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科普小知识2022-05-03 06:59:17
...

要了解中国官场,除了看《人民的名义》,还要看看三联出版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告诉你一个从*到地方,从国家到民众,权力运行的基本逻辑。

作者:周雪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一个组织学研究

原作名:TheInstitutionalLogicofGovernanceinChinaanOrganizationalApproach

出版年:2017-3-1

页数:467

定价:45.00

装帧:平装

丛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9787108058331

1、作品推荐

周雪光教授的新著《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通过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研究,从组织层面整体上描述了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图景。

从古到今,这个逻辑有相当的延续性。这一*的核心既不是持续常态的高度集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发包制度,而是国家权力(或皇权)与官僚权力(包括地方权力)的收放松紧的节奏性变化,体现在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一是,国家权力与官僚权力的主从关系为国家支配形式的核心,皇权大一统为万古不变之理,“以不变应万变”。这一基本构架得到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的支撑而稳定存在,从礼制、儒教、科举到官僚*。二是,在皇权与官僚*间、以及官僚*内部,实质性权威的重心收放不一,而且在不同层次移动,由此引发不同治理模式的演变——从高度关联到逐级分权,到松散连接,甚至短暂的各为其政,“以万变应不变”。

因此,中国的治理*并不单单是一个高度集权、贯彻自上而下意图的机器,也不总是各自为政的地方性权力,而是随着时势变化所产生的压力(特别是自上而下的干预),不断地调节、演变。随着*不同治理模式的演变,国家也在名与实之间不断转换其角色作用。本书用动态的方式来把握中国国家治理的轮廓和特点。

2、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权威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3、作者简介

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组织社会学十讲》(2003)、TheStateandLifeChancesinUrbanChina:RedistributionandStratification,1949-1994(2004),合著有TheDynamicsofRules:ChangeinWrittenOrganizationalCodes(2000)。

4、作品目录

第一章导论: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第一单元国家治理逻辑的制度分析

第二章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第三章中国*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第四章运动型治理机制

第二单元国家治理逻辑与*行为

第五章*内上下级谈判:一个分析模型

第六章基层*间的共谋现象

第七章拼凑应对:多重逻辑下的基层*行为

第八章逆向软预算约束

第三单元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社会

第九章通往集体债务之路:从官僚制逻辑到社会逻辑

第十章多重逻辑下的村庄选举

第十一章无组织的利益与集体行为

第十二章结语: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未来

5、作品评论

本书开拓了中国国家治理制度的实证研究路径,从经验资料的系统研究到理论分析,从微观到宏观,从现状分析联系历史的探讨,对于深刻认识中国的制度特色,将非常有帮助。周雪光教授不满足于将现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现实,而是在对中国现实的分析中发展了基础的组织学理论。这本著作不仅对学者有价值,而且对关心中国社会的其他读者来说,也是值得一读的。

——刘世定北京大学教授

作者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亲历的“故事”,更从这些微观的小事件中梳理出回应国家治理这一宏大问题的理论脉络。作为一个海外学者,作者积十年中国乡村的田野观察,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真实地体验中国乡村的基层治理和基层社会,这不仅彰显出作者的学术精神,也使他能够超越目前许多学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概念化解释,给出一个多重行动逻辑交织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真实画面。

——蔡禾中山大学教授

上一篇:茶典

下一篇: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