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瓦会堂
胡瓦会堂创建于18世纪初,但数年后,在1721年被*摧毁。此后140年间成为废墟(Hurva)。1864年,法利赛人在此重建了犹太会堂。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这座犹太会堂被阿拉伯人夷为平地。1967年以色列占领旧城后,曾提交了数项兴建新建筑的计划。经过多年的讨论,1977年建起了一座纪念拱门,成为犹太区的突出地标。以色列*在2000年决定按原貌重建这座犹太会堂,2010年3月15日建成。
1、景点概况
胡瓦会堂作为耶路撒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地。曾两次被毁,三次建造。从18世纪建造伊始,会堂的命运就与犹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直至今天毅然矗立在耶路撒冷的老城。胡瓦会堂的历史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耶路撒冷犹太人沧桑与辉煌,更体现了这个流浪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篇文章从胡瓦会堂的历史事实出发折射出同一时期其深刻的社会内在关系。
2、历史沿革
犹太民族作为世界三大少数民族之一,历经沧桑。犹太人的精神家园——耶路撒冷千百年来历尽磨难,在这座犹太人心目中的“和平之城”,犹太人却只能在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胡瓦会堂是犹太人心中的圣地,它和耶路撒冷犹太人一起在风雨中磨砺,绽放犹太人的精神魅力。
胡瓦会堂
一、18世纪痛苦中被驱逐——会堂初建及被毁
18世纪土耳其统治下的耶路撒冷犹太人处境非常艰苦。1700年冬,一群大约500人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由拉比Judahhe-Hasid带领从欧洲来到耶路撒冷。他们是一群神秘主义者,期望弥赛亚时代快点到来。到达耶路撒冷后,为了使当局允许他们在这里定居,他们不得不贿赂当地*。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从*手里买了一块土地,希望在这块土地上能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会堂,方便他们祈祷学习。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租房子和购买日用品,维持最简单的生活需求。但是资金超出了他们所能承担的范围。为了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决定向*借贷。事实上,*也非常愿意借给他们,因为*可以收取高额的利息。但事与愿违,哈希德派建造会堂借*的欠款迟迟还不上,*与犹太人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
最终,愤怒的阿拉伯人失去了耐性,1721年10月21日,阿拉伯人烧毁了胡瓦院子和它的会堂,并且将所有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驱逐出这座城市。这个会堂就变成了一片废墟。胡瓦这个名字被保存了下来,它的意思就是“毁灭”。从此在18世纪,耶路撒冷几乎没有几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胡瓦会堂
为什么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这座城市里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根本原因是犹太人受*的压迫,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上受剥削,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18世纪犹太人在这座*城市只是次等公民。如果他们想在这座城市里生存,只能用金钱去购买生存权,必须向当地*缴纳大量的人头税及其他特别税。当地官员经常剥削掠夺犹太人,犹太人却无力反抗。其次,他们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离散地的资金支持。耶路撒冷只有很少一部分犹太人从事生产劳动,其他的犹太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祈祷和学习上。这并不能满足他们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二、19世纪初重返耶路撒冷,在艰难中寻求生存——再建会堂
1812年,第二群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其中一些居住在耶路撒冷,希望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会堂,这有其深刻原因。
胡瓦会堂
