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架崩解或对我国新科考站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图a显示了泰拉诺娃湾的水深图和冰山的漂移路线。图b显示了2016年4月21日雅培山东侧的固定冰区和当地水深。图C显示了2015年冬季固定冰的最大范围
科学网消息(记者崔学勤)中国计划在南极罗斯海的维多利亚陆地和南森冰架北部的一个难言的岛屿上建立第五个科学研究站。然而,最新研究发现,2016年4月7日,南森冰架前端大面积解体,形成两座大冰山,其中一座厚200米,滞留在难言岛附近海域,这将对中国新科研站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最近,《科学通报》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晓教授表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南极冰架频繁解体。南森冰架位于南极洲罗斯海的维多利亚,总长度约48公里,宽度约16公里。冰架周围有强烈的片面性风,冰架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自2011年以来,距冰架前端约6.5公里的南北裂缝逐渐扩大,导致2016年4月7日南森冰架前端大面积解体,解体面积约203平方公里,解体量约370亿吨。(这相当于北京10年的用水量。解体的冰架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大冰山C33和C33b。
程霄领导的科学研究小组利用全球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发现两座冰山解体入海后,在洋流和风的共同作用下,都沿着海岸带移动。由于两座冰山之间的相似性,这两座冰山不断地接触、推挤甚至相互碰撞。其中,C33B冰山平均厚度约为200米,平均水下厚度约为178米,体积略小。在略大一点的C33冰山的影响下,在洋流、风场和科里奥利力的共同作用下,C33b冰山于4月9日在难言岛东北3.5海里的沿海水域触底,并于4月14日完全搁浅。目前,稍大一点的C33冰山仍在沿着维多利亚海岸移动。
专家认为,滞留在难言岛附近海域的C33B冰山将成为未来该海域固定冰生长的“锚点”。不仅固定冰会沿着冰山垂直向下生长,从而增加固定冰的厚度,而且固定冰在该海域的覆盖范围也会增加。
卫星遥感监测证实了这一分析。程霄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比卫星遥感图像发现,在C33B冰山搁浅之前,这片海域没有固定的冰。C33B冰山搁浅后第10天,该海域发现明显的固定冰生长。
预计在C33B冰山的作用下,新形成的固定冰将与周围海域的固定冰连接,并向周围海域(东方向)延伸约3.5公里。这不仅给中国计划在难言之岛建设第五个科学研究站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也严重影响了位于同一地区的意大利马里奥·祖奇科学研究站、德国冈瓦纳科学研究站和韩国张宝浩科学研究站的科研船和海洋考察的正常供应。
程晓领导的科研小组还分析,南森冰架的大面积解体也会直接影响与之相连的大型冰舌(冰川舌,德莱格斯基)的稳定性,这可能导致冰川舌北侧混合填料的解体,进一步削弱冰川舌的支撑力。除了海洋环流的影响外,预计这种大型冰舌大规模断裂的可能性近年来将会增加,这将进一步增加难言岛周围海洋环境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