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国家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 2021-11-13 23:28:47
...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文化部。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百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1、简介


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文化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百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2、历史沿革

1912年7月9日,民国*教育部决定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国子监为馆址。

1918年7月,本馆迁址到故宫的端门与午门。

1920年11月,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

1926年10月,正式开馆。

1949年10月,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人民*文化部。

1950年3月,成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设址在北海团城,不久迁入故宫西华门武英殿。

1958年10月,在*广场东侧修建新馆,1959年8月工程竣工,成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10月,"中国通史陈列"公开预展。

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69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83年初,分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2003年2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基础上正式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7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2010年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

2012年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国博剧场举行。

3、职能理念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宗旨。把优秀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发展好,赓续民族血脉、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展示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国家博物馆的光荣使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

为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博物馆要建设成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接受审美教育与文明熏陶的生动课堂。

国家博物馆一定更好地发挥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领文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作用。

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基本职能为文物和艺术品收藏、陈列展览、公共教育、历史和艺术研究、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以建馆百年为新的起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提升科研水平、改进展陈方式、创新*机制、优化服务质量、扩展对外交流,加快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领文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作用。

4、建馆方向

国家博物馆的建设:要与我们的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

5、建筑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

建筑由两轴两区构成。两轴为: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两区为:由中轴内*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西门面向*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北门面向长安街。南北艺术长廊长260米,高28米;顶部有368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有着独特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楼顶有近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表现出了环保和节能的理念。

现有展厅数量48个,最大的2000平方米,最小的近800平方米。

另有近800个座位的剧场、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数码影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以及2800平方米的图书馆。还有大面积对公众开放的休闲公共空间以及6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6、扩建工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2007年3月1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举行动工仪式,老建筑拆除开始。

2007年7月23日,初步设计和概算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2007年7月26日,老馆结构加固工程进场施工。

2007年8月19日新馆基坑开挖。

2008年3月18日工程总承包城建集团进场施工。

2008年7月底在奥运盛会之前完成了老馆外立面亮相。

2008年12月18日新馆结构封顶。

2009年12月完成了老馆办公区装修工作,全馆职工2010年2月顺利回迁,确保了国家博物馆各项业务及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0年6月中旬完成扩建部分外檐亮相。

2011年3月1日改扩建工程竣工典礼在新建成的西入口大厅举行。

7、建筑布局

观众互动体验区

观众互动体验区位于我馆东部二层,是一个长120米、宽12米的区域。从影视、戏剧、音乐、美术、实验和制造六个门类开发了数十种适合不同年龄和情趣观众需求的体验项目,将带领观众从展品入手,深度理解展览内容,全面感受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大厅

*大厅面积约2000平米,是举行各种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厅南北两侧分布着4个装饰典雅的国宾厅,分别以木、砖、铜、石为装饰材料并依此命名为木厅、砖厅、铜厅和石厅,这里将作为**以及外国政要休息和会谈的场所。

西门外小广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2010年底全面竣工,2011年3月逐步恢复开放。此次改扩建工程从立项批复、完成深化设计到工程施工,再到全面竣工,都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完成的,是党和*在“十一五”时期推出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改扩建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原来面积的三倍,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1959年10月,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建成,但是受到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与遥遥相对的人民大会堂在建筑体量上相差甚远。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剧场和影院

拥有独立剧场和影院,是我馆新馆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我馆地下一层有一个近800个座位的剧场,一个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以及一个600平米的演播室。剧场可举办“非物质文化”展演;学术报告厅将举办“国博讲堂”、召开学术研讨会,同时作为数码影院将定时播放影视专题片;在演播室,特邀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鉴赏国宝还可以与现场嘉宾进行互动交流,感受文博名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厅

新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49个800—2000平方米的展厅均匀分布。中国国家博物馆历经近百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博物馆文化内涵。在这座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内,不仅有着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还为公众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历史和艺术类题材的展览和相关文化休闲服务。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全面、艺术、形象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中国明清家具艺术》等专题展览的方式展示馆藏精品文物;以交流合作办展的方式展现中国各地的特色文物、重大考古发现和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还将通过借展、交流展等多种方式展示国际间不同的文明类型和艺术创造,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观众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西大厅


