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民歌
昌黎民歌是昌黎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成果。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2008年6月7日,昌黎民歌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对这四类内容的演唱各有技巧,有的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有的声里传情,通过“绣”、“画”来描述人的心理变化,但都强调用“土嗓子”演唱,突出“味儿”。
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下来的一种民间小调。清末民初,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军阀混战,昌黎几经战火的蹂躏,百姓*,民不聊生。困境中借助于唱来抒发内心的忧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形成了曲调凄婉、如泣如诉、乡土气息极为浓厚的演唱风格,奠定了群众喜闻乐见,久唱不衰的民歌艺术形式的基础。如《冯奎卖妻》、《抵制日货》等近百首民歌曲调,成为平民百姓诅咒黑暗、鞭笞现实、辨明爱憎的表达方式。
2、历史渊源
昌黎民歌与昌黎地秧歌同时诞生,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早期的昌黎秧歌有扭有唱,人们也称其为“唱秧歌”。后来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昌黎地秧歌就舞与唱分离了,秧歌只扭不唱,民歌只唱不扭了。昌黎民歌中的“秧歌调”就是原来扭秧歌时唱的。
旧中国的农民贫穷落后,上不起学,念不了书。大字不识几个。昌黎民歌老艺人大多是穷苦人出身,没文化,怎么学唱民歌呢?主要靠口传心授。当时唱本有词无曲,教者一句一句地示唱,学者一字一字地用心强记。曹玉俭老艺人回忆他年轻时学唱民歌的情况时说:“大蒲河有个常平,薛营有个张成,我们这一带唱民歌的都是他们教的。”常葆青老艺人说:“我年轻时,村里有20多个好乐的人,头过年,集在一起,自己拿柴火烧炕,和上辈人学唱,劲头很大。还有的是串门子走亲戚学,或赶集逛庙会向卖唱本的学,或是向串街走巷的流浪艺人学。赤洋口民歌艺人王贺仙回忆说:“那是1912年,我22岁时,到昌黎城里赶集,碰上个卖唱本的一边唱,一边卖,唱的是《磨洋工》,大伙一听唱的是反对英国洋人侵略中国的歌很对心路,都抢着买。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我便用秫秸夹上二百钱从高处递进去,再把唱本夹出来才买到的。回村后,我跟另一位爱唱民歌的李占鳌,找到识字的王老三给我们念着,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回忆着唱,就这样《磨洋工》就唱会了。”这样口传的结果,使一些民歌曲调大同小异。又因演唱根据自己的嗓音、语言及对歌词的理解来唱,有自己的取舍和创作,所以各地的民歌又都带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3、演唱内容
昌黎民歌有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生活4种类型。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劳动中呼喊而带有音乐的口号。其中渔民号子为渔民捕鱼拉网所用,它有昌黎调、山东调和团林调之分,昌黎调流行较广。昌黎调的渔民号子,其曲调分为起钩、拉大绳、拉网片、拉大力杠和拉大兜5部分。开始乐感凄惨悲壮,接着越喊越紧,上、下腔一对一合,曲调变化复杂,音乐性强烈。搬运号子是搬运工人在搬运笨重物件时所喊的号子。有入囤号、拉大件号、搬捣圆木号,等等。曲调富有鼓动性和粗旷性,气壮山河。夯号子是人们建筑基础打夯所喊的号子,一人领、众人合。领唱者见景生情,顺口编出风趣、诙谐、鼓动同心协力的唱词,节奏感极强。
故事传说主要演唱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内容大多以当地的人和事为主。如《韩湘子出家》、《闯关东》等。其特点歌词较长、趣味性浓厚、曲调多有反复。
爱情类民歌大多反映男女打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追逐爱情和抵制封建婚姻制度。曲调丰富,优美动听。演唱者感情充沛,有声有色。
生活类民歌主要是从各个角度反映群众生活。有的讴歌劳动,有的叙述人际关系,有的反映节日的欢乐,也有一些通过演唱琴、棋、书、画、刺绣来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其中也包括小商小贩的叫卖调和能工巧匠的街头吆喝调。这类民歌曲调多变、朴实流畅,生活气息浓厚。
4、演唱形式
昌黎民歌有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3种演唱形式。
秧歌调也叫秧歌绺子、打风流,主要是在群众扭秧歌时演唱。其特点是高昂喜悦、活泼风趣。结尾前加有咚呛依咚呛的锣鼓点或哎咳哎咳哟的衬词。演唱中有的指名道姓对唱,一问一答;有的分组对唱。
单口唱也叫昆腔曲,由1人单独演唱。大多活动在村头院落,只用1副竹板自打自唱。其特点是曲调连贯完整,内容大多是叙述故事。
对口篇由东北地区的二人转转化而成。分为蹦蹦调、划拉调和哼哼调三种。由二人对唱、一问一答。后来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创新,逐步增加乐队伴奏,边舞边唱。唱腔圆滑,姿态活泼。
