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固镇县

科普小知识 2023-11-16 12:55:09
...

固镇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117°36′、北纬33°10′-33°30′。总面积1363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全县辖8个镇、3个乡:城关镇、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刘集镇、任桥镇、湖沟镇、濠城镇、石湖乡、杨庙乡、仲兴乡。共有35个居委会、193个行政村。县*驻城关镇。地处淮北平原东南部,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湖地”(低洼地)约占全境75%,岗地占25%。北淝河、浍河、沱河流经县境,其间沟渠纵横。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气温14.7℃。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料基地试点县。特产有王庄花生、任桥牛羊肉、桥湖中华长绒大闸蟹等。京沪铁路纵贯县境,101、201、304、329省道穿境而过。浍河航运上达蕲县集,下通洪泽湖。名胜古迹有濠城集垓下古战场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谷阳县遗址、陡沟古战场遗址、东岳庙等。

中文名称:固镇县

外文名称:GuzhenCounty

所属地区:安徽省蚌埠市

行政级别:市辖县

下辖地区:11个乡镇,228个村(居)

*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552

邮政编码:233700

行政代码:340323

地理位置: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

面积:1363平方公里

人口:63万人

气候条件:亚热带和热带过渡带

车牌代码:皖C

GDP:130.70亿元

1、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设置谷阳县,县治在今县城南(浍河南、铁路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魏太和七年改设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决定以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固镇县,以县治所在地固镇为名。1965年7月1日,固镇县正式成立,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改为宿县地区)。1983年7月1日划归蚌埠市管辖。

1997年,固镇县面积1450平方千米,人口59.9万,辖7个镇、11个乡:城关镇、王庄镇、刘集镇、湖沟镇、任桥镇、曹老集镇、新马桥镇、连站乡、石湖乡、垓下乡、九湾乡、宋店乡、仲兴乡、唐南乡、瓦疃乡、杨庙乡、何集乡、磨盘张乡。县*驻城关镇。

2000年,固镇县辖8个镇、10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95513人,其中:城关镇66589人,王庄镇36017人,曹老集镇42873人,新马桥镇30341人,刘集镇28398人,湖沟镇33444人,任桥镇38987人,濠城镇27920人,磨盘张乡22564人,连站乡40965人,石湖乡29578人,九湾乡26521人,宋店乡27727仲抻兴乡32842人,唐南乡27466人,瓦疃乡22092人,杨庙乡36230人,何集乡24959人。

2002年,撤销瓦疃乡,设立瓦疃镇(皖民地字229号;蚌政办93号)。

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4号),将曹老集镇划归蚌埠市淮上区管辖。调整前,固镇县面积1459平方千米,人口64万(2001年)。

2004年,固镇县撤销1个镇和5个乡,将17个乡镇调整为11个乡镇(8镇、3乡)。即撤销瓦疃镇、磨盘张乡、九湾乡、宋店乡、唐南乡、何集乡6个乡镇,调整城关镇、刘集镇、湖沟镇、新马桥镇、杨庙乡、任桥镇、仲兴乡7个乡镇的行政区划,保留连城镇、王庄镇、濠城镇、石湖乡4个乡镇。

2004年底,固镇县辖8个镇、3个乡:城关镇、刘集镇、湖沟镇、新马桥镇、任桥镇、连城镇、王庄镇、濠城镇、杨庙乡、仲兴乡、石湖乡。

2、自然地理


美丽的固镇港

固镇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702'-117036'和北纬33010'-33030'之间,属亚热带和热带过渡带,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90C,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时,南北方大部分动植物能在此繁衍生长。全县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面积1363平方公里,人口63万,耕地105.4万亩,现辖11个乡镇,228个村(居)。县城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万人。

3、地质地貌

地质

固镇县地质构造为新生代第三纪沉降和第四纪沉积区。第三纪时,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层折皱和断裂,重新改变了中生代以前的各种地层位置,固镇县地层强烈下沉,形成了新生代堆积平原。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新构造运动在固镇县平原上沉积了深厚的第四纪松散地层。到更新世末期,洪水泛滥,全境受强烈的水流作用,堆积了大量的黄土性河流沉积物。全新世初期,地壳有微弱回升,地面上发育了河曲和河漫滩。全新世中期,地壳继续下沉,形成了黄土性沉积层(与今大体一致)。全新世晚期,澥河和浍河滩湾内,由于受黄河泛滥的影响,沉积了黄泛沉积物,形成我县的潮土类型。河间平原受黄水浸淹较重,PH值由6.5左右上升到7.5左右;沿河缓坡地带地势相对较高,受黄泛浸蚀较弱,PH值变化微弱,仍在6.7~7.5之间,保持着棕壤的特点。

