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刘廙

科普小知识 2023-11-20 09:02:09
...

刘廙(公元180年—221年),生于汉灵帝光和三年,卒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年四十二岁。兄望之,有名于世,刘表辟为从事,古廙与兄同居荆州。后望之为刘表所杀,廙遂奔扬州,归曹操。操辟他为丞相掾属,转五官将文学。曹丕即位,以廙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廙著书属十篇,及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

人物名称:刘廙

字:恭嗣

出生地:南阳安众

职务:丞相属官

出生时间:前180年

去世时间:前221年

1、人物介绍


刘廙

刘廙字恭嗣,是南阳安众人。归顺了太祖。太祖征召他担任了丞相属官。

2、生平事迹

太祖在长安,欲亲征蜀,廙上疏曰:“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故能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且韦弦非能言之物,而圣贤引以自匡。臣才智闇浅,愿自比于韦弦。昔乐毅能以弱燕破大齐,而不能以轻兵定即墨者,夫自为计者虽弱必固,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自殿下起军以来,三十余年,敌无不破,强无不服。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孙权负险于吴,刘备不宾于蜀。夫夷狄之臣,不当冀州之卒,权、备之籍,不比袁绍之业,然本初以亡,而二寇未捷,非闇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斯自为计者,与欲自溃者异势耳。故文王伐崇,三驾不下,归而修德,然后服之。秦为诸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东向称帝,匹夫大呼而*用隳。是力毙于外,而不恤民于内也。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天下有重得,有重失: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于今之计,莫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之处而守之,选天下之甲卒,随方面而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太祖遂进前而报廙曰:“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恐非其人也。”廙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文帝即王位,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卒。

3、主要著作

撰《政论》五卷,今存八篇,见《群书治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现存《谏曹公亲征蜀书》、《论治道表》等文,均载《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本传及注。

4、文化南阳


刘廙

位于“成周”之南,汉水之阳的“南阳”地名,最早出现于战国。在此之前虽有黄河之北,太行山之南的“南阳”和山东的“南阳”,但最具生命力并传至今世的只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的南阳一地。在我国的古代史籍中,记载着不少关于南阳的历史传说。如炎帝族的后裔四岳(传为尧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后来发展成齐、吕、申、许四个分支,其中申、吕具有近亲关系,居住在今南阳市一带。《诗经·大雅·崧高》中说:“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崧,就是嵩山,甫,就是吕。意思是说,从高耸入云的嵩山上降下神灵来,生出吕和申,后来发展成为两个国家。又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东海上人,其先祖四岳,因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历代纪事年表》说,唐尧时封吕,吕在今南阳市区西),或封于申(在今南阳市),姓姜氏。故古时南阳称为申、吕之国。

南阳北控汝洛,南蔽荆襄,西通关陕,东连江淮,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她“割周楚之丰壤”,“商遍天下”、“富冠海内”,是古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好孕育了被誉为中华科圣的张衡,医圣张仲景,“精通军事与谋略,又深研阴阳五行,被尊为百家宗师”的武圣姜子牙,“相秦七年而霸西戎”的名相百里奚,“居家则家至千金,居官则位至卿相”的商圣范蠡等一大批先贤名哲;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智圣诸葛亮躬耕于此,南阳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南召猿人,是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星罗棋布,淅川的下王岗、黄楝树,南阳的黄山,镇平的赵湾等名扬天下。出土的遗物表明,南阳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分布的南界和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分布的北界。据有关专家研究,当时生活在南阳境内的居民是被称作“九州之戎”的一支,黄山遗址出土的独山玉铲,把南阳加工玉器的历史上溯到六七千年前。

南阳是夏商王朝重要的活动区域,是夏商王朝经营南方和南方诸国北进中原的捷径。夏代(公元前2207年~公元前1766年)南阳“本夏禹之国”。《史记·货殖列传》中载:“颖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都在阳城(今登封县告成镇),南阳地近夏都,当是夏氏民族的一部分。商世无考,《汉书·地理志》说:“殷因于夏,无所变革”就是说,商依夏制没有改变,夏和夏代以前的封国,在商时都还是偖侯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还说,“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这说明,当时南阳仍是姜姓后裔的所在地。尧曾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帝舜子义均封于南阳境内。出土的甲骨文资料表明,商王朝(公元前1765年~公元前1122年)曾在曾地(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设置军营,商王曾在此屯驻。在市区东北部的十里庙遗址发现的铜渣等,是南阳人炼铜和铸铜的最早实物例证。由于南阳在夏代的杰出贡献,在西汉时,南阳人仍以“夏人”自居。

