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海原县

科普小知识 2024-04-20 10:09:23
...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县境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县、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海原县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还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08年,海原县因“花儿剪纸”民间艺术获得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文名称:海原县

别名:海喇都原、海城、盐茶厅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下辖地区:海城镇、李旺镇、西安镇等

*驻地:海城镇

电话区号:0955

邮政区码:751800

地理位置: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

气候条件: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李元昊避暑行宫、南华山、灵光寺、都山石窟

车牌代码:宁E

1、县情简介


海原县

海原县位于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东与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邻甘肃靖远、会宁两县,北濒沙坡头区、中宁县、同心县,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居住。至魏晋时期“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畜牧为天下饶”。清末设海城县。民国三年(1914)称海原县。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同心、海原建立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先后隶属固原地区、固原市,2004年2月划归中卫市。境内存有4000多年前被称为“世界窑洞之祖”的菜园新石器遗址,西夏李元昊避暑行宫遗址和1920年“环球大地震”遗迹。海原也是回族民间艺术“花儿”家乡,刺绣、剪纸等手工艺品远近闻名。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土面积64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万亩,其中水浇地19万亩,林地131万亩,牧草地281万亩。共辖17个乡镇。

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山大沟深,平均海拔1951米,境内马万山海拔2995米,是宁夏第二高峰。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各种灾害频繁。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大多集中在秋季,年均蒸发量2200毫米,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之一。

2、行政区划

截止2011年,海原县辖5个镇、12个乡,165个行政村。

县人民*驻海城镇。

辖区包括:海城镇、李旺镇、西安镇、三河镇、七营镇、史店乡、树台乡、关桥乡、高崖乡、郑旗乡、贾塘乡、曹洼乡、九彩乡、李俊乡、红羊乡、关庄乡、甘城乡。

3、地理气候


海原县

地理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属新设立的中卫市管辖,位于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之间,东与原洲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会宁县,北濒中卫、同心县。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全县在册面积6899平方公里。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由南向北深入境内,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特殊地形,南部以南华山主峰马万山为最高,海拔2955米,是宁夏南部最高峰。这一地区地势高寒,雨量较多,有少量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东部以清水河防地兴隆乡李家湾最低,海拔1366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中部为梁峁残塬地带,其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总土地面积中,黄土丘陵占66%,土石山区占1.6%,塬地占4.4%,河谷川地占20.9%,,山地占7.1%;天然林地4.36万亩,天然草地260万亩。

气候

海原县深居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其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均气温7℃,一月均温-6.7℃,七月均温19.7℃,≥10℃积温2398℃,无霜期149~171天。年降水量,多年平均286毫米,最多706毫米,最少325毫米。年草面蒸发量878毫米。年干燥度2.1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64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710小时。

4、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我县从南到北横跨中温带干草原和荒漠草原,随着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的不断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在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以黑垆土为主,其土层深厚、质地均匀,保水、保肥性能好,是很好的农业土壤。天然草场388万亩,主要为干草原(分布在县境南部)和荒漠草原(分布在县境北部),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分布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3.5%。土壤主要有黑垆土、灰钙土及黄绵土、灰褐土(山地)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已列入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生态工程建设区。

水资源

除兴仁平原属黄河右岸诸沟外,其余地区皆属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水系。清水河沿东北部县界过境。麻春河、苋麻河、中河自西而东注入清水河。麻春河上的石峡口水库是宁夏南部最大中型水库。西华山北麓有盐池。李俊南分布地震滑坡堰塞湖。

矿产资源

境内探明矿产资源石膏、白去岩、陶土、金、铜、硫铁、砖瓦粘土、砂砾石、池盐等18个矿种,矿点六十几处。其中石膏占绝对优势,地质储量达二十四亿吨,主要分布于县境内兴隆、兴仁、西安、李俊、李旺等乡镇。品种齐全,有纤维石、雪花石、青石膏等,硫酸钙含量均在80%以上,石膏矿大都是露天矿,矿带规模大,易开采。石膏属一种非金属矿种,其具有质轻、防火、防潮、节能等优点和特点,被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农药、肥料、医药)、轻工(造纸、食品、工艺美术)等行业。冶镁白云岩地质储量达5900万吨,氧化镁品位21%以上,是冶炼金属镁的优质原料。主要分布在兴仁油井山、曹洼乱堆子、史店油坊院、海城镇野狐坡。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源泉,潜在经济价值巨大。欢迎社会各界来我县投资办厂,共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5、经济发展


