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科普小知识 2023-11-09 22:31:45
...

*潍坊高新区。潍坊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54个*高新区之一,同时拥有*创业服务中心的牌子,是潍坊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所在地。行政辖区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14.5万人,地势平坦,济青、潍莱高速公路纵横贯通,胶济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地耐力强,无污染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娱乐设施完备齐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2001年已通过国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中文名称: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理位置:市中心城区

面积:116平方公里

人口:14.5万

1、简介

2002年,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继续呈现超常规的强劲态势。全年共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实现利税12.4亿元,增长66%,辖区工商企业实现财政总收入6.2亿元,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高新区前茅。提前一年实现了市委、市*为高新区确定的三年发展目标。全年共引进项目216个,总投资110亿元,其中在建、拟建和合同项目136个,总投资80.4亿元,过亿元的大高外项目有21个。潍坊高新区围绕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狠抓了科技孵化器的建设,集中人力、财力,按时按质地完成了高新大厦的土建工程。同时,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植等有效手段,积极培育和催生发展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全区研发实施高新技术项目7个,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项目6个,都达到或超过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0余个,新培育金诺电气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累计达到43家,接近全市的一半。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高新区在全区上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人人是投资环境”大讨论活动。整个大讨论活动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纠风治乱、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安商富商为重点,按照省市党委、*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工作全面提速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现了“三破三立”,即:破除小农经济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长远观念;破除衙门作风,树立“投资者就是上帝”的观念;破除本位主义,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同时,组织区内企业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行业作风和工作进行了*评议,建立起了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会议审定、一路绿灯盖章、一周内办完的“四个一”工作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群众的精神面貌有明显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树立了高新区的良好形象。许多项目在区内的审批手续进一步简化,审批时间进一步缩短,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先后投资6000万元,修建高标准道路13条,总面积51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62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流的投资兴业环境。

2003年,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为1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四扩、两提高”(扩大开发面积、扩大高新区产业规模、扩大工业园区规模、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狠抓了基础设施综合配套、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农村城市化等重点工作,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99%;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增长97%,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实现翻番。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通过强化专业招商、全民招商、企业招商,全面落实“三零一低”(零收费、零距离服务,零投诉,低地价)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加快了项目、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的融合聚集,形成了大项目、好项目天天进区的可喜局面。全区共引进项目414个,总投资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过亿元的项目75个。合同利用外资1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5亿元。高新区通过积极创新思路,抓住要害,着力简化办事环节,全面优化了服务环境。建立“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所有项目手续在最短时限内即可办结。各部门、各单位对客商来区考察洽谈或办理投资手续,都全身心、全方位地提供一流服务,真正让客商成为了“上帝”。高新区实施*提速、优化发展环境的做法,得到了韩寓群省长的高度评价,并在省*《内部情况通报》、《山东政务信息》上予以刊发。对所有进区项目,落实了领导和部门服务责任制。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治理软环境,对个别单位出现的“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排)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开展企业*评议部门活动,促进了部门行风的转变。

2008年,全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9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5亿元,工业增加值74.5亿元,财政总收入2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建设成为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科技交流、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域,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和谐魅力的5个高新区之一。潍坊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高新区,辖区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2个街道、2个发展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标,以加快“二次创业”为动力,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在国家高新区中的位次逐年前移。8月2日,我区通过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专家论证,即将成为山东省第二家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的*高新区。

2、新区产业

潍坊高新区产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了光信息、潍柴动力、生物医药、中小科技等十大特色园区,有潍柴动力、富维塑胶、沃华医药、五洲明珠、天德化工、青鸟华光、歌尔声学7家企业、8支股票上市,累计融资73亿元。特别是去年以来,突出特色,扩张总量,加大投入,错位发展,重点突破电声器件、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三大新兴产业,目前已成功争创省级电声器件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软件园、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全省信息服务业重点聚集区五块牌子,力争3年内三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2008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8.8%,成为全市高科技领域的品牌和亮点。

3、体系格局

潍坊高新区创新体系完善。多渠道汇集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狠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智能化大厦和16万平方米的中试车间,为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成长创造了条件。建设了16.4万平方米的高新人才服务中心,可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别是在市*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强力扶持下,获得扶持的13个研发中心已有8个形成研发能力。目前,全区业已形成以*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支撑、十大特色园区为载体、10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21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创新发展格局。

4、配套设施

潍坊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达,建设了沃尔玛广场、海王医药配送、中百配送、财富广场等九大商贸城、十大物流项目;全力打造市区中心商务区,形成了物流配送、名品商城、金融服务三大组团;依托*创业服务中心,配套与工业项目相同的优惠政策,全力加快金融、保险、科技咨询、专利中介、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5、统计公报

