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新郑市

科普小知识 2023-11-12 16:34:39
...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属郑州市。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78.6万,辖1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新郑在上古称为“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每年的轩辕黄帝拜祖大典都会在此隆重举行。新郑市也是河南省高校集中之地,拥有中部重要的航空枢纽——新郑机场。

中文名称:新郑市

外文名称:XinZhengCity

别名:有熊、苑陵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河南省郑州市

下辖地区:3个街道、9个镇、3个乡

*驻地:新建路街道

电话区号:0371

邮政区码:451150

地理位置:郑州市中部

面积:873平方千米

人口:78.6万人(2013年)

方言:中原官话—郑开片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轩辕黄帝故里、少典墓、黄帝陵、郑韩故城、苑陵故城等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火车站:新郑火车站

车牌代码:豫A

GDP:486亿元(2011年)

城市名片:黄帝故里

著名人物:黄帝、韩非、申不害、白居易等

1、基本概况

河南省辖县级市,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距郑州南38千米处。总面积87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10年)。全市辖3个街道、9个镇、3个乡: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道、新村镇、辛店镇、观音寺镇、梨河镇、和庄镇、薛店镇、孟庄镇、郭店镇、龙湖镇、城关乡、八千乡、龙王乡;以及新港、郑港2个办事处,具茨山*森林公园、中心城区新区建设2个管委会。市*驻新华路街道。

主要河流有潠水河、双洎河、黄水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梅河、莲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90多毫米,年均温14.2℃。是河南省1989年公布的第一批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胜古迹有轩辕故里、具茨山炎黄文化游览区、郑韩故城、裴李岗文化遗址、风台寺塔、石牌坊、郭威墓、柴荣墓、唐户遗址、华阳故城、许岗古墓群、欧阳修墓、白居易故里等。

2、历史沿革


新郑拜祖大典

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新郑属豫州。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治所在外廓城内。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秦灭韩,二十六年(前221),置新郑(以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苑陵二县,属颍川郡。汉承秦制,新郑县、苑陵县属司隶部河南郡。新朝改苑陵县为左亭县,治所苑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复改左亭县为苑陵县,与新郑县均属司隶校尉部河南尹。三国,河南属魏。新郑、苑陵属司州河南尹。

晋泰始二年(226),设荥阳郡,新郑并入苑陵县,治所苑陵,属司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年,分荥阳郡,设广武郡,苑陵县属北豫州广武郡。北齐、北周,苑陵县改属荥州。隋开皇十六年(596),恢复新郑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废苑陵县,并入新郑县,治所新郑,属豫州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分新郑县为新郑、清池二县,属管州。唐贞观元年(627),清池县并入新郑县,治所新郑,属河南道郑州荥阳郡。五代,新郑县属郑州。

宋熙宁五年(1072),废郑州,新郑县属开封府。宋元丰八年(1085),恢复郑州,新郑县改属郑州。金,新郑县属南京路钧州。元,设行中书省,新郑县属河南省汴梁路。明初,新郑县属钧州,隆庆五年(1571),改属河南开封府。清初,新郑属钧州。雍正二年(1724),钧州改禹州,新郑属河南禹州。雍正十三年(1735),升许州为府,新郑改属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又属开封府。

民国二年,新郑县属豫东道。民国3年,豫东道改名开封道,新郑县属开封道。民国16年(1927),废道,改设行政区,县署改为县*,新郑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成立后,新郑县属郑州专区。1955年改属开封专区,1958年属郑州市,1961年属开封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郑州市。1994年5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79号文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新郑县,设立新郑市(县级),以原新郑县的行政区划为新郑市的行政区划。

1996年,新郑市面积873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辖10个镇、4个乡:城关镇、薛店镇、龙湖镇、和庄镇、孟庄镇、辛店镇、郭店镇、观音寺镇、梨河镇、新村镇、城关乡、八千乡、龙王乡、千户寨乡。市*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郑市总人口609173人,其中:城关镇34238人、新村镇33479人、辛店镇50520人、观音寺镇45076人、梨河镇30298人、和庄镇56365人、薛店镇42802人、孟庄镇39896人、郭店镇44268人、龙湖镇61017人、城关乡70217人、千户寨乡19567人、八千乡41596人、王乡39834人。