固镇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其次为黄泛沉积物,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起初富含碳酸钙,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碳酸钙被淋到底层。这种沉积物分选作用很不明显,多为重壤——粘土。黄泛沉积物则是黄河夺淮后(主要是元至元二十三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286~1605)因黄水泛滥而沉积的。这种沉积物分选作用强,沿河按紧沙慢淤的规律分布,碳酸钙含量在10%以上。

固镇县地层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度约80~180米(下伏基岩为古生代石灰岩),可划分为中下更新世、上更新世、全新世3组。全新世为冲积相,主要岩性为棕黄色、黄色、锈黄色、红黄色、灰黄色、灰色、棕褐色粘土,棕黄色亚粘土(含砂礓),灰棕色、灰黄色、灰红色、灰黑色亚粘土(夹粉)、细砂亚砂土,并含有淡水螺生物遗体。上更新世为河床相。主要岩性为青黄杂色及棕黄、棕红色粘土和亚粘土。其中富含铁锰结核,并夹有砂礓,厚度约为40~100米,河床相的砂层多呈透镜体,厚度变化大,较普遍地分布于负40~负80米之间的高程中。中下更新世为湖积相,岩性以含大量石灰质团块的灰绿色、灰蓝色、浅灰色、棕红色粘土为主,夹有灰白色粉、细砂,及含泥质(长石风化)砂为主的砂及亚砂土。

固镇县属断陷盆地,有4条断裂带。其一为北西走向的灵(璧)霍(山)断裂带,与县城东60公里处北—东走向的郯(城)庐(山)断裂带大体平行。北宋咸平三年(1000)以来,全省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9次,其中17次发生在该断裂带与利(辛)五(河)断裂带的交叉处。根据县地震办公室研究,该断裂带从元天历二年(1329)以来趋于活跃,至今已积累成5.0级地震的能量。其二为西—东走向的利五断裂带,在九湾附近与灵霍断裂带相交。清道光九年(1829),该断裂带西端与郯庐断裂带交叉处发生一次5.5级地震,1979年在与灵霍断裂带交叉处发生一次5.0级地震。其三为西—东走向的板(蒙城板桥)五(河)断裂带,其四为西——东走向的任(桥)泗(县)断裂带,历史上均未发生大于5.0级的地震。另外,自70年代以来,从山西介休,经林县、新乡、菏泽、成武、固镇至江苏溧阳一线上,发生了一连串4.0级以上地震,该线是否属断裂带尚无定论。

地貌

固镇县是个古老的海相沉积平原。低洼平坦,海拔高度为22.5~16.0米,地势以1/10000的自然坡降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被省区划研究所认定为倾斜平原。

因受河水浸蚀的影响,境内形成一种河口较低河岸较高、河间微凸的地形。全县14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分为湖地、湾地和岗坡地3种类型。

湖地:分布于沱、浍、澥、北淝四河之间,地势低洼,呈浅碟封闭状。大雨之后容易积水,犹如湖荡,故称湖地。这大大小小的河间平原,有正式名称的竟达40余处,如万湖、康湖等。由于这种地理环境,草甸植被生长旺盛,水参与成土过程具有草甸潜育化过程,形成了半水成型的砂礓黑土,并且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潜育砂礓层两个典型层次。湖地面积约为11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4%,是主要耕作土壤。

湾地:是紧靠河沿的一级阶地,由河水泛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分布于沿河两侧的河湾内,故称湾地。它的水参与成土过程符合紧沙漫淤、近沙远淤的分选规律,最终发育成潮土类。湾地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

岗坡地:在河岸或湾地的较高处,因受雨水的冲刷浸蚀,呈缓坡状。由于河流的支流分割及干流弯曲回转,改道切削,岗坡地起伏明显,相对高度为5~6米。高陡处称岗,下沿倾斜稍缓处称坡,它的水参与部分成土过程,虽因具有一定高程和坡降,使原土类呈现一些潮化现象,但仍保留着原土类的基本特征,最终发育成棕壤类的潮棕壤亚类。岗坡地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

水面(包括河、沟、塘)为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1%。

4、行政区划

固镇县辖8个镇、3个乡:城关镇、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刘集镇、任桥镇、湖沟镇、濠城镇、石湖乡、杨庙乡、仲兴乡。

5、历史文化

固镇历史悠久。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战”发生在固镇县境内,开启了汉王朝400年基业,也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动人故事,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垓下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我县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最新考古发现了4600年前的垓下史前城址,被专家称之为“大汶口文化第一城”,填补了安徽省无史前城址的空白,获“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在固镇为官,著有《说文解字》,开启了中国字典之先河。

