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再会,老北京

科普小知识 2023-11-10 12:39:15
...

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的纪实文学作品《再会,老北京》由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该书记录了作者在老北京胡同里的两年生活时光,还夹杂了他对这座城市历史和未来的思考。他说,这本书是写给北京的情书。

作者:迈克尔·麦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

原作名:TheLastdaysofOldBeijing_LifeintheVanishingBackstreetsofaCityTransformed

译者:何雨珈

出版年:2013-4

页数:392

定价:36.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译文纪实

ISBN:9787532761197

1、作品推荐

我们爱上一座城,是因为爱上了那里的一个人

我们怀念一座城,是因为怀念着这里的一群人

一条胡同的因缘,一座城市的生死,一种历史的记忆!

《华尔街日报》年度最佳亚洲图书!

彼得·海斯勒、伊安·约翰逊、冯骥才联合推荐!

2、内容简介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最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广场,一百多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对于路人而言,这两个口号都可以是正确的,北京又处在八百年一次的再建与重生的循环之中。被改掉的横幅在几小时内就被扯了下来,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北京人不需要读它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

3、作者简介

迈克尔·麦尔MichaelMeyer


迈克尔·麦尔

1995年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上发表。迈克尔?麦尔曾获得多个写作奖项,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NewYorkPublicLibrary),怀亭奖(Whiting)和洛克菲勒?白拉及尔奖(RockefellerBellagio)。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再会,老北京》是他的第一本书。

4、创作背景

胡同居民在意邻里关系

迈克尔表示,创作这本书源于自己的一个疑问。1997年,迈克尔住在海淀区,经常进入二环内的老北京城,“我看到新街口、隆福寺那些老房子都被拆了,没有人告诉我这么有人气的地方为什么要拆掉。我想知道原因,拆的话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2003年开始,迈克尔决心做研究来回答自己的疑问。在他看来,最坚定的胡同保护者大多是游客和历史学家,并未亲身在胡同里生活过。为此,他住进了大栅栏的杨梅竹斜街,就此开始了没有厕所、没有浴室的两年胡同时光。

问及在研究中是否找到胡同存在的价值,他说:“我发现居民不关心住得好坏,他们只关心邻里之间的交往、社会关系。如果你住在老胡同的话你就会知道那里的人为什么不愿意搬到小区,你也可以发现胡同生活的价值。”

迈克尔认为,现在的城市规划者应该考虑一下建造新社区的自然感,“比如南锣鼓巷、什刹海变成了酒吧街,我们在那里可以坐三轮车,转一转拍照留念,胡同在这些地方有旅游价值。”

昔日邮件成为创作素材

与一般的纪实作品相比,《再会,老北京》的文字显得十分生动,融合了迈克尔的喜怒哀乐。迈克尔透露,当初并不是以采访者的口吻去询问邻居,而是让自己生活在其中,成为老北京胡同的一部分。

迈尔克的这部书写作于伦敦,他称自己应该与“老北京”拉开一定的距离,那样才能感受、回想起它的美好。问及书中的内容如何记录得如此详实,他说:“那时候我的女朋友在美国读研究生,我就每天早晨发邮件给她,告诉她我前一天都干了什么,遇到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些邮件也成为迈克尔写书的一些重要参考。

迈克尔透露,这本书的名字他最初想叫《回音壁》,有种老北京声音在耳边回荡的感觉,“我们其实都生活在历史中,回忆就像一张张老照片。现在回到北京,我特别喜欢去团结湖那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小区,它们有一天也会成为一段历史。”

总结这本书的内容,迈克尔认为,从中能看到北京城的唯一性。他考察过越南的河内、法国的巴黎等城市,但跟北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还比如美国的纽约,经济发达,但它并不是美国的首都,北京的历史、地理、资源、人口,决定了它的独特性。”

5、作者感言

北京是我的第二位妻子

在采访中,迈克尔对北京的胡同名称十分熟悉,对北京的喜爱从他说话的语气和脸上的表情也能感受到。

问迈克尔为什么喜欢北京,他说很难给自己找一个确切的理由,“我就是喜欢北京味儿,喜欢北京人,爱吃北京菜,爱听北京话,这么说吧,我就是一个胡同串子。”

迈克尔不愿过多讲述这本书的价值或意义。他为北京这个城市投入了很多情感,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北京是他的第二位妻子,“《再会,老北京》是本写给北京的‘情书’,把我最喜欢北京的地方记下来,让100年以后的读者能看到”。

6、作品目录

第一章走过大前门

第二章叫我梅老师

第三章Mocky与我

第四章“告别危房”

第五章寒冬降临

第六章拆之简史一:燕都旧迹

第七章《北京晚报》

第八章幸福城中好时光

第九章把感觉留住

第十章春天

第十一章拆之简史二:皇城兴衰

第十二章“去贫化”的贫民窟

第十三章抢救老街

第十四章夏日大回收

第十五章过去时与将来时

第十六章拆之简史三:民国首都的现代化之路

第十七章朱老师:树的记忆

第十八章“他有病了你不给他治,是你的责任”

第十九章老寡妇的故事

第二十章拆之简史四:“*时代”北京的工业浪潮

第二十一章回音壁

后记新北京,新奥运

致谢

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7、媒体评论

很少有作者能够真正活在一部作品里,融入当地的生活,并让这种探究走向深处。两年来,迈克尔·麦尔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活、教书;在当今的英语写作圈,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世界。

——彼得·海斯勒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们愤怒地毁掉自己的文化。从80年代到现在,我们快乐地毁掉自己的文化。

——冯骥才

令人难忘地,麦尔记录了一座城的死去。尽管看起来有些极端,但这绝不仅仅是北京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我们美国正在经历的问题。

——《纽约时报书评》

有回忆,有历史,有旅行,也有对身体力行的呼吁,这本优美的处女作,表达了作者对老北京的恋慕,也是对一种正在逝去的生活方式的挽歌……对于北京而言,麦尔的这部力作就如同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于纽约。

——《出版人周刊》

8、书摘插画


书摘插画


书摘插画

上一篇: 广顺街道

下一篇: 孟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