色清亮,极富色彩,多奏旋律骨干音,多作同音反复,起到加强节奏感的作用。多用左手持锣架木柄,右手持锣棰敲击。智化寺云锣,为明成化年间制作,音色醇美,称得上是一件地地道道的文物。

鼓:击奏膜鸣乐器。智化寺音乐所用鼓为堂鼓,以木为框,两面蒙牛皮。演奏时,将鼓放在木架上,用双木槌敲击,打出各种节奏花样。鼓的演奏抑扬顿挫,运用灵活,清逸洒脱,起着稳定节奏的作用。

铛子:击奏体鸣乐器。由小锣和木架组成。小锣平坦无脐,用绳悬系于木架上。演奏时,左手执木架立柱下端,右手执小棰敲击,发音清脆。在演奏中用于击节。

钹:是常见的打击乐器,拍奏体鸣乐器。古称“铜钹”,民间叫做“镲”。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正中有孔,穿系绸条或布条。以两片为一副。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其历史久远,表现力强,在佛教音乐中是一件不可缺少的法器。

铙:拍奏体鸣乐器。铙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但有区别:铙的碗顶平而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钹的碗顶圆而大,其径约当全径的二分之一。铙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演奏铙时,双手各执一面互击,有平击、侧击、闷击等手法。

銛子:拍奏体鸣乐器,俗称“小镲”。形状与大钹相同,略小。銛子音色清脆、明亮,常常用于表现欢快的情绪。

6、艺术特色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

它在传承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不随意增删变易,注重保护继承。智化寺京音乐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变迁提供了典型的生动实例。从现有资料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京音乐与唐宋古乐有关。

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许多方面保存了宋、明旧制。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

智化寺音乐曲目现存共有48首,在气魄恢弘的宫廷音乐和超凡脱俗的佛教音乐中,又融合了几分民间音乐的热情活泼。这从现存的词牌名字可以看出,如清江引、千秋岁、金字经、华严灯赞、滚绣球、水鸭儿等。

智化寺的京音乐,使用的乐器有八种,各曰:云锣、铛子、铙、钹、子、管(古称筚篥)、笙、笛。但在有些方面,与民间一般乐器不同。如笙,民间一般为十三簧,而智化寺的笙为十七全簧。笛的音调也高。而管子,为京音乐的主要乐器,民间一般八孔,智化寺则为九孔(前七孔,后两孔)。云锣,又称九音锣,最早为明成化年间制作,音色醇美,也称得上是一件文物。铛子,演奏时用槌敲击,声音柔和,别具一番特色。

京音乐共约300余首乐曲,但至今只有48首乐谱。其乐器分为两类:一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管、笙、笛;一是击奏乐器,有云锣、鼓、铛子、钹、铙、子等。乐队编制为9人14件乐器。

7、文化传承

2003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宋大川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会上呼吁,抢救濒临灭绝的无形文化遗产——京音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由北京市文物局支持的智化寺音乐保护与传承项目正式启动。2004年8-10月,81岁高龄的智化寺音乐第二十六代传人张本兴带领着学习智化寺音乐已有十年之久的六名弟子参加了CD专辑的录制工作。为了保证录音品质,展现智化寺音乐原貌,特意进行分轨录音,共录制现存乐曲38首(包括两首唱谱),不仅包括小曲如《喜秋风》、《清江引》、《梅花引》等,还包括一些大型套曲如《四季》、《金五山》、《好事近》等,由张本兴一人演奏鼓、云锣、钹、銛子四种乐器。相对过去,这次是曲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这对于挽救和继承智化寺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5年6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由*文化部负责组织申报、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名录,形成*和省、市、区县四级名录体系。

在查看了智化寺京音乐古老的工尺谱、古乐器和2004年的录音成果以后,领导们和专家们认为如果智化寺京音乐能成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那将对智化寺京音乐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南音

下一篇:泉州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