6、投资环境

固镇资源丰富。固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国家商品粮大县”、“全省油料第一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和“花生之乡”、“西瓜之乡”,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固镇县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了棉花、花生、生猪、肉鸡、肉牛等八大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已经朝着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快速发展。

固镇发展基础良好。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和1个省级全民创业园,以及刘集、仲兴、新马桥、石湖4个乡镇创业园;经省*批准的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蚌埠*产业园)在新马桥镇境内,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推进。固镇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为主。

固镇县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北顾徐州,南临蚌埠,位于上海、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内,京沪高铁、S101省道贯穿全境,宁洛高速、合徐高速傍依而过,水运经浍河可入长江,县城距蚌埠机场60公里,距徐州机场100公里;电力充足,境内有220KV、110KV变电站各1座,35KV变电站10个;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金融机构完备,服务项目齐全,县内有6家商业银行、1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3家保险公司。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有10个专业市场,其中皖北最大的王庄花生市场年交易量2亿公斤、石湖西瓜市场带动全县西瓜种植20余万亩。近年来,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安徽省卫生县城、安徽省体育先进县、全省平安县。

7、经济建设

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27.5亿元、37.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10.43亿元,增长25.1%;农民人均纯收入8799元,增长15%。

工业

园区建设全面加速。县经济开发区实现扩区3.2平方公里,纬三路、纬四路、经四路等道路管网建设已完成,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自来水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500套公租房和马铺安置小区开工建设。完成110kv、35kv等6条电力线路架设工程,有力保障了园区企业用电需求。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4.6平方公里启动区全面动工,梨园大道和天井湖大道即将建成通车,一期400套安置房、200套公租房建设进展顺利,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总数达133家;实现总产值264亿元,累计完成增加值63.5亿元,增长26%。实施亿元以上工业性投资项目50个,完成投资75亿元。工业用电量2.1亿千瓦时,增长22.4%。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争取合芜蚌自主创新奖励项目13项。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修订了鼓励外来投资若干规定,制定了发展总部经济意见,为提升招商规模和档次提供了政策支持。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亿元,增长30%。利用外资突破一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3个,协议投资132亿元。投资25亿元的丰原生物化工产业园项目、投资12.9亿元的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投资12亿元的亿亿鼎先新材料项目、投资10亿元的年产5万吨新型塑木型材项目、投资9亿元的中华食品产业园项目陆续签约或开工建设。总投资近80亿元的1—4号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南城区23个基础设施项目成功招商。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淮海药业三期、年产20万吨新型塑木型材粒料一期进展顺利,泰格维生素一期、福泰装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蚌固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浍河复线船闸加快推进。方前路京沪铁路立交开工建设。全县8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86亿元。省“861”和市“3461”行动计划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2亿元、63亿元,均超额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

农业

农业基础不断牢固。积极应对高温热害天气影响,全力抗灾保丰收,粮食总产达49万吨。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0万亩,开挖疏浚大中小沟1455条850公里,完成土方1021万方。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植树造林3.7万亩。按照“*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实施蚌固一级公路、101省道森林长廊绿化工程67公里。

现代农业再上台阶。连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圣美葡萄园、科技示范园、设施蔬菜园相继建成,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扎实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流转面积9.8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家庭农场18家,创建*示范社2家、省级2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总数达3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10家。备受关注的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15个标准化商品鸡场即将投入使用。

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开发建设南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巩固完善北城区”的思路,逐步构建“跨河发展、拥河而居”的城市格局。南城区高速推进。编制完成了1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区5.7平方公里城市设计。23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5条市政道路、殷楼农民新村、前台交通环岛等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路南农民新村、中学、小学等15个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老城区加快改造。1—6号棚户区改造全面展开,涉及8898户、3万余人,回迁安置面积100万平方米,商住开发近380万平方米。1号棚户区36栋、33万平方米安置房加快建设,2—6号棚户区78万平方米安置房即将开工。北城区逐步完善。黄元北路、立新北路建成通车,教育一体化投入使用,县医院、四星级酒店、城市防洪工程主体完工,市民广场正式对外开放。

城市管理初见成效。开展了占道经营和市容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了城区主干道绿化补植和浍河一桥、二桥绿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得到改善。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强力整治小开发,下决心解决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现象严重这一历史顽疾,共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