2004年,新郑市辖3个街道(新建路、新烟、新华路)、9个镇(辛店、梨河、龙湖、孟庄、薛店、新村、郭店、观音寺、和庄)、4乡(城关、千户寨、龙王、八千)、1个港区管委会(新郑港区)。

2005年新郑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千户寨乡,并入辛店镇。调整后,新郑市辖3个街道、9个镇、3个乡: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街道,和庄镇、观音寺镇、梨河镇、龙湖镇、薛店镇、孟庄镇、新村镇、辛店镇、郭店镇,八千乡、龙王乡、城关乡。

2007年,新郑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3个乡、1个区: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街道,和庄镇、观音寺镇、梨河镇、龙湖镇、薛店镇、孟庄镇、新村镇、辛店镇、郭店镇,八千乡、龙王乡、城关乡、中心城区新区。

3、行政区划

新郑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3个乡、1个区: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街道,和庄镇、观音寺镇、梨河镇、龙湖镇、薛店镇、孟庄镇、新村镇、辛店镇、郭店镇,八千乡、龙王乡、城关乡、中心城区新区。港区成立于2002年3月26日,位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西侧,是围绕国际机场开发建设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是郑州市规划建设中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4、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东经113°30′--113°54′,北纬34°16′--34°39′,隶属*河南省郑州市。 

地貌特征


新郑市

新郑市在全国自然地理分布中处于二阶台地前沿,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在河南省地质构造单元划分中,跨两个地质构造基本单元。西部属于嵩箕台隆,基岩裸露,构成西部山地、丘陵的地质基础;东部属于华北坳陷的通许凸起,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于基岩之上,构成东部平原的地质基础。与地质构造基础相对应,新郑市在河南的地貌格局中,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其中,除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属于低山类型外,其他各山山顶海拔均在4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到200米,属于丘陵类型。岗地主要分布在山丘外围和中部地带,系早期山前洪积倾斜平原,经后期流水切割作用形成岗丘状地貌形态,较大的岗东部有马岭岗、万僧岗、寿阳岗,南部有黄岗,西部有双岭岗、武岗,北部有走马岗、裴李岗等,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纪黄土覆盖,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多集中于京广铁路以东的黄河古阶地上,其中包括八千乡、龙王乡的大部分地区及和庄镇、薛店镇、孟庄镇的部分地区。京广铁路以西的双洎河、黄水河(古溱水)和潩水河两岸有带状冲积平原,面积很小。

自然气候

新郑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多刮北风,下半年受夏季风控制,多刮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为42.5℃,极端最低气温为-17.9℃。年均日照时数为2114.2小时。1971~2000年中平均降水量为676.1毫米。年均霜期为152天。

水文

新郑市主要河流、水系、水利工程:新郑市水资源总量13866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36立方米,境内有双洎河(古洧水)、黄水河(古溱水)、潩水河、梅河、莲河、暖泉河、高路河等14条河流,河道总长度223.82千米,除潩水河属颍河水系外,其余河流均属贾鲁河支流。

新郑市现有在册水库24座,其中2座中型水库,22座小型水库,15座小I型水库,7座小II型水库,校核总库容7061.46万立方米,兴利总库容3219.75万立方米,塘坝10处,拦河闸4处。

5、社会事业

教育


新郑高校

新郑市拥有以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美国西亚斯国际学院、*升达大学为代表的大中专院校19所,常年在校师生达15万人,是河南省拥有大学最多的县级市。其中,有13所高校聚集于新郑市龙湖镇,形成了河南省重要的科技教育培训基地,被称为“新郑大学城”。包括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4所,中等教育5所:中原工学院(本科),河南工程学院(本科),(本科),中原工学院商务信息学院(本科),河南职工医学院(专科),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专科),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专科),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河南机电学校(中专),河南新华电脑学院(中专),河南虎美玲艺术学校(中专),郑州机械电子学校(中专);郑州中澳学校。拥有11家培训机构,分别是:交通银行郑州培训中心,河南法官学院,河南纪检监察宣教基地,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卫生职工培训中心,*团校河南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