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21年~公元前771年),南阳境内方国林立。周封申伯于此,故周时宛(今南阳市)为申伯国。原吕国后绝,周穆王时重封。申、吕同是姜姓国家,在周代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姬姓的曾、唐,嫚姓的邓,任姓的谢,芈姓的楚,姞姓的鄂等纷纷于此立国,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周厉王时鄂国(今卧龙区石桥镇)首领驭方联合南夷、淮夷北侵中原,周王对鄂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平乱战争。为巩固周王室对南方的统治,周宣王派其舅申伯“于邑于谢”“南土是保”。周幽王时,幽王宠爱褒姒而废申后,申侯联合缯、戎围攻幽王,把幽王杀死在骊山之下,俘虏了褒姒,立周幽王之子宜臼为王,迁都洛邑。周夷王时,以丹阳(今淅川丹江河北岸)为国都的楚,举兵北上,一度占领了鄂、庸和扬越,后被周王室及偖侯国兴兵收回。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平王虽征调军队戍申、戍甫,但终究挡不住日渐强大的楚国北进中原的步伐。楚于春秋之世逐渐灭掉了申、邓、唐等国,打开了挺进中原的通道,并于申国故地设置县邑,组建了令中原诸侯闻风丧胆的申之师,南阳申地遂成为楚争霸中原、饮马黄河的基地。楚王经常在申地活动,并在申地会盟诸侯。春秋时期吴国曾出兵攻楚,一度占领楚都,其行军路线就是从方城三隘进入南阳盆地,然后挥师南下的。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方城一线是楚国北部的自然军事屏障。方城之内的宛,是全国著名的冶铸中心,宛地生产铁制兵器被誉为“惨如蜂虿”,天下闻名。在南阳的西部,通往西秦的武关道,成为秦、楚联络的要道,也成为秦楚争雄的关键地带。公元前312年著名的丹阳之战,秦国兵士走的就是这条路;楚举兵伐秦,出武关、战蓝关走的也是这条路。夏路(三鸦路)成为楚与中原诸国交往的重要通道。公元前332年,楚鄂君启沿江水、淯水北上,然后改陆路经阳丘、象禾,到达郢都走的就是此路。战国晚期,方城一线成为楚与韩、魏、齐争夺的要地,经过公元前303年的垂沙之战等一系列战役,韩终于占据了南阳中心—宛地。公元前291年秦攻韩拔宛,宛为秦国所有。

秦代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国家一级行政区)。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在南阳置郡。南阳郡辖14县,在今市境内的有宛、阳城、邓(穰)、郦、析、丹水、湖阳。秦迁大冶商孔氏于宛(今南阳市故城),为汉代南阳冶铸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秦末南阳阳城(今方城县东)人陈胜等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为暴秦的统治敲响了丧钟。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25年),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政区制,南阳仍设郡,属荆州刺史部,郡治宛城。南阳郡辖36县,其中22县在今市境内,宛城(今南阳市)、杜衍(王莽称闰衍,今南阳市西)、育阳(今卧龙区英庄镇)、西鄂(今卧龙区石桥镇西)、安众(今卧龙区青华镇杨官寺)、新野(今新野县)、棘阳(今新野县前高庙乡)、朝阳(王莽时称厉信,今新野县王庄镇)、穰(王莽时称农穰,今邓州市东南)、涅阳(王莽时称前亭,今邓州市穰东镇),冠军(今邓州市张村镇)、乐城(今邓州市境内)、博望(今方城县博望镇)、堵阳(今方城县)、平氏(王莽时称平善,今桐柏县境内)、复阳(今桐柏县吴城镇)、山都(今邓州市构林镇)、郦(今内乡县赵店乡)、博山(今淅川县丹江水库区)、析(西峡县城东)、丹水(今淅川县荆紫关镇南)。由于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先进的冶铸技术,南阳就成为全国的大都会之一。

东汉时期(25年~220年),南阳仍属荆州,南阳郡辖县和西汉大体相同,但去掉了杜衍、乐城、新都等4县,合并于邻县,新置南乡、成都、襄乡3县,并将西汉设置的舂陵改为章陵,改博山为顺阳,郡治宛城。南阳郡章陵县为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刘秀的重要文臣武将也多出自于南阳,所以南阳成了皇亲贵戚云集的地方,当时的南阳“王侯将相第宅相望”、“田宅逾制,他郡邑不敢为比”。正因为南阳有这样的特殊地位,宛被称为陪京,号曰南都,工商业极为发达,科技、文化名人辈出。

三国时期(220年~65年),初,魏、蜀、吴三分荆州地盘,荆州一名,南北双立。今南阳市境为魏国所有,荆州南北分开,魏国之郡荆州刺史治宛城,辖郡七,在今市区内有南阳、南乡二郡。南阳郡辖27县,治宛。在今市境的有宛、穰、雉、新野、棘阳、淯阳、涅阳、安众、朝阳、冠军、郦、西鄂、博望、堵阳、平氏、湖阳17县。南乡郡辖8县,郡治今淅川县老城镇兴化寺。在今市境的有南乡、丹水、析、顺阳。

