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坪镇
叶坪镇位于秦岭南麓,海拔860-2170米,叶坪镇南与中原镇相邻,西与汉阴县毗邻,北与宁陕、镇安县接壤。面积15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1174户,4770人。该镇的产业结构以林牧业为主,山林资源开发、林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文名:叶坪镇
行政代码:610902118
身份证前6位:610902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隶属政区:汉滨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G
辖区面积:155km2
人口数量:约4800人
人口密度:31人/km2
1、地方简介
叶坪镇
叶坪镇位于秦岭南麓,海拔860-2170米。境内群山叠嶂,林木葱笼,森林和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该镇的产业结构以林牧业为主,山林资源开发、林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这里水草丰盛,气候湿润温和,尤其适宜于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多种经营生产。猪、牛、羊养殖业是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的黄姜、魔芋、蚕桑已初具规模,传统的生漆、香茹、木耳等名特产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目前林业、畜牧业、药材生产成为该镇经济增长点,实施的蚕桑、生漆、干果、药材四大产业万亩工程已初见成效。
2、行政区划
610902118001121叶坪居委会
610902118200122叶坪村
610902118201220白龙桥村
610902118202220金盆村
610902118203220安宁村
610902118204220拱桥村
610902118205220石板村
610902118206220双桥村
610902118207220金坪村
610902118208220河口村
610902118209220中沟村
610902118210220中建村
3、地方人口
叶坪镇
叶坪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902
男2714
女2188
家庭户户数1256
家庭户总人口(总)4353
家庭户男2450
家庭户女1903
0-14岁(总)1065
0-14岁男546
0-14岁女519
15-64岁(总)3422
15-64岁男1917
15-64岁女1505
65岁及以上(总)415
65岁及以上男251
65岁及以上女16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307
4、社会保障
叶坪镇多举措强化*管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调动全镇*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及服务水平,叶坪镇坚持从强化制度执行和优化服务质量入手,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学习,提高素养。该镇借助“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当前机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紧抓思想观念教育,培养机关*为人民服务理念;抓工作方式教育,提升机关*工作效率。完善制度,优化考评。进一步加强机关*日常管理和考核,在重要时间和节点采取硬措施,保证*的正常上班时间和上班质量。一是强化考核办法的执行力,加大对*的监督考核;二是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实行周末和节假日轮班制度,保证为民、便民服务的长效化、不间断化。将机关*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效率摆上*考察考评体系的新层面,切实增强全体*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机关*队伍的综合素质。更加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及分管、直接管理人员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修改和完善更贴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抓好、带好*队伍。强化检查,及时补缺。不定时对机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要求镇机关*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自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目前,全镇上下思想有了新突破,转变职能有了新举措,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扎实干事有了新气象,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5、文化发展
叶坪镇
叶坪镇掀起“4•23读书日”读书热潮
4月23日,在国际读书日来临之际,叶坪镇文化站联手镇中心学校,先后走进辖区学校,分别开展了阅读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经典作品朗读、集体朗读、个人朗读等系列文化活动,同时发放“读书日”倡议书100余份,向师生和周围群众宣传“世界读书日”,倡导全民阅读,鼓励大家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培养*群众“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习惯,在全镇营造书香氛围。近年来,叶坪镇文化站坚持进村入社区,积极开展“流动书箱”进单位、进校园服务,坚持工作日开放图书室。让人们能够认同读书日、记住读书日,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阅读的良好习惯,增进人们对世界读书日的了解,为营造全民阅读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该镇利用农家书屋的文化宣传阵地。坚持从农村和百姓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大学堂的作用,选取文化教育、健康知识、农业知识、儿童读物等书籍,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知识,为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输送文化正能量,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吸取文化知识的好去处,成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读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平台,解答村民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6、地方特产