科学技术

新郑市的科技工作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整体安排,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认真组织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引进高智能科技人才,打造科技支撑平台,增强科技服务能力等工作,各项科技计划项目强力推进,彰显经济社会效益,为全市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条件。2005年新郑市继续贯彻“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围绕医药、化工、食品、建材、电力等主导产业的传统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开发、农业产业化,立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6项。

2006年上半年,共申报项目158项,申请专利109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14个,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0项,省级计划项目18项,郑州市重大招标项目12项(已中标6项)、普通项目65项,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大赛活动,共获奖项42项,组织企业研发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0个,实现销售收入20.5亿元,推荐省级科技进步奖项目22项。

文化

新郑市文化事业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发展,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春节前后都要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文娱大赛、闹新春灯谜晚会、书画根艺剪纸作品展、书法摄影大赛以及万民欢腾民间文艺汇演活动,全市的15支秧歌队、16支舞龙队、10支舞狮队和15支盘鼓队参加演出,为广大市民群众奉献一台台精美的文化大餐。广场文化活动在不断充实内涵的基础上,吸引力不断增强,仅在炎黄广场就成功举办各类文化宣传活动80多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新郑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新郑体育健身已形成风气,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医疗卫生

新郑市卫生工作按照健康是关键、卫生应先行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卫生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谱写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郑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71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5个,社会办医疗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卫生所320个,村卫生室281个,基本满足了全市人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成立了新郑市疾病控制中心、新郑市卫生综合执法队和“120”紧急医疗救治中心,各乡镇成立了防保监督所,各村聘请了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员,市、乡、村三级防疫网络进一步健全。

6、自然资源


新郑市

新郑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发现各类矿种12种,矿产地37处。区内固体矿产以沉积矿产为主,包括煤、粘土矿、石灰岩、红硅石、硅石等,还储存着丰富的地热、矿泉水资源。新郑市资源格局以煤为主,其次是水泥灰岩、红硅石、硅石、白云岩等。新郑农业资源丰富,建有万亩樱桃、万亩葡萄、万亩小杂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大枣20万亩,枣树600万株,年产优质红枣3000万吨,被中国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旅游资源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位于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黄帝故里就建于此。它最早建于汉魏,历代都有修复,大殿内设置黄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绘黄帝功德的壁画,东西两厢分别供奉着黄帝的两个妃子嫘祖和嫫母。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产业资源

新郑产业特色突出,初步建成空港台商投资区、中原食品工业园、龙湖科技教育产业园、城北医药化工园、辛店能源建材工业园、城东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园六大特色园区,培育和引进了“金芒果”香烟、“白象”方便面、“统一”食品、“好想你”枣制品等知名品牌,形成了烟草、食品、医药、化工、建材、教育等产业体系。

7、经济发展

新郑市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5.3亿元,增长9.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3亿元,增长41.1%,其中,税收27.6亿元,增长56%,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6%,较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8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6亿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510元和22916元,增长12.5%和12%。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位居全省108个县(市)首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分别升至第49位和61位,首次跻身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龙湖镇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达到6个。第一产业

新郑市2013年粮食总产量290485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夏粮总产量142324吨,增长1.7%;秋粮总产量148161吨,增长3.6%。蔬菜产量322235吨,增长3.7%;花生产量38541吨,减少1.9%;瓜果产量20668吨,减少13.2%。

201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5.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为1.81万台、2.89万台。全市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10万公顷、5.99万公顷和5.49万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4452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化肥使用量(折纯)37692吨,比上年增长0.6%。

第二产业

新郑市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9.88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增加值43.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市内工业增加值235.28亿元,增长12.9%;烟厂增加值54.60亿元,增长20.2%。产销衔接状况较好,产销率达到99.4%。

从主要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看,食品制造业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6.7%;烟草制品业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医药制造业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纺织业3.97亿元,比上年下降9.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2.11亿元,比上年下降2.3%。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17.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利润1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实现利税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9.7%。

第三产业

2013年新郑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27亿元,增长8.1%。

新郑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销售(营业)总额250.4亿元,比上年增长59.2%,其中:批发业100.7亿元,增长193.8%;零售业125.3亿元,增长21.4%;住宿业1.1亿元,增长22.4%;餐饮业23.3亿元,增长23.0%。