海原县

综合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2亿元,同比增长11.7%(以下均为可比价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4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19.0%;二产当中:工业增加值为1.64亿元,同比增长11.4%;建筑业增加值达到4.29亿元,同比增长2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35亿元,同比增长12.8%。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0:19.1:48.9调整为30.8:20.2:49.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加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从三次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6.2%,第二产业贡献率为30.1%,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3.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9、3.5和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在投资的有力拉动下,建筑业对GDP的贡献高居榜首,贡献率达24.4%,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6%,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2012年,农村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初步核算,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5亿元,同比增长6.3%。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2012年,全县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压夏扩秋增特色,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14.7万亩,同比下降1.8%,全年粮食总产量21.8万吨,同比增长12.92%,其中马铃薯播种97万亩,同比下降2.68%,总产量8.49万吨,同比下降1.71%。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17.54万亩,同比下降14.14%,产量2.45万吨,同比下降6.5%;小茴香播种12万亩,总产量1.032万吨,同比增长33.7%;瓜类播种8.12万亩,同比增长1.06%;蔬菜播种4.5万亩,同比下降2.8%;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1.64亿元,同比增长3.3%。

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县年末大牲畜存栏5.38万头,同比下降6.6%,其中牛存栏3.6万头,同比增长2.7;生猪存栏1.6万头,同比下降21.6%;羊只存栏51.5万只,同比增长27.4%;鸡存栏52万只,同比增长1.9倍。全县年末牛出栏3.2万头,同比增长18.2%,生猪出栏1.6万头,同比下降9.7%;羊只出栏39.4万只,同比增长14.4%;鸡出栏24.3万只,同比增长1.1倍。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36万吨,同比增长7.9%,畜牧业总产值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5.1%。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县完成造林6.7万亩,同比下降16.3%;幼林抚育面积10.3万亩,同比下降73.6%;成林抚育面积8万亩,同比下降46.7%;零星(四旁)植树60万株,同比下降16.7;本年新育苗木0.2万亩,与上年持平,本年苗木产量640万株,与上年持平。林业总产值为0.53亿元,同比增长4.3%。

工业

全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12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6380万元,同比增长11.4(可比价)。截止2012年底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1105万元,同比增长26.7%(可比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689万元;实现利税总额526万元;利润总额333万元。全县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5866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1%(现价),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建筑业

全县三级资质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6家(其中二级资质等级1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878万元,比上年增长81.3%。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6645平方米,同比增长1.3倍;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3603平方米,同比增长2.3倍;竣工产值43878万元,同比增长1.8倍;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94人。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306669万元,同比增长24.3%。

截止12月底,全县县属投资共有施工项目10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72个,跨年度在建项目37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本年投产项目56个,全县县属投资完成309748万元,同比增长31.8%,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9969万元。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25787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40155万元,同比增长4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765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7179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3804万元。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06669万元,同比增长34.9%;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44758万元,同比增长5.8倍。

房地产

2012年全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49750万元,同比增长7.8倍,房屋施工面积为336650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为274506平方米;在房屋施工面积中住宅房屋施工面积为227397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为207379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为27801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26135平方米。

6、社会事业

教育

2011-2012学年度,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59所,教学班级2307个,在校学生93812人,其中女生45162人,占48.18%,回族学生70841人,占75.5%,回族女生34211人,占回族在校学生的48.29%。全县有小学328所,小学在校学生55331人,全县有小学适龄儿童53447人。其中女适龄儿童25896人;回族适龄儿童42762人。小学适龄儿童、女适龄儿童、回族适龄儿童、回族女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99.97%、99.97%、99.97%、99.98%。小学升学率为96.7%。

全县有普通中学26所,共有在校学生26052人(高中在校学生7090人,初中在校学生18962人),女生12758人(高中3594人,初中9164人),初中适龄少年、女少年、回族少年、回族女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9.19%、99.18%、99.19%、99.03%。全县有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5187人,其中女生2106人。本年普高报名人数2858人,录取2322名,录取率为81.67%。本年职高报名人数414人,录取399名,录取率为99.5%。

