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科普小知识2022-02-09 05:35:07
...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中国*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国际著名记者、作家。1915年4月20日生于波兰华沙,1917年随父母来到中国,1933年开始为中国革命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2005年5月26日病逝于北京。

1、人物简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犹太裔中国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

爱泼斯坦拥有*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的外国裔人士,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被中国官方誉为中国*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杂志(原《中国建设》)名誉总编辑、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际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福利会理事等职。

著有《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中国劳工状况》、《*的转变》以及30余万字的英文自传体回忆录《见证中国》。

2、人生经历

幼年来华

爱泼斯坦,全名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年4月20日生于波兰华沙一个犹太人家庭。

为了躲避残酷的政治迫害,爱泼斯坦将近一岁时就跟随父母原离祖国,不远万里,先到了日本,后于1917年到达中国。1920年全家定居在天津。父母的重大决定,改变了爱泼斯坦的命运。爱泼斯坦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落难香港


1929年,少年爱泼斯坦与母亲

1937年华北风云突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爱泼斯坦的父母不愿居住在被日本占领的地方,忍痛离开自己的独生子,东渡太平洋到了美国。当时,爱泼斯坦22岁,担任美国合众社的记者。作为一名记者,他头脑敏捷,目光敏锐,把所有战地新闻源源不断地发往美国,以此来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爱泼斯坦不仅用笔支援中国抗战,而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际行动掩护抗日人士。

爱泼斯坦为了及时报道战地新闻,随着战局的发展而四处奔波。从北平到南京,从武汉到广州,他踏遍了南北大地。

1938年10月,广州失陷,爱泼斯坦转道去了香港,直接参加保卫中国同盟总部工作。在广州和香港,他结识了许多中国著名革命人士,如廖承志、胡愈之等。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飞机也突袭香港。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香港沦陷。爱泼斯坦由于来不及撤走,被日军关入*,处境十分危险。

为了尽早逃离虎口,爱泼斯坦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着机会。*设在海边一所学校内,紧临海边,利用大海,是逃跑的最佳途径。如果逃不出去,一旦被日本人发现,等待他的只有立即枪决。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任何人都不会放过,更何况爱泼斯坦,这位对生活有着远大理想的青年人。他聚集了四位难友,其中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名叫邱茉莉,出生于英国。邱茉莉也与爱泼斯坦一样,对中国抱着同情心,并走上支援中国抗战的道路。他们在狱中相见、相识、相助,爱情的火焰在苦难中燃起。

爱泼斯坦等5人经过2个月的精心筹划,制定了一个冒死逃跑的危险计划。1942年3月18日夜,爱泼斯坦等人先潜伏在铁丝网旁,当日军巡逻队过去后,他们立即剪断铁丝网,跑到海边,挖出事前掩埋在海滩上的小船,把船推向大海。。5个人跳上小船,奋力向深海划区。他们计划向当时活跃在香港地区的东江游击队控制的方向逃跑,但是一上船就迷失了方向。而且,更为糟糕的是一只船桨也划断了,剩下的一只也只好当作他们从地狱逃向天堂的拐杖。5个人拼命的划船,不停地用双手掏涌进船内的水。在茫茫黑夜,小船任由风浪吹打,5人的心也几乎破碎。第二天中午,他们飘到一个小岛,这个岛位于香港与澳门之间,当时,还有敌人的据点。5个人此时已筋疲力尽,晕睡在小船内。庆幸的是,岛上的中国渔民救了他们,帮助他们偷渡到澳门。

邱茉莉找到一为在澳门的朋友,并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5个人顺利地离开澳门,登上了赴中国内地的征程。他们终于逃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地狱,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值得一提的是,在爱泼斯坦和邱茉莉等人逃离日本侵略者虎口之后不久,他们两人喜结良缘。

记者笔下的抗日将领

在抗日战争中,爱泼斯坦作为一名记者,做了大量采访和通讯报道工作。他不怕艰辛,不畏危险,奔波于南北战场。他用笔描述了抗日前线的国共两党军事将领的风采,讴歌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揭露了侵华日军烧杀抢掠的残暴行经。他生动、真实而又客观公正的报道,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有力的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这些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日后被收进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和1947年出版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两本专著中。

