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一、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习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 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汲取历史教训;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教学思路:
一、图片导入:展示罗布泊昔日的图片与现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罗布泊的变化之大。
二、解析课题,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找出概括罗布泊今昔景象的语句,概括罗布泊消失的原因。)
三、细读课文,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展示家乡青土湖的生态现状(幻灯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五、在《家乡》的歌曲声中结束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欣赏一组图片(播放幻灯片)
师读: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二、解析文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罗布泊的文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板书课题)。课文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大家想想,为什么作者用了“消逝”而没有用“消失”呢?(“消失“只是客观的陈述,而“消逝”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作者的惋惜之情) 下面,请同学们接着读课文,整体把握一下课文内容。
提问: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能说说今日罗布泊和昔日罗布泊分别是什么景象的吗?哪个词可以概括它呢?
生归纳概括;师点拨: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提问:2、昔日的生命绿洲眨眼间变成了今天的死亡之海,是什么原因呢?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哪位同学同学发现了,请举手回答。
生答后明确: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从中获得启发。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请同学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主要抓修辞手法的运用:
1、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3、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4、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让学生大声朗诵所找的句子以更好的体会其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四、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由于人为的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的例子。(展示家乡及青土湖生态的图片,引导生结合家乡生态坏境谈)
五、结束语。(播放韩红的《家乡》)
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是用来创造的而不是用来毁灭的,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这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爱我家园,不要让我们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单元学习导语中说,“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姑且不论这个单元是否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也不论是否都反映了“环保”问题,有一个事实倒是确凿存在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一般的教学中甚至一些大型的赛课活动中,往往被处理为典型的说明文来教学。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节选的文章,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很明显,文体是报告文学。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处理是不同的,必须依体而教。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都离不开文体的要求。
这篇报告文学的大体思路和内容是:开头呈现今日罗布泊的戈壁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罗布泊仙湖时的美丽景象,然后重点介绍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主要是塔里木河改道和“四盲”造成的,又具体展现了现在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文章虽客观地介绍了罗布泊由仙湖而成为荒漠的过程,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痛惜之情,读来让人震惊令人沉痛。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本文与普通的说明文不同的地方,也是其作为报告文学的显著特点。既讲究真实,用事实说话,又注重形象性、抒情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特点,也应该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设计意图】
报告文学,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文体。借助此文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点和要求,掌握阅读报告文学的一般方法,应是此文的主要教学目标。
在了解罗布泊消逝原因的基础上,重点从报告文学的角度来体会形象性、情感性。教学中,要通过品析有表现力的语句、段落来理解和培育面对中国地质灾害的“忧思”。以“‘泊’字左边是三点水”的一唱三叹,穿插三个美段的品析,来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段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而本质地逐层深入,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悲剧的旁观者而走向能肩负责任的未来美景的建设者。以语文为媒介的情感教育、责任教育当在这一课中比较凸显。
教学创意:一唱三叹,逐层深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2.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 品析关键语句,把握作者的忧思,培养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品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铺垫活动:
1.解题
齐读学习导语,圈出最能解释这段话的关键词并交流。
2.文体介绍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如文章涉及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工作,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等都真实可靠;文学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如对胡杨、荒漠的生动描写,看到荒漠时的情感抒发等。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从“报告”和“文学”的角度来学习这篇课文。
观仙湖
1.快速阅读介绍罗布泊“仙湖”时期的段落(4-8)。
2.组编:勾画出相关的描写语句,组编成一段话,展现“仙湖”美景。
学生找,交流。(屏显)
“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
“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
“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3.体会:
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仙湖”赞叹的一句话。
(屏显)“‘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朗读并体会作者说这句话时的情感。(自豪、赞叹)
小结:
这一部分,主要用叙描结合的手法来呈现了罗布泊仙湖时期的美好景象。
叹消逝
1.快速阅读介绍罗布泊消亡的段落(9-20)。
2.提炼:概括罗布泊消亡的原因。
(1)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2)近30多年来,滥用塔里木河资源,“四盲”使罗布泊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报告”(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如:大量真实的、确切的数据;引用的书籍;作者的行程。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湖。据《西域水道记》记载……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三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
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
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
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
4.重点欣赏第20节。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二十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将以上的语段排成诗行。深情朗读。)
此段中揪心的比喻,逼真的拟人,生动的描绘,恰当的联想,沉痛的情感,令读者读起来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更多的是沉重的痛惜。
(屏显)胡杨的残躯图片
5.体会:
找出能够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一句话。
“罗布泊消失了。”
(屏显)“‘泊’字左边是三点水?”
朗读上面两句话并体会作者说话时的情感。(悲痛、沉重、无奈)
小结:
这一部分以大量的数据、确凿的事实来说明罗布泊消逝的过程。
解忧思
1.品析:
(1)品读22节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将以上的语段排成诗行。男女生分段深情朗读。)
把罗布泊拟人化,一望无际的荒漠是裸露的胸膛,沟沟壑壑是一道道肋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死者。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2)默读23段至结束。
圈出最触动自己的语句、词或者标点,做简要评点并交流。
以下重点关注: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2.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具有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①形象性
具体表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的联想与想象。
如:对比、比喻、拟人
对比:
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
24节中,“黄色沙地”与“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的对比。
比喻:
罗布泊像个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拟人:
第20、22节。
联想、想象: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②抒情性
间接抒情:第20、22节
直抒胸臆: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悲伤、沉痛)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强烈的谴责)
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谴责、愤怒)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急切的呼吁)
朗读以上语句,读出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3.体会:
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罗布泊消逝根本原因认识的一句话。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屏显)“‘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朗读上面两句话并体会作者说话时的情感。(谴责、愤怒、悲痛。)
小结:
这一部分在生动描写的基础上,通过抒情来表现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总结全文:
深情诵读(屏显):
美丽的仙湖。 “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罗布泊消失了。 “泊”字左边是三点水?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课堂小结:
1.积累知识: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的真实性+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综合运用丰富的表达方式。
2.掌握方法:组编、提炼。
3.训练能力:品析、感悟。在品析中理解作者情感,培育自己的责任意识。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报告文学”的特点。
上一篇: 某智能绝缘电阻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下一篇: 关于家纺购买意向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