5、艺术特色
昌黎民歌在境内的流传,由于地区环境不同,其分布各有特色。南部地区以秧歌调为主。又因与乐亭相邻,民歌与皮影、乐亭大鼓的音调融合一起,用徵调式较多,转调的曲子较少。西部地区与滦县、滦南交界,两县技艺相互交流,以单口唱和对口篇为主。东部沿海则盛行劳动号子。各类民歌都强调土嗓子演唱,要有乡土味儿。在唱腔运用上,要准确掌握好卷舌音、嘟噜音、颤喉音、喉鼻音、控制音、补字音、滑音、装饰音和重尾音8个环节的技巧。
6、代表作品
建国后,昌黎民歌在历经千百年的压抑后获得新生,尤其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进入了挖掘、整理、继承、创新的阶段。县文化馆组织较大规模的采访,拜访老艺人41人,共搜集传统民歌155首,劳动号子7首,叫卖调5首,抗日民歌22首,总计189首,编辑出版《昌黎民歌选》。在历次老艺人采访座谈会上,深入研讨昌黎民歌的产生、沿革、活动情况、区域分布及演唱特点。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认真遴选。批判地继承带有明显封建迷信、颓废色情的曲调。先后加工整理出《拣棉花》、《茉莉花》、《绣灯笼》、《小看戏》、《游南关》等一批优秀作品。1953年,在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中,县文化馆创作的新民歌《山里的人儿好气派》,被评为优秀节目,河北、山东电台选为每周一歌播放。1981年,县文化馆改编的17首民歌,由河北省歌舞剧院演出,河北电台做为*教育专题节目播放。2002年后,昌黎民歌《茉莉花》又被*电台制成光盘向全国播放。2006年,《昌黎拉网调》在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昌黎民歌又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7、文化影响
由于民歌的曲调和唱词,是广大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升华,合民心、切民意,所以,它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渔民拉网、建筑打夯,唱起劳动号子,既可使劳动节奏整齐划一,又鼓舞干劲;小商小贩在摆摊售货时,唱起叫卖调招徕顾客,生意兴隆;民歌中的故事、传说类,爱情类,则更能激励人们的内心感情,抛弃封建束缚,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中国*利用民歌曲调编写大量革命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成了群众的精神食粮,革命强有力的喉舌,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通过文化部门的大力倡导,昌黎民歌创新振兴,编写和整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宣传鼓动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昌黎民歌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为了适应新时代,打造新气氛,宣传昌黎的经济发展战略,利用传统的曲调,创作填写大量的新歌词,发挥了其他文艺形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8、代表人物
曹玉俭(1900~1976),大蒲河人。他是昌黎民歌艺人中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从13岁学唱民歌,一直到60多岁,嗓音依然清脆嘹亮,字正腔圆,感情充沛,节奏准确。他演唱的《绣灯笼》、《拣棉花》、《茉莉花》、《正对花》、《反对花》等20多首民歌,声情并茂,独具一格,名蜚乐坛。特别是他对嘟噜音、呼噜音、喉克音、鼻克音、重尾音以及各种滑音、装饰音和腊儿梅、得儿撒等特殊技巧及衬词等掌握得十分熟练。他不但亲自登台演唱,还把他的演技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后代,培育出齐凤英(被选调到河北省歌舞团充任民歌手)、曹惠芬等10多名新民歌手。曹玉俭多次参加昌黎县、唐山地区、河北省和全国业余文艺汇演,获得专家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他被邀请到*歌舞团、天津音乐学院、杭州歌舞团等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传授民歌技艺。他演唱的《茉莉花》由*歌舞团灌制成唱片推广全国。
秦来(1901年生),西张各庄三村人。他年轻时,与别人合伙卖针,他富有演唱天才。在出摊卖针时,以叫卖调演唱民歌,招徕顾客。通过九练十磨,练成了云遮月的嗓子。唱词清楚,曲调动听,成为有名的民歌手。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时演唱的《小看戏》、《游南关》获得好评。
郭文成(1896年生),达子营村人。17岁开始学民歌,后到东北海伦班唱戏,打下唱腔的功底。回家后,广泛采集民歌演唱。唱腔平稳悠扬,声音宏亮,别具一格,颇受专家和群众的好评。
郭孙氏(1890年生),东罗家营村人,是出名的女民歌手。她的民歌技艺以行腔悲壮、婉转著称。
另外,昌黎民歌演唱艺人王世杰(1940年生)为河北省较有影响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