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督脉之络

科普小知识 2023-11-18 17:23:09
...

督脉之络为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长强,即从长强穴处由督脉分出,然后在脊柱两旁肌肉边上上行,直达项部,散络于头上。下面则在肩胛部左右有分支,走向足太阳经脉,穿入于脊柱两旁肌肉之内。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证:实证为脊柱强直;虚证为头部沉重。当取长强穴治之。

中文名:督脉之络

外文名:Thedumeridiancollaterals

所属: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对应:阳脉之海

1、概述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督脉之络

2、详细

督脉之络为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长强,即从长强穴处由督脉分出,然后在脊柱两旁肌肉边上上行,直达项部,散络于头上。下面则在肩胛部左右有分支,走向足太阳经脉,穿入于脊柱两旁肌肉之内。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证:实证为脊柱强直;虚证为头部沉重。当取长强穴治之。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长强DU1Chángqiáng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治痔疮(湿热下注型);配精官、二白、百会(灸)治脱肛、痔疮。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3、经络系统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分:经脉和络脉。经脉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分: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4、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的分支络脉由于由络穴分出,故均以络穴命名。

十五络脉(fifteen经气。

⑴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⑵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⑶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⑷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⑸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⑹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⑺足太阳之别络:从飞扬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⑻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⑼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⑽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⑾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⑿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⒀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

⒂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上一篇: 足太阴脾经

下一篇: 花葵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