西大厅

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就到了“西大厅”,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西大厅是观众进、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重要集散场所,大厅顶部是368个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起到了很好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

大厅*有一座用砂岩制作的大型浮雕——“愚公移山”,它是由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先生以徐悲鸿先生在1940年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为蓝本创作的,整座浮雕长36米,高12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室内石雕作品。“愚公移山”是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同志在1945年*“七大”的闭幕词就是以《愚公移山》为题,后收入《*选集》第3卷,成为马列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

站在巨幅石雕下方的平台,透过7扇开启的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副宽厚的臂膀,置身于此,仿佛敞开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这也寓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博大与包容。

在西大厅有搭配合理的电梯和楼梯,观众可以方便有序的进入各个展厅参观,此外,各项功能服务区也将设置在此,更好的服务观众。

檐口

随着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不断推进,新馆的檐口外墙现已全部完工。

早在檐口设计之初,方案就几经斟酌,最终决定采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斗拱形式,配以金属铝板等现代建筑材料,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扩建与保留的和谐统一。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檐口部分的铝板造型非常复杂,板幅超宽、超长,每块铝板宽度为1.4m、长度为7m,加工、安装难度之高国内罕见。其中金属粉末喷涂的仿琉璃瓦铜色悬挑铝板和仿斗拱白色铝板,既保证了铝板的颜色和光泽接近琉璃瓦,又满足了新、老馆檐口装饰效果的一致性。

8、展厅陈列

长设陈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长期陈列于面积2000平米的一号*大厅,展出本馆先后四次组织的大规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作品,包括50幅油画、9幅国画、14件雕塑、1幅素描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品多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名家名作,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靳尚谊的《*在十二月会议上》、艾中信的《夜渡黄河》、罗工柳的《地道战》和《*在井冈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钟涵的《东渡黄河》、石鲁的《转战陕北》、叶浅予的《北平解放》、王朝闻的《刘胡兰》、钱绍武的《大路歌》等。70余件展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既具有历史的深厚,又具有学术的精深。

古代陈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陈展目前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

“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展览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最新发展。近代部分以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当代部分则与近代部分相衔接,反映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和现代的革命历史文物,再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成立100多年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概貌。中国革命博物馆当时是中国近、现代文物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馆,基本陈列是“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

专题陈列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钱币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经典绘画艺术》、《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等。即将开展的还有《友好往来,历史见证——**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和《明清家具艺术展》。

国际交流展

《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馆藏瓷器展》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

9、镇馆藏品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

葬具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此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以鱼纹最为典型。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公认的彩陶艺术精品。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具有巫师的身份特征,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认为人面与鱼纹共存构成人鱼合体,寓意鱼已经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为图腾来加以崇拜。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

葬具

1980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陶缸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左绘有鹳鸟一只,昂首挺立,六趾抓地,二目圆睁,口含一条大鱼;右绘一把石斧,斧头捆绑在竖立的木棒上端。

作者为表现鹤的轻柔白羽,把鹳身整个涂抹成白色,犹如后代中国画的“没骨”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代中国画的“填色”画法。由于这幅画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

彩绘陶缸属于仰韶文化瓮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故又被称为“伊川缸”。它主要作为成人葬具来使用。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构图复杂,在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上都强调了图案自身的独立性。一般认为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应是首领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首领所用实物的写真。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记录在首领本人的瓮棺上,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玉龙


玉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高26厘米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的神兽。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

商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食器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后母戊”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

虎纹石磬


虎纹石磬

打击乐器

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长84厘米、宽42厘米、厚2.5厘米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石磬。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妇好墓中出土5件长条形石磬,制作比较精细,磬身上分别刻有文字和鸮纹,其中有3件,均为白色,泥质灰岩,形亦相近,可能是一套编磬。这件虎纹石磬可称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纹,据测定此磬已有5个音阶,可演奏不同乐曲。

“子龙”青铜鼎


子龙鼎

商商后期商末周初

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

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

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据传,子龙鼎系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2006年4月,在*财政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子龙鼎征集回国。