爱泼斯坦在武汉还采访了*驻武汉办事处的**、叶剑英、博古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叶挺将军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而闻名国内。爱泼斯坦在采访过程中,为这位将军的一席话所感动:“我们的人是老战士,习惯于吃苦了。他们面临过粮食和装备奇缺的困难,吃过草。但是,他们同人民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这就是他们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叶挺将军的话随即得到印证。爱泼斯坦果然在武汉看到与*军队有着天壤之别的新四军。新四军穿着粗糙的军装、赤脚,走在大街上。率领这样一支装备不整,但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奔赴前线与强大的日军抗衡,而且充满胜利的信心,爱泼斯坦由衷地对叶挺将军肃然起敬。

爱泼斯坦在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令他最激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1944年赴革命胜地延安访问。

1944年6月12日,是爱泼斯坦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第一次见到了*主席。*兴致勃勃地接见了记者团,向记者们说:“欢迎你们在大热天来延安,这儿是一个偏僻的穷山沟。我们的工作是抗日。我们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也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推翻法西斯。我们要团结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爱泼斯坦还有幸单独采访了*。爱泼斯坦事后回忆说:“*很爱听人家说话,也不打断别人的话。我讲的话,有些是他感兴趣的,他总是耐心地听。*很会分析问题,说话很有力量,很幽默,生活朴素,性格活泼。”爱泼斯坦随中外记者团离开延安时,*赠给他一幅自己画像并签名留念,*画像他至今仍挂在屋内,这是他延安之行最珍贵的纪念。

在延安,爱泼斯坦还采访了“红军之父”——朱德。“我永远忘不了朱德那慈父般的神态。贺龙只要一出现,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在南泥湾开荒的王震,说话那么直率,像个庄稼人,他的手上长满了茧子。”聂荣臻将军告诉他:“日本报纸说皇军是狮子,八路军是老鼠,自然狮子扑鼠,费力不讨好。”陈毅将军向他讲述了*发动仇者快、亲者痛的皖南事变,并说:“我们没有垮掉,现在已经发展到10万人。这10万人弛骋在大江两岸,支撑了半壁山河。”

爱泼斯坦说:“从这些延安*人身上,长征的尘土还没有洗掉,为人民、为革命,他们什么苦都可以吃的。”

在短暂的四个月内,爱泼斯坦为这批年轻而成熟的**欢呼。在延安,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看到了圣地延安宝塔灯在照耀着中国的未来。爱泼斯坦满怀信心和激动,恋恋不舍离开了延安。

1945年,爱泼斯坦和妻子绕道印度到达美国。他不顾多年的奔波劳累,日夜写作,历时两年,终于把在中国尤其在延安的见闻记录下来,汇集成反映中国革命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一书,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使世界充分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和中国*所从事的正义事业,更加关注中国的革命。

老骥伏枥

1950年,爱泼斯坦夫妇在美国从中国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代表团那里,得到了来自新中国的问候:

“邀请你们回到北京工作。宋庆龄、廖承志等许多中国朋友问候你们。”爱泼斯坦心情异常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自从离开中国后,他虽然身在美国,但心早已飞向大洋彼岸战斗过的中国。他深感离不开中国,情不自禁地说出:“那是我们的家啊!”

1951年6月,爱泼斯坦夫妇展转来到北京,又一次在宋庆龄的领导下,参加《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办工作。爱泼斯坦克服重重困难,忘我工作,终于使这本杂志在1952年胜利创刊。在爱泼斯坦的精心工作下,这本杂志从小到大,从单一文字到多种文字,不断扩大影响,行销全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20余万册。世界人民通过这本杂志了解到新中国的建立,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7年,经*总理批准,爱泼斯坦如愿以偿加入中国籍。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我热爱着中国。”1964年,爱泼斯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期间,爱泼斯坦夫妇蒙受了不白之冤,然而他们并没有为此而消沉,*后,更加努力工作,发挥余热,爱泼斯坦担负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十分繁忙,除了办杂志外,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等重要职务,他还是三S(史沫特莱、斯诺、斯特朗)研究会副会长。尽管工作很累,但他渴望为中国人民多做一些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我有生之年,我将比过去更加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爱泼斯坦对把自己一生献给中国人民非常自豪,他说:“是中国人民哺育了我,教育了我。…我深感庆幸,我这一生能够生活在这个伟大的人民之中。”