村镇建设同步推进。按照“精而美、特而优”盆景式小城镇发展思路,以局部升级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为突破口,连城、新马桥等镇区面貌明显改观。8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1亿元,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8、社会事业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在省市37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了14项县级民生工程,从教育、卫生、民政等6大方面给予特困群体政策优惠或减免,对大学新生、重大意外事故和疾病死亡等特殊群体集中发放临时救助金82.5万元。全县51项民生工程完成支出8.7亿元。480套廉租房和1260套公租房开工建设。265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湖沟瓦疃等4个水厂投入运营,惠及人口5万人。新农合参合实现全覆盖,住院补偿比65%,补偿受益160万人次。着力规范企业参保缴费行为,新增参保人数2100人,有力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开门接访、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得到解决。全面摸排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肃追究安全事故责任。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组织开展“夏秋社会治安整治”、“守护平安—冬季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被评为省学前教育先进地区,在皖北地区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省级评估。成功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9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业余生活日益丰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健全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国防动员、双拥、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和审计、物价、统计、气象、地震、地方志、对台、外事侨务、广播电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9、旅游景点

垓下遗址


垓下遗址

垓下遗址(俗称霸王城)座落在沱河边高地之上,为不规则土筑四方城。城依地势而建,四角呈弧形。勘探表明,城垣埋于地下的基础保存较完整,结构形制较清晰,走向明了,除西垣部分地段外,其余东、西、南、北四垣均较直。东、西、南、北四垣长度分别约为410、480、280、340米,总长1510米,城内面积(不包括城垣)约15万平方米,包括护城河,城址面积近20万平方米。方向350度。该城分东、西、南、北四门,四门原貌无存,城墙轮廓从外围清晰可见,从内部看形如锅底状。城墙最高处与城外农田落差达3米多。城外护城河遗迹可寻,虽部分已平为耕地,但大部分尚存。遗址内南半部为居民生活区,北半部分为耕作区,遗址外围为农田,沱河水(古为洨水)从遗址西南向北绕遗址西、北城墙外围,而后直流向东,沱河水与护城河相通,沱河在城的北部,被利用为护城河的一部分。遗址内地表,遍布汉代陶片、瓦砾等建筑材料碎片,随处可见到残破的绳纹筒瓦片、云纹瓦当片、板瓦片、碎青砖块、陶器碎片。这种堆积主要集中在城址北部的高地上。遗址上汉代文化层厚度从地表到下层2—3米不等。遗址的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汉墓数百座,这些汉墓俗称“古(谷)堆”,有“濠城古(谷)堆三千三,数罢金山数银山”的传说。垓下遗址城垣与大小土丘彼此相应,大有众星拱月之势,有传说这些土丘是古代摆军列阵的营垒,实则是汉代墓葬群。

胡洼闸风景区


胡洼闸风景区

胡洼原是一个自然村,又是解河、符怀新河、浍河交汇处。1991年淮河特大洪涝灾害后,为了对淮河中游进行治理,国家重点投资开挖了怀洪新河,在流经胡洼的20公里境内,形成了四河交汇的地方。胡洼闸于1995年投资兴建,通过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旅游景观。如今的胡洼,就象一个沉睡多年的美人,渐渐苏醒过来;又好比一朵出水芙蓉,向人们展现出诱人的姿色。四水相聚,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假如你是春天从城市来到胡洼,这里最先吸引你的眼球洁白的梨花,它会让你立刻进入“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那种诗情画意中来。你看那河坝两岸千亩梨花,不怕春寒料峭,姿情怒放。这2000多亩梨园,是蚌埠市三县一郊最大的果园,分布于东西两岸,全长12公里,建于1995年,栽种梨树10万余棵。这里就如“世外桃园”一般的仙境。你看那河堤上垂柳依依,绿草青青。河堤两岸上坡地上,有速生杨树4万多棵;有各种垂柳3000多棵,各种风景树1万多株,草坪15000平方米,苗圃50亩。坡地上长满金银花,每当春风吹来,万物复苏,满坡的金银花,也露出淡黄的花蕊,芳香迷人,又惹来彩蝶飞舞。特别是胡洼闸上游,水宽200多米,水清见底,一望无际,碧波荡漾,好象万里长湖平似镜,偶而一群鸭子嘎嘎游过,似乎在欢迎游客来这里享受自然风光。

张家湖湿地


张家湖湿地

张家湖湿地位于刘集镇夹河村,南临怀洪新河,为怀洪新河支流淤积而成,经张沟闸与怀洪新河相通。湖内水质优良,常年有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湖水面积4000亩,滩涂面积500亩,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周围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湖内生物资源丰富,水草覆盖率85%以上,湖周树木20万余株,是一个风景优美天然氧吧。

上一篇: 阳谷县

下一篇: 武藏野线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