截止2012年底,全市新建乡级商业中心一家,村级直营店10家。“万村千乡”农家店及直营店已覆盖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7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引进域外境内资金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4%;出口总值35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9%。

8、交通运输


新郑机场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郑州、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道路运输日益繁荣,交通改革突破性进展,新郑市的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公路面貌明显改观,路网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已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市、联结周边省、市的公路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郑州环城高速、郑石高速等国家、省、郑州市的重点工程穿境而过。新郑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上,周围百公里范围有郑州、开封、许昌、洛阳、新乡等大中城市,从新郑30分钟可到省会郑州,3小时即到河北省会石家庄,交通非常便利。

1997年,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新郑建成通航,它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距郑州市区直线距离15公里,距新郑市区直线距离20公里,是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分,因此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及空中交通枢纽。新郑国际机场服务配套设施功能齐备,设有海关、口岸办、商检等可提供进出境客货服务,机场候机大厅各项服务齐全,可满足顾客需求。目前已开辟航线70多条,通达全国54个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并开通有俄罗斯、新加波、日本等国家的不定期包机和香港、澳门的定期包机航线,形成了中原一流、全国独特的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中部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主要汇集地。京广铁路和京深(圳)、京珠(海)、郑(州)许(昌)高速公路、107国道、灵(宝)永(城)、新(郑)(新)密公路和新密铁路、登(封)杞(县)地方铁路穿境。

9、著名人物

人文始祖—黄帝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神农氏—炎帝

所谓神农,是炎帝神农合一的简称。“神农”之所以始终存在于不同传说的“三皇”之中,并非仅仅因为他发明了“烈山泽而焚之”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炎帝神农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政治家—子产

(公元前582年?-公元前522年)名侨,字子产。河南新郑人,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子产对后世法学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铸刑书,公布成文法。

公元前536年,子产为适应新的封建制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在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开始铸刑书...

律师的鼻祖—邓析 

(公元前545年-公元前501年),河南新郑人。子产执政时曾任郑国大夫,是一位具有法家思想萌芽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荀子·非十二子》谈到: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反对将先王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反对礼治的思想家...

法学政治家—申不害

(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37年),战国初期法学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少年从学黄老(黄帝、李耳),以为“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可以互相转化,如“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等。主张国君依法治国,实行严刑峻罚,以术驾御群尘,操生杀之权...

战国水利家—郑国

战国末韩国(新郑)人。韩国水工(官名)。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伐消灭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采郑国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生于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建筑学鼻祖—李诫

(约公元1060年-约1110年)字明仲,北宋郑州管城县(今河南省新郑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大约只活了四十多岁...

“元朝一人”—许衡

(公元1209-1282)中国元代哲学家。字仲平﹐学者称鲁斋先生﹐河南新郑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焦作)人。生于金朝,幼受章句之学。蒙古灭金后,应试中选,占籍为儒。许衡34岁时,始得程颐的《伊川易传》﹑朱熹的《四书集注》,倾心研读,视为“进德之基”,由此崇信程朱理学

政界名人—高拱

(公元1512年-1578年)明嘉靖﹑隆庆时大臣。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选庶吉士,逾年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一年八月为裕王(即穆宗朱载垕)侍讲,侍裕邸九年,累迁侍讲学士,拜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四十一年擢礼部左侍郎

10、旅游景区

黄帝故里


新郑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汉代建祠,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上级*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新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力打造黄帝品牌,对黄帝故里进行了扩建改造。该景区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寻根拜祖主题,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区域。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景观;故里祠区有黄帝故里祠,祠*奉有轩辕黄帝及黄帝妃嫘祖、嫫母塑像,祠前有轩辕桥、青石坊、指南车、日晷、汉阙;广场区设中华姓氏广场,其中有镌刻3000多个姓氏的中华姓氏墙和黄帝宝鼎坛等景观。景区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黄帝故里景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标准化示范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重要旅游景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

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地,双洎河(即《诗经》里提到的洧水)由北向南经遗址的西边流过,然后紧靠遗址南部又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遗址就在河湾中部的岗地上。高出地面3—4米,高出河床约25米。遗址东西长,南北窄,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2001年6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裴李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对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是一项突破。裴李岗遗址发现的打制细石器,与更早的大岗、灵井细石器文化联系起来,填补了细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的一项空白。在考古编年上是无可替代的。该遗址在发掘结束后即回填,现表层为农耕地。遗址上及遗址周围没有任何工程,保护管理情况很好。