西晋时期(265年~316年),南阳仍为荆州管辖,其中在今市境内的有南阳国、顺阳郡和义阳郡。太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将其伯父司马望封为义阳王,义阳为其封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317年~420年),南阳市境为南阳郡、顺阳郡、南乡郡(永和七年即351年分顺阳郡立)、义阳郡和侨置北河南郡。南阳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管辖。

南北朝时期(420年~581年),南朝南阳归刘裕宋管辖,南阳、新野、顺阳三郡属雍州。南朝齐代替宋之后,南北对峙,齐承袭宋的雍州诸郡。改顺阳为从阳,又在方城置北襄城郡,内乡置析阳郡,平氏置汉广郡。498年魏取南阳,南阳诸郡入魏。北朝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孝文帝占领南阳、新野、顺阳等郡后,将荆州治所从鲁阳迁到穰城(今邓州市),以加强对南阳的控制。荆州辖县很多,在今市境内主要有南阳、顺阳、恒农(今西峡菊潭)。北周(557年~581年)代西魏(535年~556年),今南阳市尽为北周管辖,以荆州为总管。静帝大象元年(579年)将新野、淮安二郡和其它二十郡作为杨坚的封地。大定元年(581年),杨坚纂北齐,改国号为隋,后灭南朝陈统一中国。

隋朝时期(581年~618年),中国复归统一,开皇初年(58年),文帝杨坚废郡称州,实行州、县两级制,政区重新划定,移荆州治于江陵,将原置穰城改为邓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称郡,实行郡辖县,仍是两级政区。今市境内有南阳郡、淯阳郡和淅阳郡,此外还有淮安郡的平氏、桐柏二县,义阳郡的淮源县、舂陵郡的湖阳县等在今市境内。大业末年,炀帝暴政,反者四起,地方割据,纷纷改郡称州。仅今唐河、桐柏、社旗东南部地域就设置25州。

唐朝时期(618年~907年),唐初政区划分沿用隋制,自唐高祖李渊至玄宗李隆基九十年间,在南阳先后设置纯州、郦州、淅州、北澧州、宛州、淯州、显州、湖州、新州、鲁州和仙州等。唐初南阳辖3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宛州后辖7县,穰、南阳、新野、向城、临湍、内乡、菊潭。贞观元年(627年)南阳地方州郡属山南东道管辖,道治襄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称郡,邓州称南阳郡,唐州称淮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称州,县加以合并,在今市境内有泌州、淮安郡和邓州南阳郡。唐代南阳名胜古迹甚多,如诸葛庐、清冷泉,范蠡、百里奚、张衡等故里在全国都颇有盛名。名士文人多来此寻诗觅句。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在入长安前曾功陷邓州而居之,保证了农民义军的顺利西进。

五代时期(907年~960年),南阳政区有邓州、唐州等,但废置频繁属县难考。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置宣化军节度使于邓州,今市境邓州、泌州受宣传军节制。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改宣化军为威胜军,改泌州为唐州。五代晋又改唐州为泌州。五代汉又改泌州为唐州。五代周广顺三年(953年)为避太祖郭威祎,改威胜军为武胜军。五代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周,改周号为宋。

宋代时期(960年~1279年),北宋建立,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南阳统归京西南路管辖(治襄阳),下设府、州、军、监,在今市境内设有唐、邓二州,州下设县。邓州辖有穰、南阳、内乡、淅川、顺阳5县。唐州辖5县,在今市境内有泌阳(今唐河县)、湖阳、桐柏、方城等4县。北宋末年,金人南下,李纲等主战派认为南阳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请高宗赵构都邓州以图恢复中原,但没被高宗采纳。邓、唐二州人民群众自保家园,力战破敌。自北宋灭亡至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南阳一地仍为宋有。绍兴十二年(1142年)高宗赵构与金谋和,割邓、唐部分地区给金,金人占有南阳。

金代时期(1115年~1234年),金代为女真贵族政权。在南阳先后置邓州、唐州、裕州、申州4州,统属南京路。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这些地区复归南宋,至隆兴二年(1164年)再划归金。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南京被蒙古兵攻占,南宋趁机北上收复邓州。天兴二年(1234年)蒙古灭金,金亡后,今市境为蒙古占领。

元代时期(1206年~1368年),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实行省、府、州、县四级政区。升金代的申州为南阳府,治南阳,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治汴梁(今开封),南阳府辖5州,其3在今市境内,邓州、唐州、裕州。南阳府自领镇平、南阳2县;邓州领穰、内乡、顺阳、淅川、新野等5县;唐州领泌阳、桐柏、湖阳等4县;裕州领方城等3县。元为了加强统治,在南阳西部地区设立据点,合并淅川、顺阳二县于内乡。大德八年(1304年)在内乡建立的孔庙规模宏大,至今犹存。