子龙鼎所铸铭文“子龙”之“子”字较小,下“龙”字以双线勾勒,虬劲有力,恰如一竖立且尾部向右上盘卷的龙形,瓶形角,圆目,张口,生动传神。器颈部所饰,一为有首无身饕餮纹,瓶形角;二为首身完整饕餮纹,卷角较宽,尾部下卷,爪后有长距,以凸起的鼻梁部位为对称轴线,躯干向两侧同时展开,形成一首双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体。两类饕餮纹相间环列,静中求变。整个饕餮纹带由一个单元纹样向左右两方反复连续伸展构成,整齐并富有节奏。器足上端所饰饕餮纹卷角如羊,角尖部内卷并高高凸起,愈显动感,也与鼻梁部位耸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稳定。

子龙鼎造型雄伟,在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而且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

大盂鼎


大盂鼎

西周

炊器

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礼村出土

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

1951年潘达于女士捐赠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

大盂鼎器壁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成垂腹状,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

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盂之事。铭文中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与商内、外之臣僚因沉湎于酒以致亡国的教训,告诫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赏赐盂鬯、命服、车马、邦司、人鬲、庶人等。《尚书?酒诰》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诫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武王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语句“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大意是说商纣好酒,不思其过,最终导致国灭邦亡。与大盂鼎铭文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对于商人嗜酒误国这一前车之鉴的警示。

此器铭文中用字笔画粗细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团块,象形意味仍较浓。又如铭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体现了用笔过程中自觉的提、按意识。通篇文字布局规整,书风凝重。

10、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组织博物馆学术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论证、科研课题的立项和验收评审、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审、学术成果水平的评估,为学术研究和发展相关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学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学术委员会活动组织和日常工作管理。

国博讲堂

《国博讲堂》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它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举办宗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学术问题发表精彩演讲。

截止至2013年末,《国博讲堂》已经举办讲座40余场,内容涵盖历史、艺术、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

科研课题

金属展柜与木制展柜内空气质量分析及比较研究

吉祥天母造像样式研究

“后母戊”青铜鼎综合性技术研究

海外中国文物调查与研究(以英国为例的国别研究)

近年国内博物馆原创性临时展览研究--以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2009年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史研究(1912——1949年)

近现代文献复制技术研究

国家博物馆藏品影像的知识产权管理

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

山西垣曲古城东关早期文化遗存与仰韶文化研究

楚简中纪时、卜筮与祭祷制度的研究

古代的符节牌

明清民居建筑木装修地域分区与艺术流派——之“徽派民居文化圈”研究

唐代内附民族研究

馆藏锡铅器保护研究

博物馆数字化资源在创意产业中的利用

吐尔基山出土金银器保护的综合性研究

豫南及邻境地域青铜文化

藏传佛教造像研究

馆藏春秋战国货币研究

11、考古工作

作用和意义

考古工作在博物馆中的作用和意义:

博物馆中的考古部是提供文物考古信息的最前沿窗口,尤其是对每年重要的考古新成果总是能给予及时的关注,从而保证博物馆对这些信息的接触与认识。

考古部是与考古界沟通的桥梁。通过大量的交流与合作,与众多文物考古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博物馆许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考古研究是博物馆综合实力的体现,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收藏展览等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撑。

利用其学术上的优势服务于博物馆的收藏与展览。

通过考古发掘可为博物馆直接提供藏品。

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

中心的前身是1995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的航空摄影考古工作小组,初任组长由俞伟超馆长兼任。1996年4月,俞伟超率工作小组成员开赴洛阳,利用Y5型飞机及R22型直升机在洛阳至巩义一带实施了中国首次大规模航空摄影考古调查。1997年,航空摄影考古工作小组升格为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杨林任中心主任。2000年6月15日,朱凤瀚馆长代表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署关于共同建立“中国遥感考古研究联合实验室”的协议,同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设立遥感考古资料部,杨林任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兼资料部主任。2001年10月公布了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共同领导的“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章程,将该机构定义为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开放型实验室。