2008年,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一六三三”的工作部署,凭借雄厚的科技经济资源和政策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应对、逆势而为,较好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统计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08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932.97亿元,同比增长25.1%;业务总收入946.27亿元,同比增长25.3%;工业企业总产值824.89亿元,同比增长29.38%,工业企业增加值256.56亿元,增长51%;税收收入47.2亿元,增长35.1%;财政收入51.92亿元,增长46.7%;完成进口额17479万美元,增长232.4%;出口额85133万美元,增长112.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0361万美元,增长104.8%。

项目情况

全年批准进区项目312个,同比下降了10.1%,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1个,同比增长3.4%;注册企业348家,同比下降13%,其中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同比增长18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62亿元,同比增长13.5;合同引进项目总投资765.57亿元,同比下降14.1%,其中合同外资额14.82万美元,同比提高了3.2%。专利申请量153件,同比增长23.4%;其中专利发明99件,同比增长5.3%;培养和引进人才数量535,同比增长11.7%;R&D经费支出14.6亿元,同比增长38.5%。

地方统计

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2008年高新区完成生产总值(GDP)125.73亿元,同比增长16.3%,比去年同期增幅20.1%降低了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8亿元,同比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83.08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42.07亿元,同比增长1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89833元,比去年同期的69456元增长了20377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13120美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46:66.07:33.4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14个百分点。

工业统计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下滑,累计增幅出现回落。全区1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24.4%,比上年增幅47.7%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是70.23%,比去年末下降了5.6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6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去年同期增幅降低了2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74.55亿元,同比增长17.1%,比上年增幅33.7%下降了16.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51亿元,同比下降了11.5%;实现利税总额33.06亿元,同比下降了3.8%;实交税金总额14.3亿元,同比增长22.3%。

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增幅图如下:

财政与税收

财政、税收收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08年,高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低于昌乐居全市第二位;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增长22.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实现国地两税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国税收入16.11亿元,增长28.1%,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地税收入9.08亿元,增长33.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第二产业提供的税收16.52亿元,同比增长15.9%;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8.67亿元,同比增长68.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位。

对外经济贸易

全区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开拓新的出口增长点,对外贸易仍有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0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9.9%,比全市平均增幅28.8%高1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8.15亿美元,增长35%;进口总额1.90亿美元,同比增长65.2%。全年新批外资企业数6个,合同利用外资额5452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294万美元,同比下降了25.8%,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5322万美元,新增*投资额1942万美元。

高新区进出口总额增幅图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平稳,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8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6亿元,同比增长32.5%。比全市平均水平26.1%高6.4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46.74亿元,完成服务业投资37.32亿元,同比增长153.9%。

1、完成现代服务业投资31.09亿元,同比增长409.6%,比全市平均增幅139.2%高270.4个百分点,全市滨海开发区增幅最高529.8%,我区排名第二位。

2、完成高新技术投资36.28亿元,同比增长204.2%,比全市平均水平182.3%高2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是43.2%。

3、完成节能环保投资(狭义)6.65亿元,同比增长482.8%,比全市平均水平830.6%低347.8个百分点。

4、完成文化产业投资9.5亿元。全市文化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1.7%。

5、完成公共服务投资17.61亿元,同比增长1231.8%,比全市平均增幅326.6%高905.2个百分点,我区低于滨海排名第二。

6、完成房地产投资额17.13亿元,同比增长55.5%。施工房屋面积335.09万平方米,增长81.3%;竣工房屋面积30.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20.5%;房屋销售面积48.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0.5%。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1.9亿元,先后完成道路及配套工程18项,开工道路总长度16.9公里,铺设管道10.1公里;投资4.5亿元,实施了全长6.3公里的浞河治理工程;建设了投资2.6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潍坊学院体育馆,工程主体现已完工。

为努力打造生态高新区的目标要求,今年投资2.8亿元,先后完成44项道路及绿地绿化工程和123家重点单位庭院绿化,共栽植乔灌木717.4万株,新建和绿化提升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增加到27平方米,打造出北宫东街、玉清东街、东方路、永春路等高档绿化精品。目前,济青高速公路市区段林带补植工程和秋季绿化工程又全面开工,截至目前已栽植乔木9.5万株,完成投资8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科技统计

高新技术产业依然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8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23%。2008年,全区专利申请284个、授权193件,同比分别增长14.6%、13.5%。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的13家企业研发中心,已有8家形成研发能力,5家正在加紧建设。目前,高新区创新体系中,拥有*、省级创业中心各1个,孵化创新基地达到25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企业自建研发中心总数达到59个,其中省级以上21个。