明代时期(1368年~1644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建都,明代开始。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实行布政使司—府—州—县四级政区。南阳仍为南阳府,治南阳,属河南省布政使司。辖2州11县。南阳府辖6县,在今市境5县,南阳、唐县(降州为县)、桐柏(成化十二年,即1476年置)、南召(成化十二年置)、镇平。州辖5县,在今市境3县,邓州(省附郭县穰),辖3县;内乡、新野、淅川(成化6年,即1470年析内乡县置)。裕州(省附郭县方城),辖2县,均不在今市境。因南阳府位当要冲,土地肥沃,明王朝封为重藩。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封其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于南阳,以南阳为封地置唐王国。永乐二年(1404年)始建王城,唐王世袭,在南阳历经八世十一王,达233年久。

清代时期(1644年~1911年),改河南省布政使司为河南省,治开封,实行省、府(州)、县(州)三级政区。南阳的行政区基本依照明代为南阳府,治南阳。在军事上置总兵统军以镇守南阳。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降邓州、裕州为散州,与县同级不辖县(辖县直属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淅川县为淅川厅(与府同级仍属南阳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为直隶厅(直属省),无属县。南阳府、淅川厅属河南省。南阳府,辖2州10县,在今区2州7县,即邓州、裕州及南召、镇平、唐河、桐柏、内乡、新野。淅川直隶厅,领荆紫关,不辖县。

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民国元年(1912年)沿清制,仍为南阳府,市境各县属南汝光淅道。民国2年(1913年)道改为豫南道,改唐县为沘源县、裕州为方城县、邓州为邓县、淅川直隶厅为淅川县。民国3年(1914年)废南阳府,原府辖县改属豫南道。民国12年(1923年)改沘源县为唐河县。民国16年(1927年)道废,各县直属河南省。民国21年(1932年)年8月,市境设第六(南阳)、第七(内乡)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南阳,辖9县,市境6县,南阳县、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唐河县、新野县;第七行政督察区驻内乡县城,辖4县,内乡县、邓县、镇平县、淅川县。民国21年(1932年)10月,将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六行政督察区,区署驻南阳,辖13县,今市境10县,即南阳县、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唐河县、新野县、邓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1947年11月中旬,豫陕鄂解放区在市境建立第六、七专区。1947年12月13日,桐柏解放区在市境设一专区、二专区、三专区。1948年5月6日,析内乡县西部5区置西峡县。同年6月6日,豫西行政区在市境设置二专区、六专区。是年11月8日,设立南阳市。1949年元月20日,南阳市与南阳县人民**合并为南阳市县人民**。省西峡县,建西峡口市,属内乡县。1949年3月14日,将南阳地*区加以合并,成立南阳行政督察区,机关驻南阳市,辖南阳市县、南召县、唐河县、泌阳县、镇平县、桐柏县、邓县、内乡县、新野县、淅川县、方城县。1949年3月28日,南阳行政督察区更名为南阳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南阳市。

*成立后,辖县与1949年3月同。1949年11月22日,南阳市、南阳县分设。同年12月15日,复置西峡县,治西峡口。1951年12月,南阳行政区改为南阳区。1952年11月10日,南阳市设为南阳镇,属南阳县。1953年7月9日,南阳镇设为省辖镇,由专署代管。同年11月10日,复设南阳市。1955年6月,改南阳区为南阳专区。1965年5月16日,河南省增置驻马店专区,将泌阳县划归驻马店专区。1965年11月,拆南阳县、方城县、唐河县、泌阳县各一部分增置社旗县。1969年,南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改名为南阳地区革命委员会,辖区不变。1979年11月1日,撤销南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1994年11月8日南阳市成立,辖方城、南召、西峡、淅川、内乡、镇平、新野、桐柏、唐河、社旗10个县,代管邓州市,撤销原南阳市、南阳县,市区新设卧龙区、宛城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领导县的行政管理*,南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南阳的长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5、相关人物

丁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字正礼,沛国(治今安徽滩溪)人,丁冲之子,丁廙之兄。建安中期,丁仪与曹操的长女清河公主曾有婚约,但曹丕却以丁仪有眼病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楙,结果丁仪不能娶公主为妻。后来被曹操聘任为西曹椽。丁仪兄弟与曹植交好,拥护曹植为曹操的太子。曹丕成为太子之后丁仪转任右刺奸掾。曹丕自立为帝之后,丁仪被满门抄斩。曹植着有一诗《又赠丁仪王粲》。全后汉文中的《寡妇赋》被认为是丁仪之妻所作。

上一篇: 五保户

下一篇: 宝兴过路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