郑国车马坑

郑国车马坑景区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270亩,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这片地一旦开挖,地下的墓地之间密集度连将一头牛的地方都没有。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占地面积为54亩,主要内容为“已发掘的一号车马坑展示厅、三号坑车马坑展示厅、郑公中字型大墓、郑国大夫墓部分大中型墓葬马坑地上展示区、眺望台、休闲广场、廊架及反映东周时期文化特色的景墙。其中,1号车马坑于2001年4月发掘,内葬多种豪华实用车辆20辆和许多马骨;郑公墓和郑大夫墓仍在发掘之中。

新郑博物馆

位于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占地8091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是河南省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1997年被河南省人民*公布为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的主楼坐北向南,为两层歇山式仿古建筑,长43.2米,宽16米,高16米。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上层两坡,下部四坡,全部用琉璃瓦勾彻,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主楼两侧,各建卷棚式厢房11间。主楼正前方有高脊飞檐式仿古大门,与主楼相直辖市。大门外两侧,各立一尊石狮,高2米。庭院内道路整洁宽畅,草坪四季长青,满院花香四溢。庭院正*,立一尊*珍贵文物青铜莲鹤方壶(仿制品),东边依次树新郑古器出土纪念碑,唐代尊胜陀罗尼经楼、唐代妙法莲花经幢;西边依次树清代重修新郑县文庙纪念碑、瓜皮碑、重修太清观志碑。主楼一层为“古都风彩”郑韩文物展。主要展品为近年来郑韩故里出土的手工业遗址出土的陶范、铁范,青铜礼乐器,韩国宫殿门枢、陶瓦等建筑材料及战国兵器等。主楼二层为“溱洧之光”新郑历史文物展。主要展品有:全国最长的50万年前的纳玛象牙化石,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双耳园底红陶壶,单孔玉铲,商代的素面铜爵,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及铜镜,春秋时期的24件编钟、九鼎九鬲礼器以及汉、唐、宋、明、清时期的文物精品,展示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8000年的文化发展史。

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位于今新郑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史称东周。郑国随着周朝东迁,也从陕西棫林迁到洛阳以东,灭虢国、郐国,在此建都,为了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公元前375年,韩灭郑,从阳翟(今禹州)迁都新郑。公元前230年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1997年,中行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土348件青铜礼乐器和45座殉马坑,震惊世人,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名都;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具茨山景区

具茨山,*森林公园,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具茨山森林公园管委会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793米,面积49平方公里。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始祖山一峰突起,陡峭险峻,气势磅礴,向西望去,层峦叠嶂,气象万千,极目东眺,云海茫茫,风景如画!春暖花开时,万物复苏,漫山遍野开满杏花、桃花;盛夏时节,浓荫蔽日,响泉飞瀑,鸟语花香,清爽宜人;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红叶遍山;隆冬来临,石壁嶙峋,山瘦水细,雪天过后,登高远望,一片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情雅致!位于山腰处的玉女池和黑龙潭,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穿谷跌崖,声似铜铃。姬水河恰似玉带缠绕着她蜿蜒东去。每当天气晴朗,具茨山便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如烟如梦,古时被称为新郑八大景之一——“大隗晴岚”。具茨山不仅风景秀美,更令人神往的是她那充满神秘色彩的黄帝文化。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结公拜将、屯兵驯兽,并从这里走向中原,统一各部落,肇造中华文明,开创伟业。至今这里还保存有黄帝活动遗址20余处。令人惊叹的是,在山东坡仰视具茨山山峰,山峰酷似炎黄二帝头像,使人莫不为她的神奇和灵气所折服!具茨山风景区旧有轩辕庙、轩辕宫、黄帝祠、嫘祖洞、屯兵洞、观兽台等景点组成。2005年被批准*森林公园。景区由轩辕庙区和黄帝大宗祠区组成。轩辕庙区:位于具茨山顶峰,由轩辕庙、嫘祖宫、天中门、中天轩辕阁、迎日峰等景点组成。现有气势恢宏的黄帝大宗祠、险峻奇特的迎日峰、泉水跌宕溪流淙淙的黑龙潭和玉女池、水清气爽宽敞舒适的黄帝避暑宫、禅声悠扬香烟缭绕的幽胜寺、碧波荡漾的青岗庙水库、中华一绝的琴声回音道、庄严雄伟的中天轩辕阁以及展示原始文化风貌的原始部落村等主要景点。近年来,全市累计有20余万人次上山植树,新植常青树种20万株,具茨山森林植物达到48科252属200多种,林地面积达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垂直分布的阔叶混交林带,生物生态林带、灌木植物林带等三个群落。具茨山风景区已成为寻根拜祖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黄帝文化游览区,成为亿万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圣地”。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大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来此朝圣拜祖。