发展至今,中心共有六名专职工作人员从事遥感考古工作,共实施了6次载人机和1次无人机航空摄影调查,并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展开了多项利用历史航片和卫星遥感数据的考古学研究

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

198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开展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由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有交通部、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总参、海军、外交部等单位参加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委托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承担了这项国家任务,为此设立了中国最早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负责全国的水下考古的业务工作,组织实施水下考古调查发掘项目。

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众多的江河湖泊,水下埋藏的文物非常丰富。水下考古工作是我国文物工作中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二十年来,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工作安排,既开展了沿海水下文物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又在祖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长江流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抢救保护性质的水下沉船遗址及其他水下文物遗迹的调查、发掘工作。具代表性的调查与发掘有: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山东胶南鸭岛明代沉船、浙江渔山小白礁青岛沉船、福建连江定海白礁一号沉船、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大练岛一号元代沉船、东山冬古湾明末战船、广东台山南海一号沉船、海南文昌宝陵港清初沉船、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等遗址,以及四川涪陵白鹤梁水下题刻调查、广东新会银洲湖海战遗迹调查、香港竹篙湾水下文物调查、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并承担了为期三年的中肯合作拉姆群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

通过以上工作不仅有效的保护了水下文物不被进一步破坏,较详细了解水下文物的分布和埋藏情况,而且为海上丝绸之路、海外交通史、海外贸易史、造船史古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为我国水下文物的保护和工作长远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的水下考古研究工作在亚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已由发展初期阶段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建立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阳江基地)、水下考古宁波基地、水下考古青岛基地、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为我中心长期开展各相关海域调查、发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田野考古


田野考古

中国历史博物馆自1912年筹建到建国前,虽无设立过考古机构,但早在1920年代就曾派人到河北、河南等地做过考古调查、发掘。新中国成立初期,亦曾协助文化部文物局、或与地方合作进行了一些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1956年历史博物馆首次组建考古部,但1959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被撤销。1960年重新成立考古部,但规模较小,到“*”开始又陷于停顿。

1979年在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的支持下,经过李石英、胡德平等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历史博物馆恢复了考古部的建制。

从19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历博考古部也逐渐发展壮大。30年来,先后在*、山西、河南、浙江、宁夏、湖北、重庆、江苏、甘肃、陕西等省市开展了规模不等的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1987年和1997年,在时任馆长的俞伟超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又在考古部先后成立了在我国考古界独具特色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

考古部自成立以来,所做过的重要的工作如下:

1.1976年4-9月,当时历博保管部考古组派李作智、张承志赴*对多处遗址和古墓葬进行了发掘。

2.1976-1979年,我馆考古组(部)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发掘了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这对于探索夏文化和研究早商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1989年《夏县东下冯》考古报告出版。

3.1977-1981年,考古组(部)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发掘了河南登封王城岗和东周阳城遗址,其中王城岗龙山时期的出土遗存为探索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1992年《登封王城岗与阳城》考古报告出版。

4.1979年,考古部与山西运城文化局等单位合作,在万荣、稷山等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并试掘了万荣西解遗址,发现了一批仰韶早期遗存。

5.1979年,考古部与浙江省考古所、中科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龙泉窑东区窑址进行了调查发掘,对从南宋到元代的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的时代特征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6.1982年秋,考古部多人赴山西雁北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对雁北六县的文物分布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7.1984年,考古部在河南新乡、濮阳、商丘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并发掘了济源苗店遗址。

8.1986-1988年,考古部与宁夏考古所合作,发掘了海原县菜园遗址,揭露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对认识本地文化面貌及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弥足珍贵。该遗址的发掘报告已经出版。

9.1983-1987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派,考古部与国家文物局、山西省考古所、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大同博物馆等单位组成平朔考古队,对平朔露天煤矿区发现的战国、秦汉至辽、金的古墓群进行了大规模发掘,为研究长城沿线秦汉墓葬提供了系统而典型的资料。

10.为配合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1980年代考古部参与了西陵峡内朝天嘴、中堡岛等新石器遗址的发掘。

