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五大调
鲁南五大调又称郯马调、郯马五大调,是流行于山东省南部的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地的汉族民歌套曲。因集中流行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马头一带而得名的郯马五大调。2008年,临沂市郯马五大调与日照市同类项目合并为鲁南五大调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集中流行于郯城县的郯城镇、马头镇,尤以马头镇的和平街、胜利街等村街传唱的人最多。郯马五大调这一汉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其中有些曲牌如满江红、淮调、大寄生草等远在13-17世纪(元明两代)就有了,但关于其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在明朝时从云南、贵州等地传来的,又有人说是在17-19世纪(明清时期)从江苏的扬州、灌县一带传入的。从其题材、曲调、演唱形式分析,它和清代流行于扬州一带的扬州清曲十分相似。因此,有专家认为五大调从江苏一带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据考证,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传入郯城的主要途径是水路交通和商贸活动。郯城县马头镇坐落在沂河岸边,17-19世纪(明清时期)是一个商业重镇,商贾众多,店铺林立,与江浙一带的商贸联系十分密切。据专家推断,是众多的客商把苏浙一代的汉族民歌带到了马头镇,并与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郯马五大调。郯马五大调一经传入便受到大批青年的追捧,他们纷纷学唱、演唱五大调,并自发成立了玩友社、乐合班、同乐会等班社;当地的商家和士绅也很喜欢五大调,他们认为五大调比较高雅,有堂会、各种庆典的时候也请郯马调艺人去演出;当地的一些文人学士更是对五大调十分关注,好多人为五大调填上了新的歌词,这些歌词内容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老百姓的生活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这样,郯马五大调在马头镇一带得以发展,兴盛起来。
2、艺术特色
演唱形式
郯马五大调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群唱两种。坐唱流行于郯城等地,演唱者一人或二人,伴奏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如二胡、柳琴等可有可无、可增可减,演唱与伴奏者围桌而坐,其演唱形式类似一般曲艺。群唱时数人至十数人不等,大家围拢一起或横排为两行,部分演唱者手持乐器,边演唱边伴奏,有的吹,有的拉,有的弹,有的打。
主奏乐器
五大调主奏乐器,第一代传人是用三弦、二胡、竹笛、月琴、筝、箫、扬琴等。第二代传人用三弦,扬琴、竹笛、其它就很少用了。击打乐,第一代用铜制碰铃、瓷碟、铜酒盅、(第二代改用瓷酒盅)茶碗,(现已失传)瓷碟的打法和拿法是:(1)拿法,左手食指和拇指上下夹在碟的中心,筷子放在食指和中指间缝中,然后筷子在中指下方伸到无名指上方,敲击碟子的边沿。再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只竹筷下三分之一处用上三分之二处敲打碟子的边沿。打法是:(1)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后半拍。(2)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把竹筷的下三分之一,来回抖动,竹筷的上三分之二放在碟子的边缘,这样就能发出连续的敲击声。连续的敲击声,术语称,连击。多用在曲调的托腔中,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或间歇进行。(3)右手上下敲击法。
酒盅的拿法,手的中指插进一只酒盅中心,食指和无名指放在酒盅外边,夹住酒盅。拇指托住另一只酒盅的底部。口往上。这样上方的酒盅上下动,就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打法,(1)随着节奏上下动。(2)上酒盅贴着下酒盅抖手腕就能发出连击声。这中打法术语叫抖盅,多用在欢快的旋律中。(3)天女散花打法。(4)怀中抱月打法。(5)金鸡独立打法。瓷碟传统的是主唱者打。酒盅是伴唱和乐队打。唱法是分主唱和伴唱。伴唱包含乐队。演出时都在台上,便与感情交流和互动。
伴奏乐器