郑风苑

郑风苑景区位于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长1.2公里,占地面积1000余亩(水域面积200亩),有郑风苑、郑声苑、历史名人苑和游乐园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有乐水亭、郑风阁、郑国东门、荷花仙子像、郑声苑、琴瑟宫、九曲流英、历史名人苑等景点。该景区于2002年7月建成开放。苑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吃住游相配。镌刻有《诗经·郑风》的奇石,形态各异;汇聚中国南北方名品的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气势恢宏、妙趣横生的壁泉飞瀑,使人犹处深山峡谷;造型别致的情侣小屋,令青年男女流连忘返;儿童乐园中欢声笑语,乐趣无边;钓鱼台上宁静安逸,遮荫避雨;亭台轩榭造型各异,古朴典雅;“东周列国志石栏”堪称中华一绝;在琴瑟宫要以欣赏到2000多年前的郑国风情舞蹈表演及编钟、古筝等乐器演奏,绕梁三日,意韵悠远;登上郑风阁,四周风光尽收眼帘,窑洞餐厅古香古色,颇具有黄土高原风情。郑风苑以她美丽的自然风光、脍炙人口的郑风诗歌和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故事,使这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爱情圣地,被誉为“东方伊甸园”。在这里可以作诗经觅踪之旅,品味东方古典爱情的甜美;也可攀岩戏水,荡舟垂钓,尽情领略她优美而迷人的风情!

“欧坟烟雨”——欧阳修陵园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自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欧阳修被宋神宗赐葬(宋代有关制度规定,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须葬于开封京畿五百里以内)此地后,他的儿孙也相继埋葬于此,逐渐形成了欧阳修的家族墓群。又因欧阳修墓前建有敕建寺院,称“欧坟寺”也称作“欧阳寺”,故村以寺而得名。欧阳修陵园占地约万余平方米,主要由中殿、大殿、东西配殿及墓冢组成。欧阳修墓冢高约5米,周长15米,并排右侧有薛夫人墓。陵园坐北朝南,建筑为仿木结构仿宋风格。大门门前蹲立两只石狮,左环右顾,很是威严。门楣上方的“欧阳文忠公祠”横匾,为欧阳修的后裔、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中殿内矗立有明代的“宋太师欧阳文忠公之墓”石碑和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祭文石刻。大殿有欧阳修的官服坐像,以供祭祀。西配殿内是他的生平简介壁画。东配殿内是苏轼手书《醉翁亭记》的石刻,弥足珍贵。该园环境优美,北依岗阜,丘陵起伏,南临沟壑,溪流淙淙。陵园肃穆,碑石林立,古柏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似雨,景色壮观,故有“欧坟烟雨”美称,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整个陵园肃穆庄重,品味很高,吸引了无数名士前来吊祭、拜谒。欧氏陵园在1958年“*”和“*”中遭到严重破坏,松柏被伐,碑碣流失,垣墙倒塌。1994年,在*和有关人士资助下,又修葺一新。2000年被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古枣园

黄帝古枣园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西南方,面积约680多亩,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至今仍有树龄在500年以上枣树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其中一株胸围3.1米,树龄600多年,且枝叶茂盛,硕果累累,被国家林业部专家测定为目前全国最古老的枣树,人称“枣树王”,并称这样的古树园在国内实属罕见。被列入保护的还有“枣树二王”、“八仙树”、“将军树”、“合欢树”、“公主伞”、“二仙亭”、“黄帝观枣台”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