卫生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家,卫生技术人员10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1人,卫生机构床位数950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92‰,婴儿死亡率8.47‰,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17%。

劳动就业

劳务产业稳步发展。劳动就业部门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县共输出劳务人员10.03万人,创劳务总收入9亿元。其中有组织输出7.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7079人,创业能力培训240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53人,城镇登记就业人员1165人,城镇失业率为4.1%。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54笔,发放金额4071.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比例达到1:45。全民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培养小老板200人,小企业100个,创造新岗位1137人.。

7、旅游景点

海原县境域辽阔、历史悠久。它是“菜园文化”的历史见证。曾因1920年环球大地震而成为闻名世界的“在山走动的地方”。县内人文景观、风景名胜众多,有“奇峰插天,登其巅可望黄河”的南华山;有山秀鸟语、碧水溪鸣的原始森林;有西夏王李元昊的避暑行宫;有“四时春不断、十生水获得”的灵光寺;有殿宇参差、古洞幽深“的天都山石窟;有始建于清代的回族圣地九彩坪拱北。这里是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交融地带,各种景观独具特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凤凰城址

修筑于宋,原有内、外城之分,现仅存外城西、北部分城墙。史志载:“西夏境域,东距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即指今萧关城址。


灵光寺

灵光寺

灵光寺位于海原南华山西麓,距县城二十公里,公元1042年,西夏王李元昊携爱妃没移氏栖居之地,行宫依山而建,亭水相映,飞檐斗拱,绵延数里。境内五泉竟洌,华山叠翠,自然景观奇丽壮观。公元1081年被宋将李宪烧毁,遗址尚存。石窟天都山始名于夏,宋咸平五年(1002)的当年或次年,海原被西夏夺取后泛称“天都”,称西华山为“天都山”。  

石窟

位于天都山东麓腰部,共6窟。宋庆历二年,夏天授礼法延扎五年(1042)前后,夏主李元昊在天都山削壁筑台凿窑(今祖师洞)为游猎避暑宫,即石窟之始。宋夏后期,石窟逐渐演变为佛、道信徒朝拜、上香寺庙。石窟在明万历年间、清和民国年间曾重修。因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窟内原塑及窟外建筑均毁,尚存清至民国修缮洞窟碑记六通。  

山上建有很多庙祠佛像,有祖师洞、玉皇洞、三宫殿、土地洞、法王阁、观音洞等6窟,西夏时期李元昊曾与妃没移氏相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地方文化

2008年,海原县“花儿剪纸”民间艺术获得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花儿

海原花儿俗称“干花儿”、“山花儿”和“土花儿”。从区域分布上看,海原作为宁夏花儿的主要流传区和发源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地域风光为花儿注入了独特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使海原干花儿成为花儿元素中一束瑰丽的“艺术奇葩”。

刺绣剪纸

海原县回族刺绣剪纸,千百年来,作为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回族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至今还有女儿出嫁时要做刺绣嫁妆的风俗。

地震习俗

十一月初七的祭奠

每年十一月初七时,是海原地震纪念日。每年这一天,村民们都要上坟祭奠。在海原县县城西南角,有一个占地近200亩的“万人坟”,安葬的就是地震遇难者。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后,陕西、甘肃、青海以及宁夏其他地方的人都到海原县县城外的“万人坟”和其他地方祭奠。回族人称之为“纪难日”,汉族人则叫“劫难日”。

炒豆子

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后,海原当地民众还有一项风俗习惯是炒豆子,将扁豆、黄豆等原粮炒熟吃。这一风俗习惯是为了纪念地震时期人们经受的苦难。地震时,很多人被压在房子下面,就是靠着吃原粮活下来的。

房门后的铁锹

地震过后,很多人家认识到了窑洞的危险,盖了新房子,但也有一部分群众盖不起房子,仍然住在土窑里。无论是住土窑还是住房子的人,他们都习惯性地在门背后放一把铁锹。据说,这是为了防止灾难来临时,有自救的工具。经历过大灾的人们开始有了强烈的防灾意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