郯马五大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箫、笙、二胡、三弦、琵琶、月琴等。有时兴起还会敲起酒盅、碟子、碗等,不仅声音清脆动听,而且姿式优美、形式活泼、别具一格,颇有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意思,参加演唱的多是渔民和农民。郯马五大调的题材内容较广泛,有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有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但最突出的还是表现生离别怨、思郎盼夫的,它的歌词典雅秀丽、刻画细腻、词藻考究。在当时,很受人们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艺术馆曾多次派专家来郯城、马头搜集整理“五大调”,并有130首曲目编入《山东省民间歌曲集》。
3、艺术价值
郯马五大调从产生到现在已经300多年了,这期间她由一个为少数人专享的“贵族艺术”变为一个商贸古镇的大众艺术,为广大居民所喜闻乐见,几乎成了郯城镇、马头镇的“镇歌”,给后人的很多启示,其研究价值很大。
1、学术研究价值。郯马五大调具有明显的宫廷曲调成分,也有南方水乡的清丽委婉,又揉合了古郯大地的民风民情、方言特点,是民众化了的宫廷歌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度闻”,此宫廷曲调是怎样流落民间的?又是怎样从南方传到郯城的?从前,郯城是中国东部南北交通重要地带,驿站很多,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郯马五大调中“玲珑调”据说是从济宁传到郯城,后来又传到南方的。因此,通过研究郯马五大调的形成过程,可以考察民间文化的传播融和规律,从而为建设*先进文化服务。
2、教化劝世价值。郯马五大调有130多首,其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有写景状物的,象“五景”等;有讲痴情怨女的,如“五盼”、“八恨”等;有说男欢女爱的,如“七多”即送多情,想多情,遇多情,盼多情,会多情,思多情,梦多情等;有赞美英雄、赞美生活的。这些歌曲虽在民间,但总体上看都是比较积极的,委婉的曲调给后人以美的陶冶,向上的主题有很好的劝世教化功能,普通传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艺术传承
1949年,*成立后,山东省有关部门曾多次派专家到郯城镇、马头镇搜集整理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保存下来的郯马五大调共有180首,已整理出版的作品有《耕读渔樵》、《遇多情》、《大观园》等。郯马五大调最多时有190多首曲目,这些曲目每一首都不相同,还有很多曲目有待挖掘、整理。另外,传承队伍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马头镇原有许多职业和业余的演唱团体,演唱和伴奏骨干达200多人,能唱五大调的爱好者比比皆是。但到21世纪初还健在的只有8人,其中最小的65岁,最大的已80多岁了。年轻人连什么是郯马五大调都不知道了,郯马五大调已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5、传承人
郯马五大调是典型的社会传承、集体创作、自娱自乐,没有师承关系。这是马头古镇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如今还健在的老艺人的情况如下:
杨新儒,男,汉族,农民,高中学历,中*员,1944年11月19出生,郯城县马头镇建设街人。
杨新儒上小学时,在会唱“五大调”父辈的熏陶下,就迷恋上了这一古老的民间曲调。1953年拜师于第二代传人李长生门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接触到并跨进了这门民间音乐艺术的门槛。从那时起至今未间断的学习、研究、发掘、整理,传承它。他从古老的词曲学习开始,对“五大调“的历史渊源、演唱技法、风格、伴奏技巧和词曲特点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对它的历史渊源有了新的见解,还对用来伴奏的瓷碟酒盅,提出了新的打法,用很长时间整理出了“五大调”传承谱系关系例表一份。杨新儒想方设法的把新奇独特的伴奏形式,移植到其他歌曲中去。
进入新世纪后,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2006年,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入选,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和传承谱系列表。2008年5月,为了进一步论证“五大调”的历史渊源,去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并对它的起源提出了新的看法。2008年起,在全县范围内,成立了三处“五大调”传承班。马头镇一处,县中老年艺术团一处,郯城三中五大调音乐班一处。定期向他们教唱,和他们一起探讨,怎样创新和提升五大调的艺术水准。并组织学员们下基层、进工厂、进农村。让普通老百姓感受五大调的艺术魅力。积极参加市县文艺活动,凡是有演出,那就必有五大调的旋律在回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