科研队伍不断优化。全区科研专业人才总数达到5000多名,其中博士140多名、硕士860多名。今年以来,高新区新批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获得省发明创业奖4项,占全市近三分之一;获得省巾帼发明奖1人,全市唯一;上报省优秀发明家奖6项、批复市青年科技奖3家,占全市近一半。

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科技园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拥有的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企业孵化器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准,现已全面运营,同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被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认定为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沃华医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心可舒研发生产企业。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总投资22.5亿元的俊富非织造项目,5年内产能达到15万吨、销售额36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医疗、工业防护和个人卫生用功能性非织造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大同公司总投资3亿美元的太阳能硅片项目已开工建设,下步太阳能切片、硅棒等项目将相继入驻发展,形成完备太阳能产业链条,预计5年内销售额将达到190亿元。

贸易统计

消费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平稳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批发零售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4%,比全市平均增幅23.1%高2.3个百分点,增幅低于滨海0.3个百分点列第二位。全区完成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26.49亿元,增长24.1%,其中,批发业93.46亿元,增长26.7%;零售业33.04亿元,增长17.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2.49亿元,增长24.2%。

教育、卫生统计

全区教育呈现出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强劲态势。全区中小学校23所,其中小学19所,初中4所,在校学生1162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高新区教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公开招聘名师,积极创办名校,全区教育设施和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提高。在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观摩点评中,高新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东明初中在全市初中科学发展评价督导评估中获得第一名;5个项目获得潍坊市人民*教学成果奖,在全市的金点子案例评选中获得6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打造出北海、双语、东明等一批义务教育品牌学校,成为全市基础教育新亮点。

卫生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更加完善。高新区所属医疗机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48人,住院病人6575人次,门诊病人约336500人次,计划免疫接种达到了49570人次,七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村覆盖率达100%,参合农民达到73010人,人口参合率为99.87%。2008年,规划建设了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工建设的目前全市最高水平的多功能、现代化医院,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双零双百”政策,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农民。

文化事业统计

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今年以来,随着全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兴起,进一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汇集。26万平方米的半岛书城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业务范围覆盖半岛、全市最大的图书音像制品超市。今年财政投资10万元,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原街办综合文化大院的基础上,财政拨款40万元,购置了投影仪20个,电动幕布20个,完成了24个文化大院建设;拨款30万元,购置了预埋式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农民体育健身器材设备;财政拨款50万元,建设完成了20个农家书屋;循环放映公益电影1036场,观众约272000人次,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检查网吧、音像、娱乐场所合计380家次,取缔无证经营摊点8个,收缴违法音像制品和盗版图书约180多(盘)册,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

人口居民生活

年末总人口139960人,人口目标责任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区出生人数883人,出生率9.89‰,人口自然增长率7‰,合法生育率97%,晚婚率77.2%,晚育率89.97%,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7年的109.5下降到2008年的92,下降了17.5个点。群众的“三最”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了潍坊市下达我区的人口目标责任计划。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1.4元,增长14.4%;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955元,比上年增长23.5%。

社会事业统计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725人,同比增长15%,企业参保人数12104人,同比增长55%;2008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9.2万元,增长79%,为716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74.4万余元,增长172%;为771名低保对象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72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共计21.13万元,增长18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200元调整为2400元,集*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200元调整为4400元,集*养率为82.35%。全年共支出40.3万元,增长幅度超过100%。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号召下,全区上下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共接收捐款6074889.91元和900件衣被。今年开工建设的20000平方米的潍坊鹤翔美诺安养中心一期工程,解决了全区农村五保老人的集*养和城区老人的托养问题。

6、交通

潍坊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国内城市少有的电气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海港“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业态。

海运

200公里范围内有青岛、烟台、日照等国际客货港口;潍坊森达美港距高新区50公里,是鲁西、冀南、豫东物资出海陆路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港口,现有两个3000吨级、两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和一个3000吨级滚装泊位,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万吨级码头已开工建设,今年将续建两个100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吨。

陆运

济青、潍莱、东青3条高速公路通过潍坊境内,津汕、青红、荣乌、潍日4条高速公路正在和即将开工建设,国道308、309横穿东西,206纵贯南北,连同19条省道,形成了以潍坊城区为中心,以国省道公路为骨架,干支线相连的公路网络;益羊、宅羊、青临、大莱龙等地方铁路实现了潍坊南、北、西三面有铁路贯通。高新区已建成高标准主干道24条,面积250万平方米,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贯穿区内所有产业园区。