蚕丝
地方特产
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中国、日本、印度、前苏联和朝鲜是主要产丝国,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
平利绞股蓝
平利绞股蓝,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平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利是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有“绞股蓝故乡”之称,独特的区域小生态环境十分适宜绞股蓝的生长发育,是中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绞股蓝人工栽培基地县、国家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区。平利县绞股蓝产品以纯天然、无公害和富含微量元素走俏日本、北京、广州等市场。
绞股蓝被医学界誉为东方神草、人间福音草,但其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较高,中国除福建、湖北、云南、四川等省有少量种植外,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平利县,由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时间长,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成为中国国内生态型药用植物种植示范基地的最佳区域。据统计,2007年,中国国内绞股蓝人工种植面积约7万亩,陕西省只有安康市发展绞股蓝产业,全市种植面积2.8万亩,平利占了2万亩,种植面积和原料产量占全中国的35%以上,苦味绞股蓝属中国独有品种,选育的绞股蓝良种有效物质含量比其他品种和区域高5个百分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平利县是中国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在世界上已发现的16种绞股蓝属植物中,该县就占了7种,其皂甙含量高达12.2%,理化指标位居榜首。
白河木瓜
地方特产
白河木瓜,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木瓜又.称香木瓜,万寿果,是该县的乡土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白河县是中国最大光皮木瓜生产基地之一。白河光皮木瓜色泽金黄、气味芳香,该县利用木瓜生产的木瓜酒、果醋也是该县具有竞争力的优特产品,市场反映良好。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东部的大巴山北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70%以上地区为海拔170-1200米的低山和河谷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地资源状况,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孕育出该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仅药用植物就有1200多种。其中木瓜就是主要的农产品之一。
7、附近景点
香溪洞
附近景点
香溪洞风景名胜区距安康市区3公里,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分为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岭5个景区。山上有道观,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间野花香草,色彩绚丽。其中有花名为“香团刺”,花色黄白相间。阳春三月,花香远播,漫谷飘香,故名“香溪”。溯溪上,谷狭山峭,悬石夹道。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去天五尺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
香溪洞为道教石窟。据现存碑文及地方志记载,创建已有500余年。历经各代修茸增筑,楼台殿阁,桥梁洞府俱有。游香溪洞,从山底洞盘山小路曲折而上,停立“天门”处可遥望汉江一带,安康城廓尽收眼底。三天门上建有石壁青瓦小屋1间,门上横额石刻“去天五尺”4个大字。再上有纯阳洞,洞内有百祖塑像,壁间有石刻“来往大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柴扉”,“仙人已乘降龙去,羽士还疑化鹤来”等诗句。除此之外,还有药王洞、龙王洞、龙泉、八仙洞、下棋亭、架云桥、通天梯、玉皇阁等名胜古迹。
瀛湖
瀛湖是省级风景区之一,位于安康市区西南18公里处的的天柱山脚下,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
雄踞在火石岩峡谷中的电站大坝,坝顶总长541.5米,坝高128米,故有“陕西第一坝”的美称。每当泄洪时,飞瀑高悬,雷霆万钧,蔚为壮观。坝侧是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天柱山白云寺,坝下不远处是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特大钢构斜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瀛湖广阔秀丽,波光潋滟,湖中岛屿棋布,相映成趣。瀛湖水产丰富,出产价值较高的银鱼。此外,湖畔产茶,“安康银峰”毛尖茶茶香味真,颇有声名。湖岸还盛产柑橘,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在金螺岛或翠屏岛上的度假山庄可品尝瀛湖鱼宴、魔芋豆腐等农家饭。
擂鼓台
附近景点
这里山林苍翠,溪泉优美,有“陕南第一峰”、“陕南小武当”之美誉,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不少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植物。山岭起伏,群峰林立,自古为陕南旅游胜地。有诗赞道:“台名擂鼓与天齐,回顾群山座座低。隔断往来南飞雁,只留日月过东西。”真武庙是擂鼓台的主要建筑,始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现存为清代建筑。
上一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下一篇: 长沙星沙中学
推荐阅读