11.1982年,为探索夏文化问题,考古部在山西垣曲开展了一个多月的考古调查,随后选定古城东关遗址开始进行发掘。从1983到1986年,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仰韶时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的遗存,为建立本地区史前文化发展谱系提供了关键的资料。该遗址的发掘报告已经出版。

12.1985年,在发掘东关遗址的同时,考古部又组织力量对新发现的古城南关商城遗址开始发掘。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2003年。经过多年勘探和发掘,现已探明这里存在一处二里头时期的环壕聚落,到二里岗时期出现了一座城址,这对探讨夏商时期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有重要意义。该遗址早期工作的部分资料已发表,其余大部分仍在整理写作之中。

13.1991-1999年,为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更重要的是为进行多学科合作综合发掘与研究的实验,考古部选定了河南渑池班村遗址进行了持续性发掘,参与的人员包括来自近十家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多个领域的专家,涉及到考古、地质、古环境、古动物、古植物及物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这是一次为拓展考古学研究领域而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可贵的探索。

14.2000-2003年,考古部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合作,对江苏连云港孔望山遗址群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一定规模的发掘,确认这是一处与早期道教、佛教活动有关的重要遗址。

15.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开始出现一些惹人注目的变化,由以前文化发展谱系的复原为主而逐步转向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重建,其中聚落考古成为倍受关注的考古新方法和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一背景下,2000-2003年考古部垣曲考古队组织力量在黄河北岸的垣曲盆地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聚落考古调查,其结果系统反映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到早商时期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的过程。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已经出版。

16.2001年,在制定“十五”发展规划时,考古部决定在运城盆地开展“晋西南聚落考古与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调查、发掘与研究。晋南史称“夏墟”之地,并且与尧、舜、禹的传说记载关系密切,是探索中国文明初兴、国家初始的重要地区。2003年,新组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与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采用先进的全覆盖拉网式方法开始实施田野调查,至2006年基本完成调查工作。2007年,本课题又被列入国家科技部设立、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中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在运城盆地东部的调查涉及5个县、区,覆盖了1500平方公里,共发现近200处新石器到早商时期的遗址。通过对各时期聚落形态的研究,揭示了从仰韶到龙山、夏、商时期社会形态演化变迁的过程,为进一步探索本地区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并已交付出版社准备出版。

17.自2007年开始,根据运城盆地调查的结果,考古部选取绛县周家庄遗址开展了持续的田野发掘。周家庄是一处以龙山时期遗存为主的特大型遗址,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经过多次发掘和钻探,目前已确认周家庄龙山期聚落存在大型壕沟,壕沟内面积可达200余万平方米。在壕沟内已揭露出一些房子、墓葬、陶窑、灰坑等遗迹现象。目前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持续之中。已有的迹象显示,周家庄乃是一处大型区域中心聚落,在本地区大范围社会整合、朝向早期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8.近几年,考古部还在山西忻州地区、安徽东部的马鞍山地区进行了与晋南类似的考古调查与研究。目前这些项目仍在进行之中,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9.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与发掘: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系、西北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家单位组建了“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开始对早期秦人活动的甘肃东部地区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2004年对西汉水上游进行全面调查,为确定秦早期都邑“西垂”的地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调查报告已出版)。2004年对礼县鸾亭山山顶的祭祀遗址展开了抢救性的发掘。2005年发掘了礼县县城西侧的西山遗址。2006年上半年勘察、钻探了礼县西山、大堡子山、山坪三座古城址。2006年下半年,发掘了大堡子山城址内的21号建筑基址、中字型大墓M2南侧的1个乐器坑和4个人祭坑、以及城内外的7座中小墓葬。2008年上半年度,对甘肃张家川县后川河流域进行了调查。2009年对调查中发现的特大型遗址李崖做了试掘。早期秦文化课题已开展5年,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使得我们对甘肃东部秦文化的分布、特征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并为确定秦早期都邑提供了重要线索。本项目曾获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奖。

20.陕西省关中地区是秦汉的离宫别馆主要集中地,数量多达三百余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分布范围涉及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五个地区。从2008年开始,由我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牵头,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上述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共调查遗址100余处,其中秦汉离宫别馆遗址约60处,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该项工作还将持续进行,最终将整理出版调查报告。