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初迁移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越来越多。虽然在19世纪前30年,耶路撒冷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人数较少,但是在30年代这种情况开始变化。1831-1840年埃及人统治耶路撒冷时进行改革,对外国人和非*的政策比较宽松政,对少数民族更有容忍力,所以选择在耶路撒的定居的犹太移民增加。40年代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口已经增加到3000-3250人,大部分主要是塞法迪犹太人,但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也有几百人。虽然这个数字并不一定准确,但是反映了耶路撒冷人口的大量增加,犹太人需要更多的会堂,所以他们希望在18世纪的会堂废墟上重建新的会堂。
但这并不一帆风顺。作为耶路撒冷的二等公民,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比如,法律禁止犹太人建立新会堂,如果要修缮现存的会堂,需要特别申请,申请所需花费也相当高。如今要在债务重重的胡瓦院子建造自己的会堂,困难重重。首先是要获得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尽管这片土地以前被哈希德派购买,但因债务问题已经被没收。其次,要解决这片土地的债务问题。第三,要获得当局允许他们建造会堂的法令。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1817年,包括所罗门·思民和所罗门·帕克在内的几个社团*一起努力,解决了已纠缠了几百年的债务问题,并获得了哈希德派购买土地的法律文书。他们开始工程。但是这片土地上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阿拉伯人寮屋建在这里,阻挠建造工程。其他*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阻挠,犹太人向当地*反映,但*并不重视。直到1831年埃及的*阿里征服了耶路撒冷,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才有了新的机会。1836年6月23日,犹太人终于接到国王允许他们建造会堂的法令,一接到法令,犹太人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这项工程。1837年,Perushim派在这个院子建成了贝京锡安会堂。
从申请到建造,风风雨雨几十年,虽困难重重,但犹太人坚忍不拔,在困境中寻求生机,体现了犹太人坚忍不拔的精神。从建成之初,会堂就成为Perushim派的中心,他们在这里祈祷学习。千辛万苦建成会堂,但这不是犹太人心目中完美的会堂,新形势下又有了新的要求。
三、19世纪中期地位上升,创造辉煌——再建新会堂
50年代,perushim派已经建了一个会堂。为什么他们在已有会堂的情况下还要再建会堂?这是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
人口的飞速增长,需要大型会堂。19世纪50年代,根据由罗斯柴尔德家族进行的人口调查资料,斯图尔特估计在耶路撒冷有6000犹太人,包括4000塞法迪犹太人和2000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相较于30年代,50年代犹太人人数急剧增长,原来的会堂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建一个更大的会堂。虽然三四十年代犹太人的地位相对提高,但是实现这一愿望仍然困难重重,不过仍然也有对犹太人有利的条件。
第一,外国领事馆的庇护。1940年,奥斯曼统治者在西方强国的帮助下,成功把埃及统治者驱逐出去,重建它们的统治。土耳其人对非*的相对较宽松的政策。并允许外国在耶路撒冷建立领事馆,英国、法国、普鲁士首先在这里建立领事馆,其它国家也相继跟随。外国领事馆享有特殊的权力。例如,加入土耳其国籍的犹太人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人头税,而加入外国国籍却不必缴纳。没有领事馆的同意,当地*不能随意进入有外国国籍的犹太人家里。*不能随意伤害外国国籍的犹太人。因为领事馆的庇护,所以很多犹太人加入了外国国籍,犹太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上一篇: 化学烧伤
下一篇: 写给保洁阿姨的感谢信范文
推荐阅读
-
胡理简介及代表作
-
《万年欢(上元)》原文和翻译、《万年欢(上元)》赏析与评价 宋代胡浩然
-
《满庭芳(吉度)》原文和翻译、《满庭芳(吉度)》赏析与评价 宋代胡浩然
-
《东风齐著力(除夕)》原文和翻译、《东风齐著力(除夕)》赏析与评价 宋代胡浩然
-
《春霁(春晴)》原文和翻译、《春霁(春晴)》赏析与评价 宋代胡浩然
-
《送入我门来(除夕)》原文和翻译、《送入我门来(除夕)》赏析与评价 宋代胡浩然
-
《水调歌(寿黄邦彦·四月初八)》原文和翻译、《水调歌(寿黄邦彦·四月初八)》赏析与评价 宋代胡德芳
-
大明风华胡善祥为什么是太孙妃?太孙妃和太孙嫔有什么区别?
-
胡绍开简介及代表作
-
《咏史诗。灞岸》原文和翻译、赏析与评价 唐代胡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