空运

青岛、济南两个国际机场分别距高新区120和180公里,潍坊机场每周40个航班连通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主要大城市。2006年11月份开通货运专线,将于2008年开通的一级分拨中心项目可将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货邮在潍坊集中,然后经深圳发往全国20多个省的重点城市及200多个地级城市,通往日本及韩国等周边国家的货运专线计划于2009年之前开通。潍坊是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全国第四大航空邮件转运中心,每年处理的航空邮件和物流货物2万多吨,是全国7大EMS节点城市之一,贵重电子零部件的承载量居国内前列。

物流

潍坊现有年交易额过亿元的专业市场达36处。正在规划建设3个物流基地、6个物流中心和4个配送中心。目前,全市物流企业发展到1500家,年物流货值达到320亿元。总部设在高新区的潍百集团已成为覆盖全市、辐射全省、延伸国内重点城市的连锁经营骨干企业。

潍坊出口加工区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四大综合保税区功能,在产业、税收、贸易等方面有着更加优惠的政策,服务功能和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

7、人力资源

潍坊作为全国26个电子工业中心城市之一,现有电子信息专业技术队伍1.5万人。其中,高新区有博士100多名、硕士400多名、科研专业人员达到5000多名,仅中微光电子项目就有博士16名、工程师300多名。潍坊现有各类职业学校110多所,在校生30万人。其中,*重点职业学校18所、高职院校8所,仅高新区内就有9所,是国内著名的“高职城”。普通高考重点本科文理上线率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潍坊考生被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录取率占全省的1/3,国家重点高校录取率占全省的1/4,一本上线率占全省的1/5。随着潍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每年有1万多名本科以上专业人才到潍坊创业发展。潍坊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省交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开设电子技术等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校生1万人以上,居全省首位。特别是坐落在高新区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电子信息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校生8000多人,许多毕业生在浪潮、海尔等知名大企业挑起大梁,并成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电子信息行业重要的技术工人输出地。潍坊市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在市区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数控、电子电工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训基地,全市技术工人90%以上获得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达到8%以上。潍坊市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适中,操作能力强,2006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比浙江地区低260多元/月。

8、基础设施

供电

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特大型发电企业华电潍坊发电公司坐落于高新区,区内现有五洲、赵疃等5座变电能力共计560兆伏安变电站,供应能力充足。

供热

潍坊市区现有10家热力公司,3家坐落于高新区,其中盛源热力公司供热能力90吨/小时,供热面积110万平方米;华潍热电公司供热能力85吨/小时,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此外,华潍热电公司的扩建工程正在展开。可充分满足项目暖、汽需求。

供水

潍坊水源保障良好,拥有大中型水库25座,其中全省最大的峡山水库库容14亿立方米;潍坊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向胶东引水、引黄济青工程的重要中转枢纽,项目用水可得到充分保证。

燃气

潍坊紧邻胜利油田,有充足的气源,现铺设燃气管网651公里,日均供应煤气18万立方米、天然气4.5万立方米。坐落于高新区的港华燃气公司有3座储气柜,拥有9万立方米的储气能力。

污水处理:潍坊污水处理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4座,日处理污水67万吨。联合润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已进入商业运营期。排污管道可接至厂区。

邮电通讯

潍坊市信息基础设施健全,高新区作为潍坊地区通信中心枢纽,中邮设立了邮件快递中心,中国移动、联通、卫通等电信运营商的地区总部全部座落于高新区内。

海关服务

潍坊海关是山东关区首批属地报关试点地区,实施“5+2”工作制、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和首接关员负责制,“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和“电子口岸”系统的实施使通关速度大大提高,通关业务100%随报随审随放。

金融服务

潍坊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9家国有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济南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民生银行、青岛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股份制银行,26家商业保险机构,已建成市金融服务中心。青岛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已派工作人员设立办事机构,恒丰银行和汇丰银行也已来潍联系进驻。金融服务网点密集,金融产品业务种类齐全,2006年存贷款增量居全省首位。今年,在高新区内黄金地段规划建设大型*金融商务区,以最优的环境和政策吸引银行、保险、证券及中介服务业机构总部入驻。

9、社会事业

教育

潍坊高新区内有潍坊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有*示范中学潍坊一中,以及采取双语教学的北海学校、双语学校和东明学校等几十所学校。

公共交通

全市现有公交线路45条,营运车辆766台,其中13条公交线路经过高新区,公共交通便利、快捷。

医疗

到2006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738个,中心城区有医院38家,其中三级医院4家,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高新区内。

服务业

潍坊会展商务、休闲娱乐等设施健全,拥有星级酒店近20家,仅高新区就有四星级以上酒店5家,大型商场、购物中心10多家。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的高新人才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专家公寓、信息中心、金融网点、学校及各种文体娱乐设施,可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生活服务。

上一篇: 山西玄参

下一篇: 理发师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