21.山东“八主祠”调查、发掘与薛河流域考古:从2009年开始,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对分布在山东的“八主祠”遗址展开调查和发掘。本项目拟通过考古和文献资料相结合来考察“八主”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祭祀对象在不同时期地位的变化、追溯古代宗教思想的流变,从而认知中国文化思想的内核。迄今已发掘了月主祠等遗址。2010年,又与山大、山东考古所等单位合作,启动了在滕州薛河流域的考古调查。薛河流域的遗址众多,时代上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遗址类型多样,有居住址、墓葬、城址;遗址保存情况良好,在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北辛遗址、前掌大商周墓地、薛国古城三处*文物保护单位。此区域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完整性和遗址的重要性上均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

历年来田野考古中心出的工作成果如下:

考古报告:有《夏县东下冯》、《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垣曲商城》、《垣曲古城东关》、《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研究》、《连云港孔望山》、《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等。

另有个人专著近十部,及大量的考古与文物研究论文。

三峡文物保护

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按照工程建设目标,三峡大坝建成后,将要形成1080平方公里的三峡水库,涉及的22个县区将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进度逐渐被淹没。

有着绮丽风光的三峡地区,作为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文化通道,保留有大量自远古以来的文化遗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依附于黄金水道的峡江两岸,蛰伏在富饶的山间盆地,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品味岁月的沧桑。

但是,难以摆脱的淹没危机,正随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水利工程的建设,慢慢逼近它们。

保护和抢救受到淹没威胁的文化遗产,是工程建设者和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然而,三峡淹没区内的文物有多少?价值如何?怎样保护?迫在眉睫之际,仍没有确切的定论。

三峡工程的文物保护,不仅具有妥善保护好文物,将文物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和增加三峡工程文明色彩的意义,更具有唤起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价值。

根据专家论证会意见,1998年,规划组对《规划报告》作了相应的修订与补充,形成了《有关内容的修订与补充》(以下简称《修订与补充》)。

其中,剔除了由于迁建区的变化、防护区设置及淹没区高程具体化等因素形成的不属保护范围的42处文物和文物点;将保护经费统一调整到1993年5月的价格指数上,调整了部分文物的保护方案和保护等级;对在审批《规划报告》期间遭到毁坏的44处文物予以了说明、计列和保护方案的调整;对于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博物馆建设项目,剔除了经费数据,提出了另行立项、另行筹措资金的建议说明等。《修订与补充》的形成,进一步完善了《规划报告》,使《规划报告》更具可行的现实意义。

对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区制订的《规划报告》,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物保护规划,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的系统工程。它充分反映了我国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理念,体现了现阶段中国文物保护的总体水平。

详实的文物普查,填补了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区文物总量和文物状况不确定的空白;可行的保护意向,基本达到了“最大程度地抢救,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效应;合理的经费测算和投资计划,确保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众多科研机构的联合和参与,开创了我国考古学、建筑学、民族学以及水下考古、地质勘探、地理测绘、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文物保护规划的先河;文物工作者的齐心努力,锻炼了文物队伍,造就了一批专家学者;成功的规划之举,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先规划后实施,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基本操作程序。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已被视为大型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的蓝本和范例。

12、现任领导

吕章申:馆长、党委副书记

黄振春:党委书记、副馆长

张威:副馆长

金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履生:副馆长

冯靖英:财务总监

李六三:副馆长

陈成军:副馆长

古建东:馆长助理

13、开放时间

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16:30*,17:00闭馆)

周一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14、免票参观

国博取消纸质门票参观国博可刷身份证入馆

2018年3月,据国家博物馆官微消息,国博已于近期正式告别纸质门票,实行免票参观。这意味着,今后观众持身份证即可直接入馆。除了身份证,非纸质临时身份证、老年证、户口本、户籍证明、社保卡、中小学生学生证、残疾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驾照等有效证件也都可以作为入馆凭证。对于观众普遍关心的是否限流问题,国博方面表示,目前暂时没有限制人数,观众可以刷身份证直接进馆,也可以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