3、人物贡献

保盟共事宋庆龄


爱泼斯坦在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

1938年9月,爱泼斯坦在广州爱国游行队伍中,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不久应宋庆龄之邀参加了她在香港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这是宋庆龄邀请部分中外著名人士建立的国际性统一战线组织,主要从事战时的医疗救济工作和国际传播。爱泼斯坦在保盟*委员会负责编辑出版英文半月刊《新闻通讯》,支持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特别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以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了解与援助。

突破*访延安

1944年,中国抗战进入第七个年头,这是十分艰难又显露胜利曙光的时刻。这年5月,中外记者团突破*的多年*访问陕北。爱泼斯坦作为美国《联合劳动新闻》、《纽约时报》、《时代》杂志的记者参加了记者团,深入延安及晋西北采访。他访问了*、朱德、*等*,以及许许多多为抗战而奋斗的军民,写了十几篇通讯,在国外重要报刊上发表,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领导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

真实报道*

爱泼斯坦作为杰出的新闻记者和作家,足迹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和边陲各地。他悉心研究中国历史和社会,以他的革命激情、求实的文风和勤奋耕耘的精神写下了多部有影响的著作、大量新闻通讯和其他文章。他的著作包括《人民之战》《我访问了延安》《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放》《*的转变》《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其中,尤为可贵的是《*的转变》这部著作,那时向外界报道*情况的文章很少,报道真实情况的更少。他为了写好这部书,30年间克服艰难险阻四赴青藏高原采访,对藏族同胞怀有浓浓的情谊,十分感人。我们将手中有的《从康藏公路去拉萨》《日喀则的两位姑娘》《拉珠一家》《农奴出身的藏族*在斗争中成长》《*变革》以及其他报道重温了一遍,多少年过去了,读来依旧心潮起伏。爱泼斯坦同志的文章对*腐朽残酷的农奴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记叙了奴隶们受压迫剥削的悲惨生活、他们渴望翻身做主人的祈望、解放后努力工作的喜悦,以及*在*领导下发生的巨变。当时各种谣言满天飞,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文章对宣传*、以正视听,起了很大作用。

致力传播新中国


1956年撰写《从鸦片战争到解放》

1945年至1951年初,爱泼斯坦在美国担任《联合劳动新闻》总编辑,妻子邱茉莉主办进步月刊《聚焦远东》。他们夫妇不顾美国反动*的迫害,积极投入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增进美中两国人民友谊的进步活动。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1年他们应宋庆龄之邀回到中国,参与创办了对外英文刊物《中国建设》杂志(今更名为《今日中国》),为执行编辑。后于1979年被任命为杂志社的总编辑,至今还是刊物的名誉总编辑。几十年来,《今日中国》已发展成为有中、英、法、西、阿等多语种文版的综合性月刊,他为这本杂志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动乱期间,也蒙受过冤屈,被*狱中五年,但他没有动摇过对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1973年初,获平反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依然满腔热情地投入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作为记者,他仍然追踪与记录新中国和世界的变迁。

4、家庭情况

夫人:邱茉莉(已故),黄浣碧。有两个养子,女儿艾颂雅,儿子艾颂平。

5、主要作品

《人民战争》,1939年

《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415页,ISBN780187241X

《历史不应忘记》(沈苏儒,贾宗谊等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230页,ISBN7508506936

《见证中国:一个中国籍犹太人的诉说》,2005年首先以英文出版的作品

《中国尚未结束的革命》,力图布朗公司(Little,BrownandCompany)(1947年),精装442页首先以中文出版,后翻译成英文的作品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56年),精装146页

《*的转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3年),平装563页,ISBN0835110877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新世界出版社(北京,1993年),精装本,ISBN780005161

6、人物纪念

爱泼斯坦墓

爱泼斯坦墓位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内,墓碑为大理石上书:“爱泼斯坦、邱茉莉之墓”,墓碑前有一书本雕塑。

爱泼斯坦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为纪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诞辰100周年,2015年4月17日,我会和中国福利会在北京宋庆龄故居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开幕式暨《爱泼斯坦与宋庆龄传记》首发式。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中国福利会副秘书长阚宁辉、爱泼斯坦夫人黄浣碧以及国家外专局、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清华大学等有关机构的领导、人士和生前好友出席了活动。仪式由我会副秘书长、宋庆龄故居主任艾玲主持。

上一篇:梁周洋

下一篇:安赫尔·古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