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鮰鱼
红烧鮰鱼是上海市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沪菜系。此菜肥腴软糯,咸中带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常见的沪菜,盛行于各个平民百姓家庭,为人人所称道。
中文名:红烧鮰鱼
原料:鮰鱼
所属菜系:沪菜
调料:姜片,葱段,味精,糖,胡椒粉,黄油,生粉,酱油,精制油。
菜品特色:肥腴软糯,咸中带甜。
1、鮰鱼简介
红烧鮰鱼
鮰鱼,又称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长吻鮠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
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肉质鲜美,色香味具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为配席之佳选。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2、材料
原料:长江鮰鱼
辅料:姜片,葱段,味精,糖,胡椒粉,黄油,生粉,酱油,精制油。
3、做法
做法一
1.将鮰鱼斩杀,切块,起锅放油。
红烧鮰鱼
2.煸至鱼身发白,加入姜、蒜、糖以及少许酱油,用旺火烧至起胶汁,稠浓后加入香油,装盘。
做法二
1.先将鮰鱼洗净沥干,斩块,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炸一下捞出沥干油。
2.锅中放入姜片、葱段、少许油,略煸炒一下。
3.放入鱼块,加入黄酒、酱油、糖、味精、胡椒粉,翻炒几下,加盖焖10分钟左右。
4.最后,勾芡,装盆即成。
4、菜品特色
肥腴软糯,咸中带甜。
5、营养价值
鮰鱼又名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鮰鱼为大型的经济鱼类,其肉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又无细刺,蛋白质含量为13.7%,脂肪为4.7%,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此鱼最美之处在带软边的腹部。而且其鳔特别肥厚,干制后为名贵的鱼肚。
鮰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补营养佳品。富含生物小分子胶原蛋白质,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以水溶液的形式贮存于人体组织中,易于吸收,对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和加速新陈代谢,抗衰老和美容有疗效。
6、功效
滋补
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安胎
食用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保护心血管
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养肝补血
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的功效。
红烧鮰鱼
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鱼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黄鱼含17.6%、带鱼含18.1%、鲐鱼含21.4%、鲢鱼含18.6%、鲤鱼含17.3%、鲫鱼含13%。鱼肉所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而且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降低胆固醇
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鱼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多数只有1%--4%,如黄鱼含0.8%、带鱼含3.8%、鲐鱼含4%、鲢鱼含4.3%、鲤鱼含5%、鲫鱼含1.1%、鳙鱼(胖头鱼)只含0.9%、墨斗鱼只含0.7%。鱼肉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补充营养素
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海水鱼和淡水鱼都含有丰富的磺,还含有磷、钙、铁等无机盐。鱼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7、饮食小常识
1、吃这道菜鱼和皮并重,各占一半。入口时鱼肉鲜嫩、鱼皮黏糯,有类似胶着“拉黏”的感觉,把鱼的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2、“胶汁”实际上就是“蛋白质”。鱼皮、鱼鳞富含蛋白质。鱼肉除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物质。一道鱼,不仅美味,还是很好的营养品。
8、小贴士
勾芡是否适当,对菜肴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调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多用于熘、滑、炒等烹调技法。这些烹调法的共同点是旺火速成,用这种方法烹调的菜肴,基本上不带汤。但由于烹调时加入某些调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看中汤汁增多,通过勾芡,使汁液浓稠并附于原料表面,从而达到菜肴光泽、滑润、柔嫩和鲜美的风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